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煜是晚唐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 ,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然而 ,评论界多以其亡国前后分界 ,崇其后期词而贬其前期词 ,因此导致了对李词认识的片面性。其实 ,李词作为一个艺术整体 ,前后期词在审美本质上是一致的 ,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是李词的情满与情真 ,令人产生强烈的移情体验 ;另一方面则是李煜对词创作艺术技巧的天才把握 ,以其艺术表达之妙令人叹服流连  相似文献   

2.
本文剖析了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并追溯了形成这种愁情的时代、社会原因,从而对李词的思想、艺术作一个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愁情是李清照婉约词抒情的主要内容,无论是抒发闺中少女、思妇的闲愁、思愁,还是表达愁己悲国的哀愁、悲愁,李词都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真实反映,既真切地再现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描绘了苦难民众逃亡流离的历史状况。也对封建礼教进行强烈的抨击,同时李词所浸透着的悲愁也是宋代文人心态的普遍反映,李词的愁具有悲剧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词的灵魂和精华,可以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可谓集宋词“愁”之大成。她以其无边的愁绪和高超的抒情艺术,率真自然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就抒情艺术来说,李词继承并发扬了北宋婉约词派的抒情传统,善于把个性化的情感与完美的意境相结合,具有感情真挚、描写生动、意境浑然、情景交融、比喻贴切、语言浅显流畅、含蓄委婉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剖析了李清照词中的愁情 ,并追溯了形成这种愁情的时代、社会原因 ,从而对李词的思想、艺术作一个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李煜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不仅有着鲜明的时代精神,而且极具个性特征,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总的说来,李词具有感情真挚,注重细节,情景妙合,比哈恰切,语言明净,境界阔大等艺术特色,对宋代词风乃至以后词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的词包涵着强烈而鲜明的个体生命意识,时代的、个人的以及诗歌艺术自身发展的原因成就了李词的这一特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极为传神地把个体生命的律动状态表达出来,通过对它的赏析,可以管窥李清照词的个体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的词风格独具,自成一家,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将从李词的悲剧美、意境美、语言美及审美意义等来阐述李词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词分期,涉及到李清照心灵历程、李词的发展轨迹和李词在词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问题。本文对历来的前后两期分类法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分为三期更切实际,更能清晰地体现出李词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词坛的大家,也是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女文学家。李词的艺术特色,除了历代论者公认的“婉约”特征外,本文从另外两方面作分析。  相似文献   

11.
柳词主要写对歌伎妓女的恋情与同情,对仕途的执着追求;李词主要写对少女少妇生活与爱情的大胆歌颂,对国破家亡时局的悲愁。在手法上,柳词重铺陈手法,情景交融;李词生白描手法,直抒胸臆。词境方面,柳词境界开阔放纵,平易自然;李词境界婉转细腻,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2.
李之仪词虽以花间为宗,却巧妙地将花间词绮靡艳丽的词风演化为含蓄深婉的格调。李词兼容花间风味与苏轼情怀,其恋情词更表现李之仪对含蓄深婉、韵高趣雅的词学追求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李煜和赵佶同为亡国之君和词人,有着相似的人生遭际和某些相似的情感,但他们的词在诸多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在艺术风格上,李词真率、自然,赵词富丽、工巧;在抒情方式上,李词纯情任性,深婉奔放,赵词蕴藉雅致,冲淡平和;在意境创造方面,李词清新明丽,疏朗开阔,赵词琐细绵密,凝涩幽晦;在亡国的致命打击下,李词是沉痛中的升华,赵词是凄惨后的销魂。所以李煜被称为"词中之帝",而赵佶只是个爱做词的帝王。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词屡屡出现“欲说还休”的难言之隐,这是一个“谜”。本文通过对李词若干首的剖析,破译了这个“谜”,认为其谜底在于李清照已然“无嗣”,赵明诚必然纳妾,这就势必令李清照产生某种失落感,同时又有“怕伤郎,又还休道”的情感。文章还以有力的旁证说明了赵明诚确曾纳妾。并申述了探讨李词“欲说还休”的复杂内涵的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煜中国文学史上耀眼夺目的明星,他的词开了一代词风,对词在宋代走向高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词极具个性特征,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总的说来,李词具有直率自然,雕琢细节,以景融情,比喻恰切,语言明晰等艺术特色,对宋代词风乃至以后词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的词有很高的美学价值。通过对李清照几篇代表作的赏析,说明李词具有情思的沉挚美、意境的宛曲细密美、语言的率真关。  相似文献   

17.
待字少女的李清照,闺中多暇,总是喜欢把惜春思春的愁,写得朦朦胧胧、轻轻淡淡,抒发了她对时光流逝的惋惜。研究李清照少女时代的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南渡前后李词变化以及词人的生活、创作和心路历程,关注古代知识女性在封建社会的处境,进而可以更好地评价李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来,李词一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究竟从何而来?这问题颇为复杂,它需要我们从词人和读者两方面作具体深入的探索。 李煜传达感情相当独特,十分清晰,极为真挚,使词作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的潜能;后世的不同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与体验去阅读、欣赏,终于使审美对象产生不同的美感效应,艺术魅力的潜能转化为不同的心理能量。 那种把李煜词的艺术魅力归结于“写普通人”说、“包容”说和“变成”说,未免有些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朱淑真两位宋代女词人,在文坛上常被相提并论,然二者词风差异颇大,在细腻之中,李词清爽新奇,朱词柔美娇媚;于哀婉之间,李词内敛深切,朱词坦率激越;而比较重要的是,李词是作文人之思,朱词则展女儿之态。这种差异源于两人不同的身世背景,不一样的人生境遇,从而所形成的不同性格特点,李清照表现出来的是大家风范,文士傲骨,而朱淑真展示的是小家碧玉,女儿娇态。虽成就有高下,然两人皆为词坛留下了各具魅力的华美篇章。  相似文献   

20.
李明 《成人教育》2009,29(6):90-91
待字少女的李清照,闺中多暇,总是喜欢把惜春思春的愁,写得朦朦胧胧、轻轻淡淡,抒发了她对时光流逝的惋惜。研究李清照少女时代的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南渡前后李词变化以及词人的生活、创作和心路历程,关注古代知识女性在封建社会的处境,进而可以更好地评价李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