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甘文 《宜春师专学报》2014,(11):112-114
外宣翻译的质量影响着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旅游文化外宣是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不仅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而且推动了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旅游外宣翻译资料承担起了宣传旅游文化和资源的重担。做好旅游文化外宣翻译工作顺应我国国际地位逐渐提高的现实要求。结合宜春旅游资料翻译个案,问卷调查结果总结分析旅游文化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并从关联翻译理论出发提出文化视角下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同时,文化软实力也不断得到提升,与此相关的外宣翻译工作也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本文旨在从十九大报告的翻译出发,从多个层面引出对我国近年来外宣翻译工作的思考,提出当前大力推进外宣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将目前外宣工作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进行比较,指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外宣工作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3.
外宣翻译是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将汉语文本信息通过语言转换达到有效传播是外宣翻译的终极目标,它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转播。要做好外宣翻译工作应厘清汉英文化的差异,采用正确的翻译策略,掌握并顺应外宣翻译的特点:严肃性、准确性、平和性、简明性等,同时遵循“外宣三贴近”的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87):157-158
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世界,必然要加强外宣翻译工作。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更应该多多联系外界,取长补短,加强外宣翻译。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工作相对滞后,应及时认识到自身问题,尽快解决,促进江西省高校教育的整体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6):17-18
外宣翻译是指对外宣材料进行翻译,题材没有固定在某一领域,具有宣传功能的文本的翻译都可以称为外宣翻译。不同于其他文本翻译,外宣翻译具有独特的翻译特点。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促进中国和世界相互理解的外宣翻译的作用日渐凸显。本文就外宣翻译现壮、本土化概念和本土化顺应策略特点及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对外交往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外宣传工作显得更加重要.而外宣翻译在对外宣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外宣翻译质量的高低决定对外宣传的效果.外宣翻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译员的高要求.本文将结合外宣翻译的特点和要求,探求外宣翻译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文认为,外宣翻译人才必备的四大基本素质是:高深的政治水平,扎实的语言功底,广博的文化知识及严谨的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7.
胡晓姣 《海外英语》2014,(10):151-153
旅游经济之发展,对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登旅游外宣部分英译本中存在的失误实际系脱离目的论指导所造成。旅游外宣文本翻译应以目的论为指导,发挥译者之主体性,通过译者的自觉适应和选择,合理选用妥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作为翻译工作者,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广义的外宣和狭义的外宣,并结合外宣翻译的有关理论探讨了"外宣"一词的英译,然后根据黄友义提出的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对比分析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优劣是外宣翻译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外宣翻译工作研究和关注的重要内容.分析外宣翻译与中国特色词汇的概念特点,结合外宣翻译中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突出困难与障碍点,对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唐燕 《考试周刊》2014,(99):12-13
外宣作为一个树立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对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加强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起着重要作用,外宣翻译的重要意义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实证调研发现,我国外宣翻译错误屡屡出现,外宣翻译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挥外宣翻译的作用,必须深入开展外宣翻译研究,尤其是在中国文化输出战略视野下研究我国的外宣翻译。  相似文献   

11.
杨春叶 《科教导刊》2019,(7):73-74,77
"一带一路"倡仪下,我国掀起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浪潮,名著再译、楚辞、汉赋、古诗词等在不同层次上得到译者的青睐。在众多作品中,或多或少面临着相关翻译问题,譬如:误译、胡译、过度意译等。本文针对我国特有词语特征与语言发展情况,探讨国俗语外宣翻译的必要性、国俗语分类及其特征、"听众中心论"与外宣翻译的共性、"听众中心论"下国俗语外宣翻译策略,旨在寻求国俗语外宣翻译的可行之道,并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听众中心论"与国俗语外宣翻译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在此理论指导下,国俗语外译策略颇多,译者可根据翻译语境选择相应的对策,如:直译加注、音译、意译、阐释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阐述龙江旅游外宣品汉英翻译的重要性,深入探讨旅游外宣品的汉英翻译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外宣翻译工作的建议。黑龙江具备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做好对外宣传是龙江旅游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旅游外宣品在对外宣传形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介绍旅游景点、开拓旅游市场、提升产品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旅游外宣品的汉英翻译工作要求翻译人员的译文不仅要准确反映出旅游景点的特色,还要让外国游客看得懂。翻译人员要针对翻译中常见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方式,提高自身翻译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外宣品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皖北乡村旅游外宣相对落后的现状,并以砀山国际梨花节为例,从外宣途径、外宣资料与外宣翻译三个方面阐述了发展本景区的具体外宣策略,以期能够为皖北其他乡村旅游区的外宣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把语料库应用于新疆外宣翻译,建设一个网上共享的新疆外宣翻译双语平行语料库能有效促进新疆外宣翻译实践、理论研究、译者培养、特色词典编纂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是外宣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有着重要意义。梳理和总结目前保定外宣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生成相应的对策对于保定的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外宣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传统理论强调"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完全等值的翻译策略已无法满足外宣翻译的需求。因此本文选择翻译目的论作为理论框架,外宣翻译的目的是给外国受众传递中国的经济文化信息,从而使我国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译者可根据这一目的灵活地选择翻译策略,以保证顺利实现外宣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宣翻译已经成为"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大有力工具,这体现了外宣翻译的重要性,也对我国外宣翻译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中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应从课程设置的根本出发,强调语言功底、翻译原则、跨文化理解的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8.
外宣翻译是对外宣传康巴藏区,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但康巴藏区的外宣翻译存在着政治意识、形象意识和精品意识淡薄,外宣翻译人才缺乏,外宣翻译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大力培养优秀的外宣翻译人才,建立康巴外宣语料库,加强翻译出版多方合作,力推外宣精品是改善该现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外宣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外宣翻译过程中,如果运用功能翻译理论,以读者为中心突出外宣翻译的目的性和对象性,将译文读者对于译文的反应作为衡量外宣翻译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通过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利用增译、删译、重组和编译等具体翻译方法对外宣材料句子进行翻译,就能把语言信息在最广泛程度上有效地进行传递。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共同推进,芜湖旅游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旅游外宣翻译对宣传推介芜湖、展示芜湖文化魅力、对外传播芜湖地方特色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对芜湖市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现存的问题进行研究,运用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法,结合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特征,探究芜湖市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特色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以期提高芜湖旅游外宣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