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孟艳霞 《成才之路》2013,(15):14-14
中职学校文化课的地位现状是怎样的?这一直是很多教师关注的问题,虽然国家对文化课的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已经做了诸多努力,但它仍然时时困扰着中职教师。有的文化课程教师认为:职业学校学生毕业了就是在各工,一或企业就职,上文化基础课得不到学校的高度重视,而目.职业学校对专业课的科目进行了细化和增加,同时专业课课时比例也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越来越少.在学校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但专业课教师认为,应增加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和课时,学生文化课基础如果不牢固,这样会间接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而学生的现状则是文化课基础越来越差,即使教学进度缓慢也难以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建设对于职业学校具有凝聚力量、统一思想、陶冶心灵、约束行为、激励师生和提升办学的作用。学校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建设是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大力营造优良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开展做人教育,融德育于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建设学习型组织,打造学习型校园和构筑开放、多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地促进职业学校的文化建设,推动职业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校文化研究日益兴起,人们对于学校文化主体的认识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目前对学校文化主体是谁的认识主要存在企业文化主体观、学校主体观和泛化主体观三种观点;对于学校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存在同质说和异质说两类看法;对于学校文化主体之间的文化冲突成因则存在宏观层面的师生文化理念落差观和微观层面的师生间特殊关系观两种认识。在力图清晰地呈现上述几种观点的基础上,发现学校文化主体研究可以在两方面继续深入,一是要明确学校文化主体特质,扩大学校文化主体研究视野;二是要正确处理学校文化主体间的关系,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反学校文化”是指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一种文化现象,现阶段其在文化行为上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正统”的学校教育文化及其精神的反叛、挑战与抵制。青少年“反学校文化”既具有消极影响,但同时也是学校教育自身变革与发展、学校文化改进的潜在推动力量。在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下.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评价与选择,提高他们的文化批判意识及文化判断能力,既是引导青少年文化合理建构的基本策略,也是现阶段我国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在各自必须遵循法律的基础上,结合起来进行的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十分重视职业学校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德国职业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特点鲜明,对我国职业院校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以崭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创建现代学校文化创造了新的契机。现代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办学哲学、教育理想,是在学校特定的环境中共同生活的全体师生的一种共同追求,是学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也是现代先进的学校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从本质上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质是重建学校文化,重建学校文化也是课程改革最终“物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建设对于职业学校具有凝聚力量、统一思想、陶冶心灵、约束行为、激励师生和提升办学的作用。中职学校加强文化建设,才能提升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中等职业教育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学校环境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外在标志,是学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是学校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学校内在精神的外化,更是学校的内涵和品位的外在体现。  相似文献   

8.
学校的文化标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以职业学校的文化标识为载体,通过开展文化标识的评选活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全省职业学校文化研究和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这是全国第一次省级职业学校文化标识的评选活动。评选共收到91所学校327件参赛作品,最后评出物质性文化标识一等奖作品25件、二等奖作品50件,非物质文化标识一等奖作品22件、二等奖作品31件。作为又一个"第一"的探索者,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马成荣研究员,介绍了作为组织者对于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专著<现代学校管理之文化学研究>抱着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来关注学校全面管理问题,构建出了学校管理的文化学模式.全书运用组织文化理论于现代学校管理,关注文化的教育意义,同时也关注教育的文化价值,更突出了一个中心--学校管理是为了校园人以及学校的发展.在总结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学校管理最新实践的基础上,为新世纪学校管理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人及其组织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活动,并受到这种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学校的一切活动也离不开其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最稳定、最有活力的基础,它对学校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因此,塑造学校文化是每一个校长的重要任务和首要职责。一、学校文化及其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