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当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创新教育的呼声也日渐高亢,人们普遍倡导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表扬、奖励永远比批评、惩罚有力量,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和悦纳学生,而不能使用惩罚;惩罚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惩罚就是变相体罚.甚至在教育心理学界也存在一种看法,认为应把惩罚作为课堂教学管理中万不得已的最后一个.惩罚是不是真的犹如洪水猛兽呢?笔者认为未必.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他强调,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假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可见,惩罚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奖励与惩罚广泛存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奖励强化良好行为,惩罚抑制不良行为,一扬一抑,相辅相成,引导学生行为朝着教师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当今教育领域中,由于指导奖励与惩罚的理论依据较为薄弱,导致奖励与惩罚并不像我们所预想的那样行之有效。为了使奖励和惩罚更好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本文就其理论依据及如何有效地运用奖励与惩罚两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认识和运用这两种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4.
李继彦 《班主任》2005,(11):48-48
"惩罚"和"奖励"本是一对孪生姐妹,但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赏识"、"表扬"和"奖励"已成为当前新教育理念的主流,人们经常提到表扬和奖励,却很少有人提及"惩罚".教育专家和教育管理者一再告诫广大教师: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很少有人对"惩罚"和"体罚"进行严格的界定.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被吓得谨小慎微,再不敢越雷池半步.  相似文献   

5.
奖励和惩罚是一个日久弥新的话题,在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快乐教育一边倒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奖励和惩罚的实施效果,反思其背后深层的正负面影响,将有助于解决困扰家长、教师和校长的诸多问题。其实奖励和惩罚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奖励有时就是一种惩罚,而惩罚也可以成为一种奖励,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奖惩的调适策略,与学生充分沟通,超越控制思维,给予学生关爱,厘清“何以奖罚”和“为何奖罚”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强大的、自主的内在驱动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熟。  相似文献   

6.
奖励和惩罚是一个日久弥新的话题,在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快乐教育一边倒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奖励和惩罚的实施效果,反思其背后深层的正负面影响,将有助于解决困扰家长、教师和校长的诸多问题。其实奖励和惩罚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奖励有时就是一种惩罚,而惩罚也可以成为一种奖励,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奖惩的调适策略,与学生充分沟通,超越控制思维,给予学生关爱,厘清何以奖罚和为何奖罚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强大的、自主的内在驱动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熟。  相似文献   

7.
王本娃 《考试周刊》2010,(16):224-225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理性地、全面地认识惩罚这一教育手段和方法。我们坚决反对体罚与变相体罚,在谈教育原则时,只能说多奖励,少惩罚;而不能说只奖励,不惩罚,最需要的是把惩罚条理化、具体化、明晰化,使其定义明确,措施具体,操作性强,使之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当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创新教育的呼声也日渐高亢,人们普遍倡导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表扬、奖励永远比批评、惩罚有力量,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和悦纳学生,而不能使用惩罚;惩罚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惩罚就是变相体罚。甚至在教育心理学界也存在一种看法,认为应把惩罚作为课堂教学管理中万不得已的最后一个。惩罚是不是真的犹如洪水猛兽呢?笔者认为未必。  相似文献   

9.
丛林 《辽宁教育》2003,(6):29-29
学校教育中,教师常采取各种教育措施,诸如惩罚、奖励来引导学生朝着教育既定目标发展。惩罚成为教师们常用的教育手段由来已久,教育心理学认为,惩罚是呈现一个负性刺激或剥夺一个正性刺激以使某种反应减少的程序。当一个学生因上课随便说话遭到老师批评后,他下次力求少说话以避免挨批评,这是负性刺激带来的反应减少;当一个学生因忘记扫除而不得不在大家游戏时补上自己的任务时,这是剥夺正性刺激以使他下次不再忘记自己的责任。时下有些教师对“惩罚”的理解尚有偏见,误认为惩罚就是体罚,以至连正常的“惩罚”手段也放弃不用;或者用也心虚,结…  相似文献   

10.
奖励与惩罚是幼儿园教育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育手段,奖励与惩罚的作用是相对的,相比较而言,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是被老师广泛采用的教育手段,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棒、棒、棒,你真棒!”或者说“good,good,very very good!”的奖励,可幼儿对自己究竟棒在哪里。好在哪里并不知道。奖励运用过于频繁,久而久之,它就像一句口头禅,奖励的作用不断降低,奖励的结果却常常与教师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教师常常感到莫名其妙,困惑不解。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第16条中的"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力)"一句曾一度引发热议。教育部的无奈不过是全国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的无奈的反映。本来,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都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最基本手段,但近些年来一股股奇怪的思潮却让很多人把最基本的东西忽略甚至忘掉了。教育不仅需要激励,同时还需要抑制。表扬和奖励是具有正面激励学生正确行为作用的教育手段,批评和惩罚则是具有正面抑制学生问题行为作用的教育手段。如果认为批评和惩罚运用不当可能带来"副作用",那么表扬和奖励运用不当同样可能带来"副作用"。严格讲,批评和惩罚,谈不上是  相似文献   

12.
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旧存在这种现象: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多于奖励,批评多于表扬,否定多于肯定。我们理应分析惩罚学生的负面影响,关注惩罚策略,讲究教学管理艺术,把惩罚变为一种动力,以便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浅论教育中的惩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中的惩罚问题一直是教师比较敏感的话题.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到底该不该惩罚学生?"又一次成为教师非常困惑的问题,教育中的不当惩罚现象也使一些教师走入了误区.文章就当今惩罚的现状讨论了惩罚的必要性,惩罚与体罚的区剐,提出了教师惩罚学生的底线问题.  相似文献   

14.
惩罚之当与不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教育学生时,我们从来主张多奖励,少惩罚,慎用惩罚,是因为惩罚本身包含着太多的消极因素。(1)惩罚意味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技穷”的情况下,惟有利用手中的权力这最后一“招儿”了。这说明教师的教育能力已经到了极限。(2)惩罚向学生传达了教师对他的看法和态度,即认为学生的错误行为是故意的,而且他还不想改;教师对他自觉改正错误缺乏信心。这些信息动摇了学生的自信,并且进一步降低了学生与教师合作的意愿,破坏了师生关系。(3)经常靠惩罚来管理班级的教师可能会得到暂时的、有限的成功,但不情愿的屈从给学生带来的是情绪上的长期紧张和不快,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如果还有其他的办法,教师就不要使用惩罚。  相似文献   

15.
在"人本"教育思想盛行的今天,"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东风劲吹,惩罚教育作为管理学生的一种正当有效的手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部分教育工作者谈"罚"色变.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但再尊贵的花苗也需要园丁修剪枝叶,我们又怎能不适当使用惩罚而让孩子了解错综复杂的社会呢?如果只是"一边倒"地把教育行为异化为赏识和激励,实质是对人本教育的背离.教育离不开赏识,也离不开惩罚.合理的惩罚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应该有惩罚权,也应该合理运用惩罚权.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似乎形成了一个共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光表扬怎么行呢?这样学生的是非观念从何而来?教师偶尔适度惩罚教育孩子有何不可?我想对于小学生而言,需要让教育插上奖励与惩罚这一双翅膀,让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们飞得更高更远,最重要的是飞得更稳。如何用好奖励和惩罚呢?既需要我们面对取得的成绩把准脉搏,找准时机,给予有效奖励,又要我们以宽容的胸怀,立足学生角度,着眼学生发展,对出现的错误进行适度惩罚。  相似文献   

17.
赵存卿 《教师》2014,(8):16-16
众所周知,惩罚与奖励同是两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缺少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由于惩罚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就像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因而教育界普遍主张要重奖轻罚,少用和慎用惩罚。可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身心有严重负面影响的不当惩罚仍比比皆是,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8.
当赏识教育大行其道时,我们的教师似乎已经遗忘了教育还应该包含着适当的惩戒,我们的学生似乎也越来越脆弱得受不了任何的批评.目前,社会、家庭、学校中不少人谈罚色变,甚至有些人把"惩罚"与体罚、变相体罚混为一谈,影响了教育者对惩罚这一必要的教育手段的使用,阻碍了对学生的教育程度,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惩罚的必要性、惩罚与体罚的区别、惩罚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世纪"教育再生"的目标下,日本施行奖励与惩罚并重的教师政策,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向所有的学生提供高水准的受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20.
从古至今,对于教育惩罚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当前,一些教师不敢运用教育惩罚,而另一些教师不当运用惩罚造成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从哲学、心理学和人性论三种视角探讨了教育惩罚的理论依据,分析了教育惩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师道尊严的误用;学生、家长对教师不当惩罚的默许和纵容;因惩罚相关规定不明确,教师不敢惩罚.提出解决当前教育惩罚问题的策略:尽快出台教育惩罚相关法规,包括明确教师拥有教育惩戒权,清晰界定合理惩罚、体罚及变相体罚的标准,增加对教师无故忽视或放任学生不良品行的行为进行处分的条例;加强师德教育;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制定班级规范和惩罚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