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光,总是踱着它特定的步伐,悠闲却也匆匆。我恨时光。小时候,梦想长大,我恨时光的不紧不慢,让我的梦想总是遥不可及;现在,我又不愿长大,但时光却固执地不肯放慢脚步,它一声不响地走着,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以后。  相似文献   

2.
喝水的启示     
李智红 《高中生》2014,(4):60-60
旅行者决定用三年时间,徒步走遍全国各个城市。这天,旅行者满头大汗地敲开一家房门,请求屋主给他一杯水喝。屋主给他倒了一杯水,旅行者一仰头,一口把水灌了下去。屋主问:“喝出水的味道了吗?”旅行者反问:“水怎么会有味道呢?”屋主又给他倒了一杯水,要他坐下来,慢慢喝。这一回,旅行者喝出了水的甜味。  相似文献   

3.
正这个男生真不错如果有人问我南京最舒适的季节是几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三月末四月初。可无心与时竞,何苦绿葱葱。一般来说,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的,所以我们高一(2)班的同学就努力抓紧时光,趁周末到动物园游玩。我就是在这次游玩中注意到那个插班生的。他叫赵品茗。我们在摩天轮下聊天,看同学们都悬在半空中。  相似文献   

4.
阿乙 《当代学生》2012,(22):25-26
我习惯于坐,父亲习惯于快步行走,祖父习惯于在县城里晃晃悠悠。这是上世纪的事。祖父把县城每个角落都温习过一遍,开始待在家看电视。除开在下雨天站在二楼阳台招呼离去的我们打伞,别无他事。他总是晃荡着那把又大又丑的黑伞,我们头也不回,径直走出他的视野。有一天,他进入老年痴呆状态。  相似文献   

5.
错了吗?     
历历在目的事物,我们是否常常会视而不见或漠然置之?当随着一名高一学生坐一回他自制的“时空机”。在时光的隧道里穿梭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面之镜;或随他步入一座魂牵梦绕的万园之园,抚摸着伤痛不已的残坦断柱;抑或在用笔墨排遣内心的郁闷,不经意竟读到了他的一位身处厄运的笔友回函附夹的纸条——我想,你获得的不止是一次想象力的历险,一种惊惧、沉思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习作片断] 我的组长不但检查作业十分认真,他上课听讲也非常认真,总是坐得十分端正,腰板挺得直直的。双手有时弯曲成九十度,平叠放在桌面上;有时交叉在背后,一只手掌托住另一只手背。双脚自然地平踏在地面上,小腿与大腿成九十度弯曲着。他从来不把脚架起或把身子坐歪。眼睛也总是一动不动地盯着老师和黑板,从不走神。  相似文献   

7.
清晨文字     
每天的清晨,人的灵魂是最干净的时候。我总是会在这样的时刻,独自想事情。我们总是在不断地遗忘,遗忘让人坚强。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忘得掉,于是我们刻骨铭心地痛,痛得体会着心被撕裂的感觉。然后听见心残废的声音。我是个固执得犯傻的人,总是抱着旧的记忆不肯丢掉,一遍一遍地哭,一遍一遍地体味。然后小心收藏。时常感觉自己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背着很大很重的行李,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上不停地走。希望能找到一个人,可以把行李都给他,让他帮我承担。于是不停地走,不停地找。寻觅了17年,蓦然回头的时候,才突然发现,原来根本没有这个人。…  相似文献   

8.
花开花落,春去春回。靠几片阴云挡不住夏日的严热,凭我们的几声呼喊唤不回时光流逝的脚步。上学时读朱自清的《匆匆》,也着实跟着伤感;工作后,因着总是面对青春的笑脸,倒教人忘却了岁月的流转。几多欣喜,几多遗憾,时光老人总是平静地把我们走过的日子收去;几许梦想,几许期盼,时光老人又总是微笑着带给我们新的一天……岁月如叶,叠起一个个平凡的日子。行至水穷,坐看云起,生命的厚重也会在云卷云舒中日益累积……蓦然回首间,有时连我们自己都要感动。是啊,我们已经长大了!  相似文献   

9.
董浩叔叔和他主持的少儿节目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小观众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对这位幽默诙谐的“大男孩”,小朋友们都喜欢得不得了。前不久,我们的小记者在中央电视台见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董浩叔叔:胖胖的身体,说话时,总是眯缝着那双带着浓浓笑意的眼睛,还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就和平时我们在电视上见到的那个“董浩叔叔”一个样。在他的工作室里,小记者们与他进行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相似文献   

10.
突然想起朴树。总是奇怪地觉得《我去2000年》是他此生唯一一张专辑了。因为太精彩,此后的作品似乎总难超越我们曾有的感动。一生中第一张专辑便是自己的巅峰之作,不知道这究竟是朴树的幸运还是悲哀。虽然《白桦林》是他最受欢迎的一首歌,可我更加偏爱《那些花儿》。曲本来便是美的,歌词的出现更使它呈现得如此神秘、辽远。《白桦林》的歌词叙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我们的思绪只能蜿蜒于一片白桦林中。而那些花儿们,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在我们的灵魂中烙上印记,在时光中远去,在时光中黯淡,在时光中消逝。  相似文献   

11.
曾经有人讲过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场突然而来的沙漠风暴使一位旅行者迷失了前进方向。更可怕的是,旅行者装水壶和干粮的背包也被风暴卷走了。他翻遍身上所有的口袋,只找到了一个青青的苹果。"啊,我还有一个苹果!"旅行者惊喜地叫着。他紧握那个苹果,独自在沙漠中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2.
父子情深     
在儿子马修6岁时,每当我将他安置在私家车的后座出行时,我有时会习惯于把手伸到后座前,捏捏他的小手,以确信他是否坐稳。无论我们的车子行驶到何处,我们父子俩总是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13.
空间本属于一个物理概念,宏观上看,人是空间的所有者和创造者,他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生存空间的宽阔与舒适。语文学习是一项特殊的活动,理应有自己活动的空间,但长期以来,学习空间的拓展滞后于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使我们的教学改革总是徘徊在一种理论上的虚拟的空间里。所谓学习空间的开放,表明这种学习活动的地点将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校园。要求学生必须走  相似文献   

14.
伴成长     
《父母必读》2012,(12):122-123
在我们的家里,很多物品每天都在陪伴着我们;那些高品质的物品,甚至可以几十年持续不变地陪伴我们。有时候,它们还能“华丽”变身,从可爱的婴儿床变成飘窗前惬意的坐塌,从喂宝宝吃饭的餐椅变成时尚的吧台凳……有心爱物品陪伴的时光,是家最能绽放出温暖的时光。我们和孩子相互陪伴的时光,就是最好的时光。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下午的第一节课总是那么惹人厌烦,刺目的阳光毫不吝啬地照着大地,昏昏欲睡的学子在摇头晃脑地背着略略熟悉的篇目。一切的一切,就这样重复着昨天。仰头,一股馨香钻进鼻孔,流入心脾,我侧目,哦,紫藤开花了啊!突然就有了一种时光老去的感觉。在上一个葬花的日子里,我们还只是怀揣着好奇与不安的新生。我们焦急地在布告栏上寻找自己的班级,我们欣喜于与老同学相遇,我们失落于与好朋友分离,我们匆匆奔向新的班级,然后暗暗祈祷一个和蔼而睿智的班主  相似文献   

16.
或许,寻寻觅觅是我们人生的一种本质状态:我们总是在寻找,有时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但我们知道自己在找. 因为时光好像总是不存在,过去的永远过去了;没来的不知藏在什么地方;正在的,一睁眼恍然不见.时光总被我们丢失.  相似文献   

17.
朝阳老师: 您好!我的孩子牛牛现在三岁,表现得很任性、不听话,叫他站他犟着坐,叫他坐他犟着站,总是与我反着来干。三岁以前他不是这样。到底他是咋回事?我怎样才能使他听话、顺从呢?盼朝阳老师回信。谢谢!  相似文献   

18.
曾经有人讲过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场突然而来的沙漠风暴使一位旅行者迷失了前进方向。更可怕的是,旅行者装水和干粮的背包也被风暴卷走了。他翻遍身上所有的口袋,找到了一个青青的苹果。“啊,我还有一个苹果!”旅行者惊喜地叫着。  相似文献   

19.
如果有人误会你,微笑着解释,不要用辩驳的姿态;你看风总是抽打着石头,石头从不辩驳,只是默默地坚持着;如果他不愿听你的解释,微笑着沉默,要相信很多话不是非说不可,因为因果已经知道。如果有人妒忌你,优雅地保持距离,不要用挑畔的姿态;你  相似文献   

20.
我和爷爷     
朱云龙 《辅导员》2015,(5):57-58
爷爷是一位皮肤黝黑的老者,头发早已花白,却剃了个寸头,好似还想找回年轻的时光。他的眼睛总是半眯着,眼角都是皱纹,嘴巴总是乐呵呵地笑着,标准的慈祥老人家的样子。只有那眼中偶尔露出的一抹精光,彰显着年轻时的干练。爷爷的手上布满了老茧,手背上冒出一条条青筋,胳膊上长着线条分明的肌肉,身子因为长期的田间劳作常常向前探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