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技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部六省进行科技竞争力评价是提升其科技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首先,基于中部六省2013年的科技数据,构建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对科技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和分析;其次,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中部六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中部六省在科技资源规模和配置效率上各具优势和特色,科技资源互补性较明显,科技竞争力最强的是湖北,安徽、河南紧随其后,但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相对较高的省份是安徽、江西和山西。  相似文献   

2.
张明林  傅春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2):105-106,112
运用定量的方法,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评价型,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竞争力进行测度、评价,确立了南昌市在中部省会城市发展中所处的位置,进而为增强其城市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通过建立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在科技竞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地区科技竞争力与地区经济实力基本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置评价中部六省自主创新能力强弱的指标体系,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分,得到中部六省的排名。结果表明,该方法比较科学客观,评价结果可以为中部六省以后制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傅春  王娟  余伟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2):223-230
为揭示环境规制对绿色竞争力的影响机制,测算中国中部六省绿色竞争力综合指数,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与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绿色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中部六省2008-2017年绿色竞争力整体上有所上升,绿色竞争力时序均值得分湖北>江西>安徽>湖南>山西>河南,2017年子系统得分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增长绿化度>政府政策支持度.(2)环境规制与绿色竞争力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目前中部六省处在拐点的左侧,增加环境规制强度有利于绿色竞争力的提升.(3)科技创新对绿色竞争力的提高有负向影响,环境规制能够间接通过科技创新对绿色竞争力的提高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为中部六省绿色竞争力提升提出采取柔性化市场手段鼓励环境保护、加大政策对科技的引导作用、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推进绿色城镇化和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09年数据,运用突变级数法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部地区六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各省份的短板所在和提升策略,为各省份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增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人才聚集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灰色聚类理论,建立基于灰色聚类的人才聚集效应评价模型,并且以我国中部六省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六省人才聚集效应呈现出不平衡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各省制约人才聚集效应增强的指标有差异。该研究为我国中部六省人才聚集效应的增强提供决策依据,为人才聚集效应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德尔菲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从科技人力资源投入要素指标、科技人才效能要素指标、科技人才发展条件要素指标等三个维度,构建一套科技人才发展状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案例应用.为区域科技人才发展状态监测评估提供一种在现有统计体系内的客观、可操作方法,并为研究和评价区域科技人才竞争力提供一种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结合我国科技人才发展实际,从科技人才规模、结构、投入、产出和环境5个维度出发,构建我国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11—2015年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评价与比较,发现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总体优势明显,居全国第三,且近年来综合竞争力在各省市中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从各主成分看,广东省科技人才投入竞争力和人才环境竞争力排名靠前,但科技人才资源竞争力明显不强,与北京、江苏等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进一步提升广东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科技人才评价首先要尊重科技人才,遵循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引导和支持,科技评价必须紧扣行业专业特点,实施分类评价。通过研究,建议建立起着力考察科技人才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贡献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定量和定性评价想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结合评价结果给予科技人才进行分类分层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创新人才竞争力的提高是促进中部崛起、加快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运用功效系数分析法首先对中部六省的创新人才竞争力进行分指标对比,通过与其它省份的比较产生综合评价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我国中部地区创新人才竞争力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科技竞争力的定义及城市功能定位的意义出发,阐明构建基于城市功能定位的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在研究分析现有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指标选取原则,构建了基于城市功能定位的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选取了创新型科技人才资源、投入、绩效和环境4个二级指标共27个三级指标,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9年相关年鉴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资源与投入、环境、效能3个主要因子,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模型。基于此评价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状况进行排序评估,对比发现广东省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从区域投资环境的基本理论着手,以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为评价对象,构建中国省域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选取2013年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相关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确立的评价模型,综合评价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并对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从经济环境、产业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排名在全国处于中上地位,与中部6省相比稍有优势,但与上海、北京、广东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提升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沿海地区海洋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多层灰色评价模型,并对中国11个沿海省和直辖市的海洋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为正确认识各沿海地区海洋科技竞争力状况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是实现高端人才引培量质齐升和科技强省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中部A省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的调查,发现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对入选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职务职称晋升、个人地位和成长空间等都有显著影响。但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实施中也存在不足,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人才遴选程序、放宽人才遴选限制条件;构建科学精准的人才评价机制;构建彰显价值的人才激励制度;营造一流的人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理论与实证两个步骤,采用多种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构建了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因子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2009年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31个省市区2009年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及排名;从区域分布来看,不管从东、中、西部所包括行政区体育事业综合评分的平均值来看,还是从排名分布来看,都显现出东部比中部好,中部比西部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选取与江苏同处长三角的浙江、珠三角的广东以及环渤海的山东作为比较对象,建立四省区域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四省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江苏科技业已存在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尚存的劣势,进而提出提升江苏科技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加大科技投入,为科技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增强科技产出能力,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改善科技工作环境,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挖掘科技潜力,促进科技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省际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建立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2002-2006年30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科技竞争力分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各省的科技竞争力进行了分类和排序.结果发现,我国各省、直辖市科技竞争力发展极不平衡,历年各省的科技竞争力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海洋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社会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构建海洋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赋权进行实证分析并引入空间权重矩阵,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海洋科技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我国沿海省份地区海洋科技竞争力具有明显地带性和空间分布差异性;海洋科技对社会经济支撑作用最明显的3个省、市分别是天津、上海和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科技人才结构,海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和科技素养对海洋科技竞争力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