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实际例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要求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引导学生运用几何形体进行制作,则是落实上述要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挖掘生活与数学的连接点,创设趣味性的有效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来同化数学新知,促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中主动构建知识,梳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技能。而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单纯的数学知识的讲解和技能训练是枯燥无味的,如何将原本枯燥无趣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陈春娣 《考试周刊》2010,(21):90-9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但有多少学生真正喜欢学习数学?怎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 ,  相似文献   

9.
刘娟 《考试周刊》2010,(18):82-83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肇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学生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生都比较喜欢,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生活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尽量寻找身边的数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我们身边的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3.
数学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的重要源泉,是沟通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有效情境,以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4.
周泽梅 《小学生》2011,(4):39-4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课堂教学教师如能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着手,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适宜于儿童探索知识的意境,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情趣,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达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常瑞珍 《教师》2012,(4):77-78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他们需要充分的数学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观察、操作、学习多数停留在感知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根据教材的特点,展开生动、有趣、直观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日常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数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课后教师应摒弃单纯的书面练习方式,以实践活动来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在活动中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一、活动要突出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开展课后实践活动,目的是要让数学教学从传统的以考试为中心的纯理论教学转向知识和技能并重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展开课后实践活动时,数学知识是本位,生活是学生应用知识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学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的过程,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过程。教师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把学生当做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尊重学生,以此,实现人的教育,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付艳霞 《成才之路》2009,(33):35-35
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如下几种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