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业战略转型已实施多年了,经过这几年的试水、磕碰、激荡,当前在转型的模式(或路径)的选择上,呈现出三种主要形态:第一种称之为“坚守型”,其基本观点是:所谓报纸转型,就是利用网络来巩固和壮大现有的报纸;  相似文献   

2.
谢顾问:我投稿不少,而命中的不多。有人批评我不懂得“吃透报纸”,我迷惑了:究竟应该怎样“吃透报纸”呢?(河南)朱帆朱阶同志:当报道员,不看报纸不行,吃不透报纸也不抒。试想,你要向报纸投稿,又不知报纸的特点、宣传宗旨和宣传重点,盲目投稿,这不是“闭着眼睛提麻雀”吗?这样的投稿自然难以个中了。因此,“吃透报纸”很重要。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读报纸,也有个会看不会看的问题。作为报道员,看报纸得有自己独特的角度。比如,一般读者看报,或看看国内外大事、奇事,或看看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琐事、新事…  相似文献   

3.
要搞好搞活报社的经营管理,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思路。这些年,沧州日报社提出把报业当作产业办,把报社当作企业管,把报纸当特殊商品看,立足于加快发展。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报社的“两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发行和广告连年增长,并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报业的经营管理是个系统工程,谈经营应该先从报纸的经营说起,因为报纸定位是报业经营的“坐标”,报业的经营思路是根据报纸定位确立的。报纸的定位,即这张报纸办给谁看的,也就是让哪些读者来买或订我们的报纸。如:沧州晚报定位是老百姓自己的报纸…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新闻媒体业的情况,对因特网时代、全球化环境中的世界各国传媒业很有参考价值。加拿大已有60%以上的成人在家里使用因特网,其中48%在家通过宽带上网。同时,在众多的公共图书馆(如多伦多市每个社区都有,全市联网),人们也能免费上网。尽管如此,加拿大的报业仍相当庞大。一、免费报纸统计加拿大有多少报纸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加拿大有许许多多免费报纸。这些报纸有些已连续赠阅了20多年,有些刚刚创办;有些发行量很大,有些则很小,随时都可能出现和消失;有的免费任取,有的可订阅,但要收订费。比如在465万人口(占…  相似文献   

5.
崔斌 《新闻知识》2004,(3):14-15
近3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报业生产到底在生产什么?不稿清楚这个问题,就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进而也不会知晓我们经营一个媒体,一张报纸将使用怎样的市场策略。当然,我是站在一个经营的身份来认识传媒的,是把传媒业当作社会大生产中的一个链条,当成—个产业来认知的。我1997年进入人民日报社开始从事报纸广告经营,2001年参与创办京华时报,2002年参与创办北京现代商报,2003年参与改造了上海的青年报。其中经营上成功的报纸有,失败的也有,正是基于对一张新办报纸的多方位认识,使我开始能够比较清晰地认识报业生产的本质以及在此基础上认识新办报纸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成都报业市场风云又起,几家都市报竟相“手术”,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成都4家市场化的报纸: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以下简称商报、晚报,华西、天府),都有动作,原本形成的两军对垒(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捉对厮杀(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属下的几家报纸形成的四川日报对成都日报、华西对商报、天府对晚报)的格局,如今显得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7.
报纸参与投资的“三个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洪 《新闻界》2002,(6):26-27
报纸参与投资,就是报纸直接划拨资金、利用自己的版面或用自己报纸所有的无形资产(冠名权、协办权)等,进行以赢利为目的的其它经营活动。报纸参与投资有利于固定资产的增值,有利于报纸利用自己特有的有形资产——报纸版面创造更大的效益,有利于报纸利用自己的无形资产,创造效益。作为投资主体的报纸,首要任务是把参与投资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点,要做到这一点,把握好报纸参与投资“三个环节”即就需要投资前的论证;投资过程中对投资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投资结束时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审计。投资前论证报纸准备在其它行业参与投资时,首…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是我国报业集团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39家报业集团。然而不少报业集团只是换了个牌子或是用行政手段把一些报纸捏合到一起(物理变化),在体制和机制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化学变化),因而没有显示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笔者认为,只有大力进行制度建设,报业集团才能实现“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9.
麦克卢汉说过:“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一部新闻媒介发展史,从技术的角度看,是“媒介形态生成”的过程,也就是说是所有媒介同时发展,共同演进,共同生存的过程;从受众角度看,则是新闻受众的注意力在不同媒介中不断再分配的过程。“今天,人们习惯性地将多种媒介形式进行混合杂交,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人类同步进行多种媒介输入的能力似乎一代比一代都有扩大。”综合二者,从新闻业务上看,一部新闻媒介发展史,就是新媒介和传统媒介不断互动,根据受众认知模式和感知偏好的变化,围绕核心产品新闻,不断创新报道模式的过程。在我们目前的四种新闻媒介形式(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中,报纸是最早出现、历史最悠久的媒介形式,所以,一部新闻媒介发展史,基本上又可以说是报纸的报道模式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引入而不断创新的过程。一、30年代,报纸以综合性新闻和专栏应对广播冲击在广播还没有出现以前,报纸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已经确立了自己作为惟一的新闻媒体的霸主地位,并在定义一个独立的新闻出版业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新闻文体上,则经历了两次改革。一次是18世纪中期,新闻文...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06,(6):40-4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下午好! 我来自天津今晚报社技术处,我的演讲题目是呼叫中心在报业的成功应用。当前,新媒体的发展势头特别好且速度很快,而传统媒体似乎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传统媒体要能够延续自己的生命力,前提是把报纸内容做得更好,同时加强服务。我们建立呼叫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我们的服务,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天津今晚报呼叫中心是2000年建立的,也是中国报业第一家呼叫中心,到今年已经运行了6年。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新闻工作都把出精品作为自己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而角度“精”题目“巧”,则是新闻精品的两翼。只有两翼强健了,新闻才能大有作为,报纸才能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广东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不仅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且也获得了业界与学界的广泛认同。为什么广东报业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就我所知,论者涉及这个问题,往往是从经济角度对广东报业的发展态势或经营管理作些分析。从经济角度来研究广东  相似文献   

13.
跨媒体经营:报业集团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报纸可以称道的事情,就是跨地区突破。但是,单纯从经营的角度讲,报业仅仅跨地区去多办几家报纸显然是不够的。报业跨地区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能跨地区办报纸固然不错,但最重要的还是跨媒体。报业如果不跨媒体经营,希望就不大。因为从投资的角度讲,实际上投资报纸的回报率是最低的。当然,目前在中国报业,投资报纸的回报率很高,这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14.
版面不是稿件的随意凑合,而是稿件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总体组装,最能显示报纸的个性色彩和独特风格。因此,无论军队或地方的报纸,都很重视版面的编排,力求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决定报纸版面风格的因素是什么?怎样突出军队报纸版面的风格?这两个问题,不但军队报纸的编辑一直在深入探讨,便是广大读者也十分关心。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说说我的一点意见,并向行家请教。我以为,决定报纸版面风格的主要因素有三点:一是报纸隶属的单位或党委;二是报纸刊登的主要内容;王是报纸面向的读者群。军队报纸有别于地方报纸的最大特色是:它姓…  相似文献   

15.
前 言  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然而,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报纸发行量并不一定越多越好。报纸盈亏平衡点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在报纸价格小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报纸发行量只有在小于报纸盈亏平衡点发行量时,报纸才能实现盈利。而国内外大多数报纸都是以这种亏损方式发行的。发行量的增加必然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即使在报纸价格大于或等于报纸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盈利发行,在一定的盈利发行数量范围内,往往也不是发行量越大,广告收入就一定越多,经济效益就一定越好…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报纸大势所趋,各种新技术也层出不穷,但其形式多千篇一律,少有耳目一新者。就在不久前,我在一次数字报纸技术研讨会上遇到了北京数码美迪公司的总经理金荣先生,他向我演示了一套别样的数字报纸技术,吸引了我的目光。  相似文献   

17.
要把系列报道真正搞好10月上中旬,在乌鲁木齐市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广播、电视和报纸都增设了“系列报道”(包括连续报道、组合报道)奖项。我作为系列报道组的一名评委,通过评选工作的实践,不仅使自己增长了许多知识,同时也引发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讲演的题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新闻(比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等),我希望结合在报社的新闻工作经历及感受与体验,和诸位一起探讨新闻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那一年,我军校刚毕业,凭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在校报上发表的几篇“豆腐块”,被调到宣传股搞新闻报道。我自以为凭着扎实的文字功底,在报纸上发表几篇小稿件应该不是很困难。那段时间,我整天把自己关在报道组的房间里,研读报纸,闭门造车,比葫芦画瓢。  相似文献   

20.
去年第二季度,我在小通讯社值班三个月,虽然每天只摘发一两篇几十字或百把字的新闻稿件,却给了自己一个全新的感觉,那就是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审视新闻。 走进报社当编辑记者已三十余年,可说是时间不短了。不管当编辑也好做记者也罢,都是编写新闻给读者看,自己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出现的。这次作为小通讯的值班人员,每天从当地新闻媒体摘发新闻,介绍给更广泛的读者群。因此,自己所站的角度便来了个180°大转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看新闻媒体的新闻。仅当地报纸一天就有两张八版七八万字之多,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