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专利许可贸易中,因专利质量问题引起的纠纷和诉讼特别多。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当事人对专利权和专利质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认识误区。为此,有必要帮助当事人提高认识,以减少和避免类似纠纷和诉讼发生。一、专利技术不一定是可靠技术专利技术是否可靠,取决于专利的质量。专利的质量如何,一方面取决于发明人对其发明的创造和设计,另一方面取决于授权的审查制度。一般说来,除了有意欺诈外,发明人主观上都希望自己的发明能够有较高的质量,能够实施并产生积极效果。然而客观上由于发明人的水平和能力等原因,发明有时不能实现预期的实施效…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专利法》实施20周年。为了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湖南省知识产权局日前启动了首届“湖南省优秀专利发明人”和“湖南省专利奖”评选活动。凡在湖南省境内实施的有效中国专利,申报时无权属纠纷,且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者开始实施并且具有较大的潜在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均可上报“湖南省专利奖”。凡在10项专利(其中5项以上是发明专利)中作为主要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且专利实施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申报时不存在发明人或是设计人纠纷的可上报“湖南省优秀专利发明人”奖。申报“专利奖”…  相似文献   

3.
提高专利质量的源头在申请入口,遍布全国的民间发明人,面广量大,其中绝大多数是集发明人、专利文件撰写人、申请人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目前众多个人和一部分中小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项目起点比较低,质量不高。由于这类专利数量较多,从而拉低了全国整体的专利质量水平。在我国从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跨越的征程中,重要抓手之一就是要提高广大发明人独自申请专利的质量。本文分析了他们专利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如何提高他们的知识产权水平、发明创新能力、如何立足市场和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去选择发明课题,以及如何提升他们的专利申请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可行的措施出来,为他们在今后能够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专利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动力。广大发明人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理应得到弘扬;发明人的发明成果理应得到保护和向社会推广。然而,当今中国,很多发明人的成果还没有走向社会;还因种种原因而束之高阁。目前,我国专利申请量虽然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专利成果的转化率低是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从创刊的那天起,就制定了为广大发明人服务的办刊理念,决心为发明人的专利保护和转化能真正落到实处而倾全力。现今,我们应广大发明人和项目寻求者的要求经过充分的论证之后,计划从2005年第1期开始,对本刊原有的"转化"板块进行扩充,版面数从2004年的10个左右扩充到2005年的30个左右,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5.
为鼓励广大发明人、设计人积极从事职务发明创造,我国于1984年3月12日颁布的专利法第16条规定:“专利权的所有单位或者持有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其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章对奖励项目和标准等又作了进一步具体规定。就奖励标准而言,有如下规定: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200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50元;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每年应当从实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得税后利润中提取0.5%—2%,或…  相似文献   

6.
大名鼎鼎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完成2000多项发明,仅申请专利的就有1180多项。爱迪生终年85岁,即使从他出生之日算起,平均15天半就发明一样东西,这可能吗?1882年这一年,他申报的专利多达141项,平均两天半发明一项专利,这更难以使人相信。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专利?简单地说,专利就是国家与技术发明人签订的一种合同,国家同意发明人在一定期间内拥有对该技术(包括产品和方法)的排他的使用权.作为交易,发明人必须将其技术发明的内容详细地公诸于世,让他人有参考研究和进一步做出新发明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专利是企业或组织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专利发明人作为专利价值的载体,对企业或组织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从知识组合新颖性与网络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企业或组织识别、挖掘及引进核心人才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从Derwent Innovation数据库中选取LED专利,以专利诉讼视角将发明人专利是否涉讼作为核心发明人的代理变量,发明人的知识组合新颖性、度数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研究结论]研究发现知识组合新颖性、度数中心性、接近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与核心发明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企业或组织在挖掘及引进技术人才时应多关注技术领域不同、合作次数较多以及拥有较多重要合作伙伴的发明人。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每个企业决策者和企业管理者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可采取的对策很多,专利经营策略就是其中的一种。专利制度是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推动技术进步的制度。发明人的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权后,就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专利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在法律层面设立了职务发明创造的奖酬机制,这为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收益权提供了立法保障,但较少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是否对等。针对前述问题,本文从法经济学视角出发,以某中医药企业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剖析企业职务发明创造的成本与收益,提出引入专利立项审批加专利评估的预审机制和增加职务发明人保密义务的立法建议,确保企业创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读编往来     
杂志社的编辑同志们:你们好!我是一个非职务发明人。我从小就爱“捣鼓”,热衷于搞小发明,虽然工作多年,但业余时间我还是一直没有放弃我的爱好。其中,有几项发明获得了专利授权,令我备受鼓舞。自从我偶然发现了《中国发明与专利》这本杂志后,简直是如获至宝,每一期的每篇文章我都反复读上好多遍。说实话,我感觉从今年开始,杂志的风格有了些变化,一些比较冗长的文章减少了,读起来比较轻松一些了,不知道其他读者是否也有同感。毕竟我们这些发明人不是搞学术研究的,希望杂志能多刊登一些实用的知识和信息。衷心祝愿《中国发明与专利》越办越好!浙江省嘉兴市崔先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科学和实用技术的发展,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对发明家的发明给予法律的保护,这就是专利制度诞生的缘由。天字第一号专利于1790年7月31日经由美国国务卿、司法部长和国防部长三人组成的专利委员会通过后发布,这可见专利诞生之初是多么神圣。发明是专利之母,专利是发明的保护神;有发明才有专利,专利又促进了发明、保护了发明人的权益。遗憾的是,许多发明家却常常是专利法盲,他们中不少糊里糊涂沦为专利的牺牲品。许多发明家因持续不断的压力和开销巨大的诉讼而破产。例如闻名于世的收音机始祖李·德福·雷斯特,就是因为对侵权案…  相似文献   

13.
怎样检索专利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文献一般是指与专利权相关的所有文件,包括专利申请文件、专利公报、专利文摘、专利发明说明书、专利法规以及专利诉讼文件等。但我们通常提到的专利文献主要是指专利文摘和专利发明说明书。因为专利技术通过专利文摘和发明说明书加以公开,是专利文献的主体,是专利申请人与使用者关注的核心,也是专利检索的主要对象。检索专利文献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查新性检索。即发明人在申请专利之前,为了了解该项发明是否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从而决定是否申请专利。而在有对专利申请提出异议,或对有效专利请求无效宣告时,也需要通过这种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际了解发明与专利的现状 ,听取发明人与专利权人的呼声、愿望和要求 ,以便改进工作 ,更有针对性地为发明人、专利权人服好务 ,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发明协会于去年联合开展了发明与专利有奖问卷调查活动。 2 0 0 0年 11月 ,发明与专利调查问卷在《科技日报》、《发明与革新》杂志和《专利工作动态》上刊登后 ,受到广大发明人、专利权人的欢迎 ,大家踊跃按照要求填写问卷 ,并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发明协会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2月 13日 ,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发明协会共同组织了抽奖活动 ,从全部有效抽奖票中抽出一等…  相似文献   

15.
观察发明法是指发明人主要利用"观察"这一手段,获得新的发明课题或突破某一发明过程中的难点,从而取得发明成果的创新技法。在创造发明的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充分运用好这一技法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6.
观察发明法是指发明人主要利用观察这一手段,获得新的发明课题或突破某一发明过程中的难点,从而取得发明成果的创新技法。在创造发明的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充分运用好这一技法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 ,对专利代理人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如何在全面反映发明人提供的原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其保护范围 ,应该成为每一位专利代理人追求的目标。1 代理人应培养强烈的优质服务意识责任感和认真精神是推动专利代理人在达到发明人“代言人”这一基本合格标准基础上 ,不断争取进入能够在专利代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发明人保护范围的优秀代理人行列中去的强大内在动力。而竞争是促使代理人做出这种努力的外在动力。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水平越高 ,代理机构及代理人的知名度也就越高 ,代理案件就应该越多 ,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职务专利的归属立法关乎劳动者创造性的激励,对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现行《专利法》,单位是职务专利的权利人;虽然该法律同时规定单位应当支付给发明、设计人一定的奖励或报酬,但对奖励和报酬的数额规定过低,这显然不利于劳动者创造性的激发。应当改革现有职务专利归属制度,综合平衡发明人利益、单位需求和专利效益最大化,赋予发明人部分专利权的同时,规定单位有发明人服务期间的排他使用权和发明人离职时的强制赎买权;同时,为了防止单位滥用自己作为雇主的优势地位损害发明人正当利益,应该对单位和发明人之间的约定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9.
申请人都希望付费少而得到又快又好的服务,这无可厚非。但是,追求到极至,过犹不及,很可能造成申请的专利是无效的、没有任何用途的专利,而白白付出申请费和代理费。对于不是很了解专利的人来说,只能从专利申请文件是否清楚描述了发明人提供的技术方案,以判断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质量的好坏。甚至,很多发明人认为专利代理人的工作仅仅是整理技术方案,而往往抱怨专利代理人要求其补充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专利喜与忧     
近些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每年增长数以万计,这确实令人欢欣鼓舞。然而,许多专利权人却高兴不起来。特别是读了2000年第8期《发明与革新》刊登的《“智慧之果”为何成了负担》一文之后,我的心情增添了几分沉重。首先,对陈江辉、任文林、刘家全三位发明人有这么多的发明成果表示深深的敬仰,而对他们的窘境表示极大的关注、同情和不安。对他们的发明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商品感到非常惋惜、遗憾。我认为应及时回顾和总结已经走过的专利之路。事实证明:有了专利技术并不等于有了经济效益。我国的专利技术转化率极低,90%以上的专利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