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梅菊 《文教资料》2014,(19):10-11
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是复杂矛盾的。宗教对于托尔斯泰十分重要,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他的宗教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才能真正了解他,才会有新的发现。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不同于基督教思想,但"托尔斯泰主义"受基督教思想影响很大,在其一系列观点中都可以找到宗教意识渗透的明显痕迹。1899年完成的《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它比较明显地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思想,其独特的宗教意识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基督教的思想传统是西方文明史不可分隔的思想来源之一。西方的艺术音乐起源于宗教音乐,因此音乐的发展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的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它深入到西方人的生活,影响到西方世界政治、文学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没有对基督教的了解,就很难真正认识、领略西方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艾略特创作了具有经典英美文学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诗歌《荒原》。在《荒原》这首诗中,艾略特认为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西方社会处于一场没有信仰和没有秩序的危急中,他觉得只有重新建立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才能拯救整个西方社会。然而因为基督教的观念没能很好地把握现代世界,因而导致了他宗教救赎以失败告终。虽然艾略特失败了,但是他的努力是很有价值的,宗教救赎的无路可走正是提醒我们要开辟新路,救赎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在艾略特的指引下继续探索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宗教文化符号与传统声乐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与艺术在把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比其他意识形态更多的一致性,历史上曾占有统治性地位的宗教意识形态,必然影响人类文化艺术理念乃至声乐艺术思维。阴阳太极图体现出的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正是中国声乐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传统文化及民族意识基础;而基督教十字架折射出西方传统思想文化的开放性与单一性,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的传统文化理念与声乐艺术形态。可见,宗教文化左右着社会礼教观念和民族心理意识,宗教音乐影响了中外歌唱艺术的形态与声乐理论的内涵。中西方不同宗教理念的典型文化符号,对中西文化艺术思维和声乐艺术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近代西学第一人,严复介绍了西方的宗教思想,并在对世界宗教的介绍中突出基督教及其在华传教的历史。为了以教治教,严复不是像康有为那样彰显孔教与基督教的相同性,而是从不同角度突出中西之教的差异。严复还从教学相混、政教合一的角度剖析中国社会与西方的不同。通过对中国社会宗教状况的分析和保教与保种、保国关系的厘清,他寄希望于"自强保种"。  相似文献   

7.
在早期西方文化的构建中,基督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艺术领域里基督教与绘画的关系展开分析,辩证地看待艺术的发展与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救的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它深入人民生活,影响到西方世界政治、文学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没有对基督教的了解,就报难真正认识、领略西方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9.
西方合唱艺术的产生与基督教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合唱在缘起之初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宗教情结。后来合唱逐渐走出教堂,融人世俗音乐因素,成为了宗教和普通大众共有的一种音乐形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古典音乐,甚至整个西方音乐,本文从合唱纵向发展的视角,从历史学和音乐学两个层面简述合唱艺术的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敦煌壁画与凯尔特手抄本分别代表东、西方宗教艺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视觉元素方面运用了相似的手法。佛教艺术与基督教艺术在叙事和装饰表达方面既有共通点,也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1.
王韬早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转变与西方宗教和科学有着密切关系,使王韬具备一种异于正统士人的认识心态和境界。他大力传播代表西方文明的基督教文化,却又始终固守传统;这种矛盾反映了中国知识界的一部分人在激变世界中的过渡状态。  相似文献   

12.
五四前期,陈独秀主张以科学代宗教,五四后期他转而倡导西方基督教,主张以西方基督教文化来补救中国儒家文化的偏弊。陈独秀思想主张的这一转变,主要原因是其文化观中“科学”与“信仰”的紧张冲突所致。  相似文献   

13.
是典型的宗教悲剧。它的背景都设置在一个基督教的世界中。剧中人物说的语言充满宗教色彩,哈姆莱特更是言行一致,在整个复仇过程中,基督教义和《圣经》是他行动的准绳。他的命运也因此奠定了悲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五四前期,陈独秀主张以科学代宗教,五四后期他转而倡导西方基督教,主张以西方基督教化来补救中国儒家化的偏弊。陈独秀思想主张的这一转变,主要原因是其化观中“科学”与“信仰”的紧张冲突所致。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是基督教传入中国后的产物 ,它的教义来源于基督教 ,但它的教义、宗教内容和宗教活动方面与基督教有很大差异。它实际上是西方基督教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的产物 ,并且适应了太平天国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休谟用他的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对西方的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本体论证明及神迹说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通过对人性的考察来考察宗教的起源,褪其神圣之光环开宗教现代性的先河.  相似文献   

17.
寓意,艺术创作中独特的抽象思维之一.温克尔曼说过,艺术家应该像诗人一样,通过寓意的图画来描绘形象.艺术之所以能够塑造心灵,甚至表现一个民族的性格,正是因为它通过寓意的符号,表现出一般概念的图画.西方艺术的发展与基督教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艺术史实际上是一部宗教寓意的图解史.欧洲中世纪是艺术图解宗教寓意的典型时期,之后的文艺复兴虽然张扬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反映了俗世的情感生活,但大到艺术构图,小到表现细节都保留着宗教寓意符号.这类艺术作品中出现的宗教符号,反映了西方艺术家特有的文化历史观.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史学家道森(Christopher Dawson 1889—1970)将西方文化归结为一种“基督教文化”应该说这种看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或者说是西方人文学者的一种“普遍的成见”.但是道森紧紧围绕着宗教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来全面考察整个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演变过程及其内在动因,却是他在世界文化史领域里的全部学术活动中最有创新精神的探索活动.道森认为宗教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关系,诸种文化实际上分别标志着宗教信仰与社会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类型,或者宗教是一种文化传统或文化习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社会的文化形式.他强调指出,研究西方近代文  相似文献   

19.
李美芳 《现代语文》2009,(11):131-133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圣人",《论语》是其思想的结晶,被奉为"经典"。"儒家"是一种学派,不同于西方以"圣经"为依归的基督教等宗教。"儒教"非教,"儒教"之"教"非"宗教"之"教",乃"教化"之"教",同时也具有"政教"之"教"的含义。"征圣"和"宗经"在现代社会仍然不可或缺,同时更应牢牢把握"非教"这一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黄驰 《现代语文》2010,(2):113-114
基督教作为公认的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之一,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深入骨髓。基督教之宝典一圣经是震撼世界、改变世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英语中大量有趣的习语典故的根源,对文学形象与艺术作品影响至深。了解这些习语典故和原型的来源,将有助于广大读者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赏析西方文学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