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科学与管理》2017,(5):1-6
组织间知识协同能够提高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获取组织间知识协同对于成功实施开放式创新至关重要。开放式创新组织间知识协同是组织间在知识方面的相互配合与协作,知识资源跨越组织边界的优化配置。基于Amit和Zott构建的价值创造来源理论,将组织间知识协同分为效率性知识协同和增长性知识协同。进一步对开放式创新组织间知识协同机制进行研究,具体包括知识协同机会识别机制、知识协同利益激励机制、知识协同沟通协调机制、知识协同产权保障机制。最后对提高开放式创新组织间知识协同提出对策建议。论文从知识协同角度研究开放式创新,拓展了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能够更为具体指导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企业协同知识创新是企业提高动态能力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而知识共享则是协同知识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成败的关键。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协同知识创新中知识共享的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问题,结合协同管理理论和知识治理理论分析、探讨了知识共享的过程及其治理机制,进而构建企业协同知识创新的知识共享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探讨企业协同知识创新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协同知识创新的现状和协同知识创新流程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流程的优化方案,并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振洲  顾新 《科学学研究》2013,31(9):1381-1390
产学研协同创新目前已成为我国推动重大知识与技术创新的前沿创新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可以视为企业和大学(或科研机构)两类异质性知识组织之间知识流动的过程。因此,本文基于知识流动的视角,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和知识优势的形成三个递进演化阶段,分析了各阶段运行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协同特征,初步构建了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协同知识创新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企业协同知识创新的研究综述,试图以此理解协同知识创新的发展和研究状况,同时,帮助企业在复杂的知识资源环境下,制定知识创新的策略,实现内、外知识资源的优化整合、共享和协同利用,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知识视角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可以通过知识重组进行协同创新,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影响集群协同创新绩效的因素,如企业的知识基础存量、企业之间知识转移能力、知识的复杂性、企业的创新动力、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之间的协同程度等,据此分析建立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模型。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产业集群和企业协同知识创新内涵基础上,从集群企业协同知识创新的形成机理、合作机理和集群知识转移与创造机理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其内在机理,为产业集群企业协同知识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协同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协同和知识协同效能的理论基础,从“效能”的含义出发,将效能分为知识协同绩效和知识协同能力两个维度,构建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协同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将创新网络中的企业知识协同效能体现在各个因子上。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检验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协同效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知识技术协同和新产品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献,提出了将三者整合的分析框架,分析了社会关系网络和知识技术协同对企业新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尤其探讨了知识技术协同在社会关系网络与新产品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通过长三角地区316家中小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回归法得出以下实证结果:(1)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新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协同双方的知识技术协同程度能够提高企业的新产品创新绩效;(3)知识技术协同在社会关系网络与新产品创新绩效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协同机制在知识创新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突出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知识创新,将协同机制引入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首先根据国内外创造力理论和知识创新相关文献分析以及不同科研团队案例调研,构建了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论证该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特性。此复杂系统具备应用协同机制的条件,据此建立了科研团队知识创新体系的协同机制应用模型,并对其静态特性和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某科研团队的案例分析,即在整个科研项目过程中实施协同管理,观察协同机制在各个子系统中的具体实施和实际应用,并验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协同管理系统对企业知识管理的支持作用,讨论了协同管理系统的知识文档管理模块,指出基于协同管理系统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实施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协同机制在知识创新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突出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知识创新,将协同机制引入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首先根据国内外创造力理论和知识创新相关文献分析以及不同科研团队案例调研,构建了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系统,论证该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特性。此复杂系统具备应用协同机制的条件,据此建立了科研团队知识创新体系的协同机制应用模型,并对其静态特性和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某科研团队的案例分析,即在整个科研项目过程中实施协同管理,观察协同机制在各个子系统中的具体实施和实际应用,并验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张浩  洪琼 《现代情报》2016,36(1):35-39
知识创新是构筑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尤其是在以知识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对协同创新主体间知识创新演化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显得尤为必要。为此,借鉴环境生态理论,在知识创新生态环境的视域下,考虑从知识生命周期演化的视角来分析协同创新主体间的知识创新活动,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组织协同知识创新演化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与验证,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协同创新主体间知识创新能力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虑随机因素干扰的情形下,运用HJB方程和动态规划方法分别求解Nash非合作博弈和协同创新博弈模型下大学与企业的知识共享策略。结果表明:(1)两种博弈情形下,知识共享的成本越高,共享的知识量越少,知识共享边际收益越高;(2)协同创新博弈模式下的知识共享量、系统总收益均高于Nash非合作博弈,更易于达到Pareto最优,即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助于提升系统总收益;(3)在合作情形下,大学与企业的决策目标定位于整体收益最大化,使得双方在知识共享努力程度与整体收益情况均优于Nash非合作博弈,在对知识共享行为有效协调下,合作策略是大学与企业构建协同创新系统,促进系统内知识共享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企业内外部知识共享与创新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企业充分利用外部的知识共享平台,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内部的创新水平。本文以此为视角,构建企业外部知识共享与内部知识创新的协同发展模式,以期发挥二者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郭韧  程小刚  李朝明 《科研管理》2018,39(11):107-115
协同创新是利用企业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创新成本最小的一种新的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形式和频率都发生了变化,协同创新已成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知识的流动是创新的保证,协同企业之间开展知识产权合作,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发挥好知识产权合作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是创新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在对协同创新中企业知识产权合作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协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合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其合作效率进行了模拟评价,并提出了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提高知识产权合作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知识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创新的关键,而当今企业创新越来越呈现开放式的特点,因而提出了以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融合为主线,构建企业知识资源协作网络的构想,为企业创新服务的开展提供资源与数据分析的依据.在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网络外延度与网络外延多样度、节点融合度的网络特性参数,用以分析企业吸引、转化外部知识的潜力与水平,揭示企业外部知识资源的数量与种类的多样性及企业的吸收能力.最后提出基于知识资源协作网络的创新服务框架为企业创新管理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分析图书馆实施协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从组织结构、学习机制、人力资源、知识导航能力、知识共享与创新激励机制、互动平台、图书馆联盟等方面促进图书馆协同知识管理的实施,以满足用户需求,切实履行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教育职能、社会职能与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