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说做编辑要求知识面宽,要博学,不说少儿报刊的版面比成人报刊的版面要求高、要活泼……单就少儿的语言这一关就很难过,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编辑内容的语言少儿化问题。因为少儿报刊的作者不全部是小读者,还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成人为孩子所写。少儿报刊也是成人为孩子们办的,大人办少儿报刊,心理状态、思维、语言、文字习惯很自然地和小读者有距离。少儿报刊要为少儿服务,取得他们的喜爱,为他们所接受,就需要我们少儿报刊的编辑下功夫研究小读者,接触小读者。必须对少儿的年龄特征、认识能力、阅读心理、语言水平、兴趣爱好等有较为…  相似文献   

2.
报人读报     
《今传媒》1995,(5)
报人读报文/@@文广报人读报,是说报人也要当读者。不读报的报人,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他办的报刊很难说有什么光明前景。报人只读自个儿所办的报刊,总觉得只有自己生养的孩子心疼,沾沾自喜,他办的报刊恐怕也很难有什么特色。报人读报,有不同于一般读者的...  相似文献   

3.
曹鹏 《新闻实践》2005,(11):16-18
本文就报刊读者的消费行为展开讨论,分析读者怎么消费报刊这种商品,包括读者消费心理、阅读方式、阅读时间、阅读环境、阅读规律等等。集中谈两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购买行为,一个是阅读行为,另外略谈第三个方面,也就是读者对报刊的使用行为。 对每位办报办刊的决策者来说,重视报刊读者消费行为的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悬赏捉错好     
《今传媒》1995,(5)
悬赏捉错好文/@@王树林报纸期刊的差错已成瘤疾,似乎无错不成报,不成刊。一些发行量数十万、成百万的报刊,也差错不断,漏洞百出。报刊是公开的新闻纸和信息载体,是读者大众的“文化教员”。而差错就如同美味佳肴中的苍蝇,读者看了皱眉头,“食”了倒胃口,并诱发...  相似文献   

5.
一张报纸、一份杂志办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编辑方针和读者定位,但与作者的支撑也不可分。因为作者本身也是读者,是一个特殊的读者群体。强化作者意识,为作者服好务是报刊社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报刊是渠,作者是源;报刊是树,作者是根。报刊在作者中的形象就是报刊的形象。因为作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群体较一般读者更关心报刊,他们不仅阅读报刊,而且研究报刊,是报刊最有发言权的评论者;因为他们与报刊有直接联系,对报刊的服务质量有直接的体验。现在一些报刊社作者意识淡薄,在对待作者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件,对细节处理不当,引起广大群众不满就说明了这一点;又如,有的报刊把拟议商量中的问题,抢先发表,来回炒作,致使某些地方或某个部门(战线)不安定也反衬了这一点。因为读者是分层次的,即便是同一个读者,他也有多重性,要求也是多方面的,简单消极的给予与迎合,是讨好不了读者的;只有善意的引导和热情的服务,才能真正赢得读者! 卖点合理论一些报刊以走向市场为由,认为只要有卖点就行,甚至说,就像商品一样,顾客需要就是好。我以为,对卖点不可一概而论。因为报刊是精神产品,它不是一般商品,它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有…  相似文献   

7.
报刊市场上不乏这样的情况,同样价格的报刊,有的报刊由于质量差等原因,读者认为不值得购买,因而受到冷落;有的报刊由于充分运用了多种营销手段,满足了读者的多种需要,因而读者爱不释手,纷纷购买。这个现象表明,报刊价格并不等于报刊价值,报刊价格只有在得到读者认同的情况下,才能转化为报刊价值,并在转化中程度不同地生成了新的附加值。因此,报刊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报刊在营销中得到读者认可的附加值,报刊的附加值越大,则报刊分量越重,越吸引人。如何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开发报刊的附加值,取得报刊市场效益的最大…  相似文献   

8.
美国语言学家 A.肯伯说,“要让受众接受宣传,你所宣传的东西要为受众所需要,否则就不会在受众身上发生什么反应”。的确,报刊传播的任务最终是要通过受众(即读者)接受来完成的。读者是报刊传播的对象,也是报刊传播过程的终端,如果读者不接受,报刊工作者的一切劳动和物质代价都将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说,谁把握了读者的需求,谁就拥有了读者;谁拥有了读者,谁就拥有了市场;谁拥有了市场,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变革的冲击下,不少报刊发行量急剧下降。这与报刊对读者研究不充分,缺乏读者意识是很有关系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要赢得最广泛的读者,就必须把倡导读者本位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精神作为办报刊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理应成为报刊工作者的永  相似文献   

9.
肖健 《军事记者》2002,(11):31-33
随着我国加入WTO,各家媒体尤其是生活类、时尚类报刊,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采取不同的办法培育市场,力求增加发行量,扩大读者群。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善于培育市场已经成为报刊业竞争的一条有效途径。报刊业竞争,说到底就是对读者的竞争,而赢得读者的关键在于市场的定位。从新闻本身的特性出发,报刊的定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读者对象,二是地域范围,三是传播途径,四是信息的性质,五是实现的目标。应该说报刊定位的这几条表现,军队报刊特别是军兵种报刊都基本明确。那么,是不是军队报刊就高枕无忧,或者说是不存在培育市…  相似文献   

10.
郭洁  萧云 《军事记者》2008,(9):29-29
为提高报刊与读者的接近性和参与性,很多报刊都开设了读者来信的专版或专栏,军队报刊也不例外。读者来信专版专栏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编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报刊的贴近性。但我们也看到,目前有的读者来信版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稿件多为记者、通讯员来稿,忽视来自最基层的读者声音;有的读者话题过于分散,  相似文献   

11.
“顾客是上帝”,这是商界颇有影响的口号。现在,报刊界也流行着一种提法:“满足读者需求”。办报刊,是给读者看的,必须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否则便无法在读者中立足、在群众中生根。但是,“满足读者需求”这一提法,由于过于简单和抽象,有时也会成为“迎合读者需求”的别名。而“迎合”,在当前,已经成为一些报刊,尤其是充斥街头的不健康小报和刊物的一种倾向。因此,对“满足读者需求”作一点辨析,也许是有益的。读者需求,有正  相似文献   

12.
“无形的手”决定着有形资产读者是报刊传播知识、信息的对象,也是报刊市场的主体,读者资源是报刊最基本的市场资源,读者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报刊的生存、发展。报刊市场不乏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期发行量,有的报刊广告业务是供不应求,而且广告价位较高,报刊从可观的广  相似文献   

13.
全国面对中小学生的学习报刊达数以百计,但大多繁荣不再,有的甚至到厂难以生存的地步.是读者不需要学习报刊了吗?不是的!如果能找出一千条对学习报刊不利的原因,同样也能找出一千条对学习报刊有利的原因.那么,学习报刊陷入危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解放军报《报刊文萃》专栏已出版了1074期,历时8年。该文摘专栏具有导向正、文字精、信息多、可读性强等特点。适应社会生活的快节奏,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读者纷纷来信赞扬它是“知识的百花园”,“编外辅导员”,是“期望与她约会的知心朋友”,“集百科于一体,融天下之大事”,是备受读者喜爱的专栏之一。8年的编辑实践,我们的体会是:一、文摘的生命力在于博。《报刊文革》从诞生至今,除了具有文摘的共同特点之外,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求新不猎奇,求博不芜杂,求深不繁琐,求趣不庸俗。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文摘报刊…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与写作》2004,(5):34-35
新闻出版家、报刊评论家邹韬奋先生一生创办过多种报刊,每次都受读者欢迎。报刊应该刊登什么,不应该刊登什么,他自有其标准和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党报党刊的读者意识我们办报、办刊的目的就是给读者看的,报刊只有通过读者阅读这道程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党报、党刊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这些办报、办刊的人首先要有读者意识,要注意读者是否关心、是否阅读我们的报刊。不考虑读者因素,关着门,仰着头,闭着眼,一门...  相似文献   

17.
报刊导向是报刊的宣传方向,导向错误必定造成方向性的祸害报刊是办给广大读者看的,失去读者就失去了影响力,也就谈不上正确的导向。因此,办报必须既有正确导向,又有可读性,做到正确导向与可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自办读者报刊的宗旨定位和栏目设置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在新时期如何办好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报刊,结合办刊实践和实例,重点强调了图书馆自办读者报刊宗旨的正确定位和栏目的精心设置。结论是宗旨——板块——栏目——文稿的报刊结构模式有利于图书馆自办读者报刊坚持宗旨,发扬特色。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7,(11)
试论报刊新闻作品的可读性文/张中山在报刊林立,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现在新闻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如何增强报刊新闻作品的可读性问题。没有可读性,或者说可读性太差,就会失去读者和订户,报刊就难于生存——这一点也与其它商品同样,读者(消费者)就是“上...  相似文献   

20.
“读者调查”活动是报刊加强与读者联系、倾听读者心声、感受读者热情、凝聚读者力量、校正编辑思路的一项重要活动。一次成功的“读者调查”活动,会极大地调动读者的热情,拉近编读双方的距离,因此,做好这项活动很重要。但是,有的报刊的“读者调查”在设计上不尽合理,未能充分凸显读者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尊重读者的价值和劳动,这个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生活中也常见到“市场调查”“舆论调查”“收视率调查”等,但应看到,这些“调查”和报刊的类似活动有着根本区别。“市场调查”之类活动偏重于采集数据,要求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