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有两位先生,一位名叫文嘉,另一位名叫钱谦益。叫文嘉的这位,写了一首《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  相似文献   

3.
今日歌     
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具少! 今日又不为, 此事何时了P 人生百年几今日. 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 努力请从今日起! TOday again today,」 How mueh will be for today! Doing nothing today, What will be today? How many days in a life, What a Pity doing nothing today! Waiting for the day after today, Things must be done in eaeh day. 5 ing the song of today, Do matters from today!今日歌@赵晖…  相似文献   

4.
明日歌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也?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家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附记于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相似文献   

5.
正有些人是属拖把的,事情拖着拖着就忘了。有人问:那古人有拖延症吗?有,跟帖为证。@黄雁捷:"不急,等明天抓住了孙悟空,再跟这唐僧一起炖了吃!啊哈哈哈哈!"@陈章鱼:明代钱鹤滩的《明日歌》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沈不装:"刀——下——留——人——"每次看到古装剧里菜市口行刑被  相似文献   

6.
丫、劝导人们珍惜光阴的诗篇:盛年不从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努力,发月不待人。 (晋内渊明《杂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天履颜真卿《劝学诗》)少年易老学’详成,一寸半阴不可轻,木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宋朱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世成磋跪。 (明文嘉《明日歌》)今日复今目,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明文嘉《今日歌》)二、劝导人们勤奋学习的诗篇:业猜于勤,‘荒于路 (唐非愈《进学解》)年小从树爱梁采,长成须读五车书。 (宋王安石《增外孙》)击石乃有.…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6,(3)
中国古人十分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警句。明朝吴县学士文徵明,是著名的书画家。他写过一首《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相似文献   

8.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这几句话摘自我最喜欢的《明日歌》中,它现在成了我的座右铭. 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原因很简单:很多事情可以重新做,也可以重头再来,但是,时间永远不可能被复制,永远不可能倒流.  相似文献   

9.
“明日复明日,明H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这几句话摘自我最喜欢的《明日歌》中,它现在成了我的座右铭。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原因很简单:很多事情可以重新做,也可以重头再来,但是,时间永远不可能被复制,永远不可能倒流。  相似文献   

10.
蒋岭 《特区教育》2011,(10):44-45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相似文献   

11.
行者无疆     
《新作文》2007,(4)
行走在昨日,昨日在我脚下凝成行吟的诗。行走在今日,今日在我眼前化作玫红的日。行走在明日,明日在我梦里延伸成万里无疆……——题记  相似文献   

12.
What Time Is It?     
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一首小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它告诉我们时光飞逝,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今日事今日毕,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来学习。我们今天就学学关于时间的表达方式吧。  相似文献   

13.
那天,上课铃声响起,我照例走进教室。“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全班同学按常规齐读(背)课后古诗词。他们停下后,我问了一句“:同学们,你们说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珍贵?”接下来的答案很纷杂,最后大家基本统一为“青春”和“时间”。“请大家说说理由。”“因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因为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他们居然齐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了。“因为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努力请从今日始…  相似文献   

14.
明天幻想症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第50次这样说。咳,我耳朵都听出茧来了,以后别唱《明日歌》了,你都没理解它的真正涵义,唱了也没用!老妈看着我,用手指掏了一下耳朵,仿佛真的生出茧来。我定了定神,说:我明天要做什么呢?你该不是得了‘明天幻想症'了吧?老妈打开电视,拿起遥控器,转到医学频道,又说,来看看‘明天幻想症'的最新疫情吧!  相似文献   

15.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砣……"这首诗是《明日歌》,它是告诫人们珍惜时间,不能拖拖拉拉,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如此,我们要珍惜一分一秒,做什么都要有速度,不能一拖再拖。因为最浪费不起的就是时间,郭沫若曾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不错,时间代表着一切,在转瞬之间便流逝,再也找不回来。要不,怎么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呢!金子,多么珍贵啊,但  相似文献   

16.
好了歌《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乃)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可巧这日拄了拐挣扎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狂落拓,麻鞋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家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相似文献   

17.
明日歌     
二D粤 .诬 每分钟65拍 【清1戈鹤滩诗 谷建芬曲 (鲤业,纽1鲤亘。 0145 6 7 14 诵 3323 2 57一 0256 7 12一 01 45 6 7 14 ,夔夔)}; 舟甲 3 2 1 60 日复明日, 鱼至 耽华料 瓤旦︸ 万坦衬 77、56 日何其多, 八甲 3 2 1 60 生待明日, }业些、3” 我 6。乃:。 }3 {; 我 1。 厂一、 肉今 62 世人若被 厂一、 5 176 明日累 }{~=二二二 一}炸二理些攀翼丝旦旦}争坦兮一) 5 7 65笼3 一}缎二遍2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厂~、沪一一~一一~、 2 1 5 23一 听我明日歌。 1 76756.56 朝看水东流, }业些‘3 暮看日西坠, .......…  相似文献   

18.
《新高考》2013,(1):47
最近网上有首《拖延症之歌》一夜走红,在歌曲的欢快节奏中说出了现代人在压力下养成的拖延习惯,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你做事总喜欢一日拖一日,不愿意立即完成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你很可能患上了拖延症.俗话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虽然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不过它也仅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有什么好建议吧!  相似文献   

19.
养生四支歌     
一清代东阁士阎敬铭写的《不气歌》:“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太可惧,诚恐因气命要去。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二当代人刘晓雪作词、张振国谱曲的《戒酒歌》:“为了你的肾,为了你的胃,为你有个健康的心、肝、肺;为了你的家庭内和美,少喝一回是一回。为了你的健康少喝一杯,为了您的亲人少喝一杯。都说是人逢知已千杯少,危难时酒肉朋友见过谁?别指望,排扰解愁靠一醉,醒来时自己的痛苦还得自己背。说什么走熟酒场才能走官场?说什么酒喝透了经济才腾飞?说什么人生得意之时须尽欢?要当心乐极会生悲!似这般逢场作戏何时了?别忘了妻儿老小倚门盼君归。” 三《蔡轩琐记》中的《人心难足歌》:“终日奔波只为饥,才得足食又思衣。衣食若还多充足,洞房衾冷便思妻。娶得妻来鸳被暖,奈何送老恐无儿。有妻有儿双双乐,终日思量屋舍低。人心似海何时满?奈何阎罗下帖追。” 四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所写的《好了歌》:“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爱,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疾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其实,还是林则徐讲的一段话颇有道理:“子孙若如我,要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干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工人日报》2000年11月18日)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拟古》诗之九云:“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众人以为这是一首写实诗,描写陶手植桑树被洪水吞没后的惋惜之情。这种解释愚以为不妥。其实,这是一首刺世诗。“种桑长江边”比喻东晋偏安江南。西晋初,人们率以桑为晋之祥瑞。傅咸《桑树赋序》云。“世祖(司马炎)为中垒将,于直庐种桑一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