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是苏雪林现代文学批评的集大成之作,在批评体例上呈现出作家论与文体批评交织的方法。全书以作家论为经,文体批评为纬,经纬交织,构建批评体例。苏雪林创建的批评体例为后来的现代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有益借鉴,也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世界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不仅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也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对新文艺运动热情支持与宣传,对现代作家作品深入关注。他在编译、研究现代作家作品时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观、批评原则以及独到深刻的个人洞见,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有着珍贵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竞写"作家论"的热潮,这一方面是总结文学创作经验教训、把握文学创作发展轨迹的需要,而更大程度上表达的是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批评者们满怀忧虑的责任担当和使命诉求。这些"作家论"批评文字不但对指导作家创作、扶持文学新人、提高读者阅读水平等都起到了明显而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构建了极具现代意义的批评文体,有效提升了现代新文学的影响力,促进了新文学的健康发展。这种批评文体直指作家和作品本身,针对的是鲜活的文学创作,对于中国当下批评界奉行大概念、大框架和"泛文化"而日益远离文学本体的流行批评范式,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学史是作者、作品、读者的三位一体,批评家与文学史家只是占少数比例的、专业的读者群,作者本身同样需要阅读作品,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算是健全的文学史。但是在对中国当代文学(一般是指称1949年以来的大陆文学)的批评与研究中,因袭了传统的文学史观念,一直偏重对思潮演变的审视和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即将文学史理解成了作家作品的罗列史,忽略了文学的功能史与作用史,忽略了文学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共同创造的产物,忽略了读者(包括批评家、学者、翻译家、编辑、文艺记者、文艺官员等专业读者)在文学史上的功绩。通过考察传媒文化对当代文学的深层影响,从传播接受的角度重建中国当代文学史,探寻文学的传播接受对文学的外部环境的重塑以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的渗透。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享誉世界文坛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中对自然生态、女性、民族、社会等的关注和担忧也反映了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在中国传播的情况进行梳理,以生态批评理论为指导,探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独特的自然观,试图阐释清楚其作品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反映到文学上,自然带来了文学面貌的明显更新和变化。散文的创作更是枯木逢春,呈现出勃勃生机,对散文的研究也成为新时期以来评论界的一个热点。近些年来不断有研究和批评散文的专著问世,就透露出这方面的信息。这些著作,有的注重于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作家心性的捕捉和感悟,如张振金的《中国当代散文史》;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文学的畅销之作,同时也是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罗列出详细数据,从研究的规模、期刊报纸的刊登情况、研究队伍、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等方面梳理汤亭亭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现况。并从叙述策略、女性主义批评和文化批评三个视角来分析国内汤亭亭作品研究的利弊得失,为汤亭亭研究在国内的发展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一生钟爱自然,向往自然古朴的生活。他的小说、诗歌、散文等许多作品都闪烁着生态思想的光芒。本文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角度对作家的几部重要的小说进行重新解读,从作品中建构的矿区空间出发,解释作家热爱自然厌恶工业文明的原因,阐述作家主要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9.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主义批评的结合。该理论以生态原则和女性原则为出发点,把自然与女性相结合,研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与女性的关系,探讨自然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所受到的贬低与压迫。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斐然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早期创作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和女性观与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冰心早期若干代表性作品的分析,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论述了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冰心早期散文创作中充满博爱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并在差异中求平等,研究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展现了冰心对自然与女性的赞美和讴歌。  相似文献   

10.
地理意象研究作为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为当代羌族作家的文学作品批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羌族作家创作了大量反映岷江和涪江流域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的文学作品。其作品中的山水、动植物等自然地理意象,不仅构建了独属于羌民族的自然地理空间,也浇筑了羌族人民的精神空间。羌族作家世代生活的人文地理环境建构了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意象、地域文化意象,并且该地多元的人文环境也促成了作家艺术风格的多样和作品中多元文化的互生互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初步探索了郁达夫的文学批评文体中的作家论、作品论,着重论述这两种批评体式的文本结构、批评方式、话语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学的圣殿是由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共同构建的,女性作家的作品具有男性作品所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在现行文学史中却难觅女性作家的芳踪。这既是儒家男尊女卑的的陋习在文学史上的直接反映,也是男性主导历史、对女性愚化的结果。要想全面构建中国文学史,就必须客观地展现女性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3.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主义批评的结合。该理论以生态原则和女性原则为出发点,把自然与女性相结合,研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与女性的关系,探讨自然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所受到的贬低与压迫。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斐然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早期创作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和女性观与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冰心早期若干代表性作品的分析,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论述了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冰心早期散文创作中充满博爱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并在差异中求平等,研究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展现了冰心对自然与女性的赞美和讴歌。  相似文献   

14.
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是一篇历代作家通论,他对先秦到魏晋的近百位作家进行了评论,集中体现了刘勰的作者批评观,也是中国古代作者批评观的代表作。在《才略》篇中,刘勰用了三种作者批评研究法:一、作者比较批评法;二、结合作家和作品来分析的作家批评法,三结合作者与时代的关系来分析的作者批评法。  相似文献   

15.
沈梦瀛 《天中学刊》1999,14(4):42-44
批评界似乎没听说过有这么一种批评方法称作作家批评,这不过是从艾布拉姆斯的批评图式的四要素中,根据批评的侧重点临时立下的名目。美国批评家M.H.艾布拉姆斯在他的名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批评传统》一书第一章‘批评理论的趋向”中提出了通行的批评模式图[1]艾布拉姆斯说:“显然一切符合情理的理论,多少都要考虑到这四个要素。然而我们将看到,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明显地偏重于某一个要素。也就是说,批评家倾向于在这四个要素的某一个要素里提取他们的解释,区分和分析作品的主要范畴,以及鉴定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因此,这种分析…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作家网消息,9月1日,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在中国作家馆推出一系列中国与希腊作家、诗人、翻译家对话会,就当代儿童文学、传统文学、诗歌和文学翻译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展开交流。参与儿童文学对话的两位主角分别是杨红樱和阿曼塔·麦考洛珀洛。谈到儿童文学作品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问题,杨红樱说,小孩子是她的全部世界,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她永远把孩子们当成朋友,永远尊重他们,  相似文献   

17.
薇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描写美国西部拓荒时代故事的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在国外对凯瑟的研究大致和她的创作同步,相比国外而言,国内关于凯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伴随着批评话语的多元化和阐释空间的逐渐开放,对薇拉.凯瑟的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看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呈现多元化、全面化、纵深化发展趋势。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研究者不仅对其作品进行了全方位解读,还对凯瑟本人作了专门的研究。从研究的方法看,研究者采用的各种批评理论对凯瑟及其作品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从研究形式来看,对凯瑟的研究不仅有传记著作,还有大量的评论性专著和单篇文章。但相对于其他美国现代作家来说,薇拉.凯瑟及其作品研究尚未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对其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文化、社会层面出发,对毛姆的写作技巧、其作品的主题与蕴含的西方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探究,发掘毛姆作品对中国近现代作家创作风格的影响。文章采用例证的研究方式,通过具体分析中国近现代作家张爱玲、马原、钱钟书的作品文本,探究在跨文化交流时代背景下,毛姆惯用的写作技巧、作品中包含的个人思想及西方文化话语体系对中国近现代作家创作风格产生影响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作家“反串”批评是批评史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且具有批评学中作为一种批评类型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性。作家批评类型的命名,不仅在于批评主体特殊的职业身份,更由于身份特殊导致了它具有独立的批评前见、阅读方式和批评话语方式,标示了作家批评与职业批评的界线,并为现代批评提供了别样的批评形态和文本解读类型。  相似文献   

20.
母爱主题在现代女性作家笔下是重点描绘的内容。冰心在作品中对母爱执著不倦的讴歌使她成为最有代表性的母爱作家;推崇母职赞美母爱的陈衡哲,她的母爱闪耀着更为宽广博大的人道主义光芒;徘徊在母爱与情爱之间的冯沅君深陷其间难以突围;而张爱玲的作品消解了母亲形象的传统美感,通过暴露其丑陋展示出畸形的父权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在不同阶段女作家的倾情演绎下,母爱的涵义被演化得丰富而多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