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三贴近" 是贯彻和落实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其内核的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三贴近"一直是宣传思想战线改进和加强自身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并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报与“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之目的的不二法门。高校校报作为以反映和报道教育新闻、科技新闻为主的新闻媒体,在以“三贴近”原则反映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在打造和谐舆论环境中,应当树立“以受众为本”的理念,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从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入手,才能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首先,受众是新闻传媒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新闻分布论     
郭五林 《新闻界》2004,(6):72-73
中央提出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这是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三贴近”提出以后,各地媒体相继喊出“把目光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把镜头对准普通人”、“新闻报道平民化”等口号,新闻媒体的贴近性和亲和力明显增加。但笔者通过对多个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长期观察,发现新闻媒体在落实“三贴近”时,尽管作出了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离“三贴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三贴近”,要求新闻媒体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对  相似文献   

7.
所谓热点,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热点问题,有积极的热点,也有消极的热点。新闻工作者抓热点,就是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民意,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从大局出发,进行正确引导,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我们新闻媒体在宣传中对于国际舞台上的热点问题,舆论引导应以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为前提;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舆论引导应以党和政府的政策、国家的法律为准绳;对背景较复杂,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热点问题,媒体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掌握…  相似文献   

8.
张翔 《记者摇篮》2007,(8):49-49,47
目前,全国的新闻媒体正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和深化新闻改革。"三贴近"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从群众需要和关心的角度,观察、分析和取舍新闻。要从群众看得懂、听得懂、群众喜闻乐见出发来选择报道  相似文献   

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本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之目的的不二法门。从这个意义上讲,“三贴近”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其内核的科学的方法论。然而,现在既然将其作为一项方针重新提出并予以强调,这  相似文献   

10.
吴佳妮 《新闻窗》2007,(3):117-118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新闻宣传报道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新闻媒体要切实反映在改革大潮中各个社会阶层和生产领域的发展状况极其存在问题,充分发挥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起到汇报情况、传输信息、沟通情感、表达意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施中梁 《今传媒》2005,(6):32-33
党中央一再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可见“三贴近”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也是媒体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化能力的必由之路。“三贴近”中,贴近群众是核心。贴近了群众,也就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与新闻媒体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坚持把群众的意愿与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成就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经常出现的一种主旋律报道,成就报道对于凝聚力量,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重要意义.要追求成就报道的最佳传播效果,就要使成就报道真正贴近群众,而使成就报道贴近群众的主要途径包括;从百姓视角切入、精选凸显深意的细节、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创新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3.
周潇 《新闻知识》2007,(10):11-13
2003年中央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四年多的时间,新闻媒体从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近步。各地的电台、电视台、报纸涌现出一批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反映群众心声的好栏目,好节目。民生新闻近年来的迅速崛起就是  相似文献   

14.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工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时提出的,要求新闻媒体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对地市党报来说,以“三贴近”为契机,改进新闻报道,深化新闻改革,创新新闻事业,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15.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规律对媒体的客观要求,是党报改革的突破点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并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作为党报记者,如果不能做到“三贴近”.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有亲和力,不会有说服力,不会有吸引力,就很难发挥党报的喉舌和耳目作用。  相似文献   

16.
范非 《新闻采编》2007,(6):42-43
专家应当成为新闻媒体的常客,新闻报道"三贴近"中的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就包括贴近专家。作为一名记者,要想写出有深度、有力度的好稿,就必须广泛结交专家,与专家交朋友、  相似文献   

17.
《新闻导刊》2004,(1):43-43
南振中撰指出,“三贴近”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主流媒体正确引导舆论的力度与新闻报道“三贴近”的程度成正比。如果偏离实际、远离生活、脱离群众,主流媒体就难以形成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影响力,等于自动放弃了正确引导舆论之责。坚持“三贴近”原则,进一步密切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舆论是利益关系相近的人们对其所关注的某一现实问题的共同意见。通过舆论,人们可以体察群众的情绪,了解民心的向背,审视政局的动荡,把握社会的脉搏。因此,执政者常常把舆论视为民情民意的晴雨表,作为了解民情民意的重要依据。认识舆论的这一特点,新闻媒介就应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9.
刘元朝 《新闻窗》2007,(2):55-56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一新闻“三贴近”原则在新时期为新闻媒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县级电视新闻提高新闻生命力找准了新的定位。作为县级电视新闻媒体或一名新闻记者,如何进一步落实新闻“三贴近”,成为进一步提升县级电视新闻的生命力、提高收视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任昱 《新闻采编》2004,(2):25-26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时提出的,要求新闻媒体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对地市党报来说,以“三贴近”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