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港澳之窗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李兴才教授,最近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上,就雕版印刷发明的源头问题,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说,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世所公认。但雕版印刷术究竟  相似文献   

2.
浙江图书馆的版本庋藏与雕版印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雕版印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浙江图书馆在百年发展史中雕版印刷《浙江通志》、《章氏丛书》、《嘉业堂丛书》等诸多书籍,至今珍藏版片239种,15万块,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雕版印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浙江图书馆在百年发展史中雕版印刷《浙江通志》、《章氏丛书》、《嘉业堂丛书》等诸多书籍,至今珍藏版片239种,15万块,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发明后陆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雕版印刷在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印刷史中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尤其当活字印刷技术发明后,中国与西方对雕版印刷技术所持的态度更是不同熏表现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陕西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唐都长安曾是中国雕版印刷的中心之一,唐末至宋一度衰落,至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刊刻了大量文献典籍,内容涉及“关学”、金石、小学、史地、文学著作等。文章论述了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历程,并例举历代版刻代表性著作,勾勒出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6.
本文沿着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线索,运用大量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阐明了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产生的前提与条件,以及雕版印刷的最初形式——佛像雕印,雕版印刷的成长阶段——密宗咒语,指出图文并茂的佛经是雕版印刷术的成熟之作,中国佛教徒是雕版印刷术发明者,从而正本清源,理清了印刷术产生发展的源与流。全文共五部分,本期发表前两部分,后三部分将在下期发表。  相似文献   

7.
泊头市紧靠京杭大运河,自古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史书载:“运河南通江湖.北达京师,川产广产之运输.海货洋货之兴贩,泊头实当其冲”。清中期以后,在运河漕运和贸易中.在南方发展起来的雕版印刷业.也扎根泊头。最近,在中国近代印刷史研究会召开的学术年会上.泊头的雕版印刷历史规模和技术传承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泊镇被誉为近代雕版印刷重镇。  相似文献   

8.
论金属活动技术的起源(上)潘吉星引言传统印刷主要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文献记载和实物资料显示,最初的印刷形式雕版印刷至迟在隋至唐初(6世纪至7世纪初)己在中国处于实用阶段。雕版板材主要用木板,也以金属板特别是铜板代替木板,多铸造而成。铜板虽昂贵,但...  相似文献   

9.
朗菁 《图书与情报》2005,(1):79-82,89
陕西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唐都长安曾是中国雕版印刷的中心之一,唐末至宋一度衰落,至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刊刻了大量文献典籍。内容涉及“关学”、金石、小学、史地、文学著作等。文章论述了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历程,并例举历代版刻代表性著作,勾勒出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对刻书版片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版片是中国雕版印刷术最重要的实物见证。民国时期图书馆保存的刻书版片,为传承中国雕版印刷术及成功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卓越贡献。此文系统梳理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对刻书版片的保护概况、版片的收藏与保管方法、版片的数量与种类等问题,为当代保护版片、弘扬雕版文化提供借鉴,亦填补民国时期雕版印刷史和图书馆史研究在版片保护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1200年前已有雕版印刷王子野在为《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一书撰写的《绪论》中说:从现有的物证来看,我国雕版印刷术是在7世纪唐贞观年间开始出现的。他的这个看法比先前人们认为我国雕版印刷品始于唐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经》的看法提前了200多年...  相似文献   

12.
辽金时期,雕版印刷业异常活跃,在北方地区出版了大量书籍,发挥了传承中国典籍和文化的作用。尊孔崇儒是雕版印刷业兴盛的原动力;社会需求成为雕版印刷业兴盛的推动力,是官府藏书、私家藏书、官私教育、书商和宗教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便利的刻印材料、社会对书籍的重视以及印刷技术的革命等,在雕版印刷业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雕版印刷是中国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广受国人和世界瞩目,被称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新中国雕版印书仍然有一定的数量,但对其的系统讨论和研究还是空白。文章试图从新刻书和老板新刷的角度,梳理新中国雕版印书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古籍版本浅谈(上)孙安邦雕版印刷术出现之前,中国古籍全系靠手写传抄的写本。自从发明了造纸和印章,拓印技术的流行,雕版印刷出现之后,始有“版本”之说。谈版本,须先回顾一番印书之始u印刷术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一般都认为最早建议雕版印刷的是五代时的冯道...  相似文献   

15.
古代广东地处南疆僻壤,远离中原,但其历史文化与中原密不可分.造纸术和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两种,它们是中国古代图书产生发展的基本要素.文章从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广东先民记载事物及其在生活劳动过程中雕刻印刷意识行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揭示史前广东雕刻印刷的历史文物、广东地区雕版印刷历史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与中原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宋代绍兴雕版印刷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绍兴雕版印刷的历史渊源、记载绍兴雕版印刷最早的文献、绍兴出土的雕版印刷珍品及宋代绍兴刻本四个方面来考述宋代绍兴雕版印刷盛况。  相似文献   

17.
在清人李绿园所著《歧路灯》一书中,有大量描述当时中原地区民间雕版印刷业的内容,较为清晰地展现了河南民间雕版印刷业的工匠构成、生产工艺、藏板与印刷规模等。  相似文献   

18.
重温读图时代:古籍雕版插图发展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雕版画是中国古籍插图最主要的形式。唐至清前期,由于雕版印刷业的繁盛,刊刻了大量附有精美雕版插图的典籍,是中国古代出版史上辉煌的读图时代。文章对古籍雕版插图的发展过程及其成就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五代绍兴雕版印刷的历史渊源、五代吴越国绍兴社会盛况、五代绍兴雕版印刷珍品存世概况三个方面考述了五代吴越国时期绍兴雕版印刷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缘由。  相似文献   

20.
第三时期(开创复制技术的时期)——公元八世纪前后至公元1455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开创了图书的复制技术。这个时期,始于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时间约在八世纪前后。雕版印刷的出现,标志着书籍依靠手抄时代的结束,开创了印刷复制的新时代,图书的创作和出版,得到了空前繁荣。它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公元1041~1048年间,中国人毕升首创胶泥活字,又开创了活字排版印刷的新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图书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尽管毕升的胶泥活字还有缺点,但它是一种新技术的创造。这个创造也是得来不易的,是人类经过近三百年雕版印刷实践后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