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指南报”1997年5月开办《比》专刊,到现在一周出两期。综合各方面的反应:多数读者欢迎《比》,专刊受到业内同仁的好评。笔者将一年多来主持《比》刊的一些想法付诸文字,和大家商榷,目的在求得专刊的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好专刊源干成功的策划 兄弟报纸的编辑问我:你们怎么会想到搞《比》这个独树一帜的专刊?1993年创刊的《市场指南报》,有个《价比三家》小栏目,用表格形式,比较日用品的价差。该栏目以帮读者省钱“为己任”,可惜无专人负责,时断时续。1997年5月上旬,从上海考察归来的陈永和副总编提出:创办名为《比》的专刊,  相似文献   

2.
《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的“口述实录”版,从一个只能容纳1200字的小栏目演变成为今天的一个很受读者关注的版面,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作为编辑与栏目一起成长,并且,通过这个从栏目到版面的培养和建设的过程,我在业务上也开始逐渐成熟。回顾这个过程,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总结。一、创办“口过实录”栏目最初的缘起《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第10版“人在旅途”开办“D述实录”栏目是在1997年的5月底。当时主持这个版面的编辑是我的同事陈国华,我在“前沿新知”版作编辑、记者。在1996年7月1…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从1980年1月起,在第一版上开辟了一个新栏目——《今日谈》,专门发表小言论。这个栏目,由于地位显著,反映现实及时,篇幅短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有些读者每天拿到报纸后,首先就要读读这个栏目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今日谈》的影响下,有些地方报纸也相继开辟了类似的栏目。一年多来,《今日谈》已经发表了三百多篇文章。这些文章我都看了,有些还反复地读过。现在我想谈谈一些读后感。《今日谈》中的一些文章,给人突出的印象是:新鲜。李大钊同志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今》,其中有几句话:“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最  相似文献   

4.
2003年4月14日,我接手主办《离退休生活》专刊,至今已见报50期了。两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同仁指导、帮助、鼓励下,我本着“寓指导性于服务性之中,在突出服务性上下功夫,力争将专版办成老干部的园地”的指导思想,对老干部工作宣传作了初步探索.先后开办了《激情岁月》、《老照片的故事》等栏目,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相似文献   

5.
《北京日报》的“购物指南”(市场短波专版)和《北京晚报》的“市场快讯”两个小栏目里登的稿件,尽是些跟人们衣,食、住、行关系较密切的事儿.篇幅虽然短小,但在介绍商品知识,指导人们消费、沟通产销渠道。促进生产发展上,却起着良好的作用,受到读者的欢迎。去年,这两个小栏目共采用了我写的稿件一百多篇.由于稿子的内容准确、采写的又比较及时,收到了比较好的宣传效果,得到了读者的好评。我是怎样为这个小栏目写稿的呢?亲自采访,不捕风捉影。“市场快讯”的稿要求一个“快”字,但不能因快失真。有人觉得几十字的“豆腐丝”用不着采访。还有的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1996年2月,山东电视台推出了夜间谈话类节目《午夜相伴入开播以来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在寂静的午夜,开发电视非黄金时间段的资源,这在我国的电视方面是一个新举措。开办这个栏目也有利于扩大为观众情感与精神服务领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研讨《午夜相伴》这个栏目的经验,探索其未来发展走向,本刊与山东电视台合作,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人士,观摩了这个栏目的若干期内容,并以笔谈形式做了坦诚的评议和观点的交流,形成了这个研讨专栏。我们热诚欢迎读者参与这个专栏的评说。##D开办《午夜相伴》栏…  相似文献   

7.
《新闻知识》在丰富多彩的栏目之中。又增加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栏目——“改改评评”。编者简明扼要地提出开办“改改评评”的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强刊物的知识性和实刚性,提高读者的鉴别水平和改稿、写作的能力。显而易见,开办这个栏目,能荟萃海内新  相似文献   

8.
《普通人的故事》是大众日报的一个名牌栏目,并获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为了增加这个栏目的可读性、形象直观性,我尝试着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采写了《杨金明:爱心创奇迹》、《房东奶奶张静怡》两篇新闻稿,两篇稿件发表后,当日就被评为优等稿,开创了这个名牌栏目用摄影形式报道的先例,受到大众日报编委们的好评。通过这两篇优等稿的采写,我受到以下启示:一、深入生活发现素材摄影记者只有多深入生活,才能了解和发现许多方面的新闻线索,有了好的线索,再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才能抓拍到一些有情感的、典型的精彩瞬间。2000年3月10日,在德州市德城区官屯乡堤岭村采访,我  相似文献   

9.
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是政策性强、责任大、难度大的工作,实施舆论监督的新闻工作者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有时对这项工作驾驭不好,把握不准,导致一些低水平的舆论监督。我认为,目前急需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标准。 两篇报道两种效果的启示 为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济宁日报》在周末头版显著位置开办了《热点透视》栏目。对社会生活中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探寻原因,解疑释惑,受到读者欢迎。但意想不到的是,去年底今年初,在这一栏目中发表的同一作者的两篇批评性报道却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报道效果。一篇是针对济宁市  相似文献   

10.
田之章 《军事记者》2006,(11):54-55
刚接手编辑《集思广益》专栏时,经常有一些认识和不认识的同志问我,怎样给这个栏目写稿。所提的问题归结到一起,就两句话:写什么、怎么写。我的回答也是两句话:多看看、多想想。这个回答显然不能使提问者满意。一些熟悉的朋友反问:多年的厨师难道煮粥不会?当然,这是把我看高了,把这个栏目看小了。不会煮粥的厨子有的是。经过几个月学习摸索,放水多少,添米几许,火候大小,总算摸到一点门道。我把我的体会说出来,算是对我回答的一个补充吧!知道“写什么”,先得搞清“是什么”。这就要从栏目的特点说起。《集思广益》是军报一版一个新闻性的言论…  相似文献   

11.
近3年来,我在军报相继主办了《记者与指导员对话》(以下简称“对话”)、《先进连队的得意之作》(以下简称“得意之作”)两个栏目,受到了读者广泛好评,总政领导和机关多次给予表扬鼓励,编辑部也收到不少读者赞扬信,军报的《读报与评报》专版还发过评论性文章。  相似文献   

12.
一次,在南京偶遇济南军区的退伍兵,他居然拿出了一本保存完好的《答你一句话》文章剪贴——这是我在《前卫报》工作时开办并主编的一个小栏目。他告诉我:“在部队时,好多战友都曾将《答你一句话》剪贴成册,我感到它满有意思,退伍时就带了回来,一直珍藏着。”时隔不久,我带领学员到驻河南部队实习,又在一个连队看到了《答你一句话》剪贴本——是一个退伍班长留给连队的礼物。事过数年,见到自己经营的小栏目《答你一句话》的影响仍然留在读者之中,欣慰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3.
《记者下连当兵札记》专栏,是本报继《记者蹲连》、《记者代职手记》之后,连续推出的又一个贴近基层官兵生活的专栏。一年之中,先后有9位记者下连当兵,写出了10组44篇当兵札记,感情真挚,朴实生动,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被赞誉为“最受基层官兵欢迎的栏目之一”。去年第四季度,该栏目又获得了社长奖。回顾开办这个专栏的过程,作为栏目的责任编辑,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记者们的精品意x与敬业精神,是办好这个栏目的可靠保证。一张报纸好比~家商店的橱窗,缺少“精品陈/jtl””、便会失去顾客光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竞争力。按理说…  相似文献   

14.
《稻花香里》,是江西电视台开办的第一个农村专栏节目。她从去年元旦送上卫星至今,巳满周岁了。栏目开播以来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每期播出以后,不断收到省内外许多农民朋友的来信,每天少则十几封,多则几百封,一年来共收到来信3900多封。许多热情洋溢的来信赞扬这个栏目办得好。表扬和鼓励,激励着栏目组的同志想方设法要把这个栏目进一步办好。今年元月份,栏目组又对百名观众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虚心倾听广大农民观众的心声。湖南浏阳市淳口镇人民政府的潘国良来信说:“《稻花香里》,是我的好伙伴”。我省东乡县愉怡乡城上…  相似文献   

15.
赞《有错必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日报》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栏目,却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这个栏目就是《有错必纠》。读者在阅读当天报纸时,一旦发现文字差错,即可打电话告知编辑部,第二天该差错就会在《有错必纠》栏目中公布,并作纠正。现在,《苏州日报》已拥有一个义务“捉错”的读者群,有一位退休老教师  相似文献   

16.
西安晚报的《荷尖》栏目开办至今已经四年了,由一个刊发单篇文章、随时准备“填空”的小栏目,到今天定期出版的一个完整的副刊专版,它的迅速成长与在读者中产生的广泛影响,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回顾四年来《荷尖》所走过的道路,我认为,《荷尖》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选择,它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及领域,并把他们纳入了新闻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7.
《无锡县报》自1982年底开辟《科学园地》专栏后,几乎以每周一个整版的篇幅宣传科普知识,至今年4月底,这个专栏已出了350期。“《科学园地》帮我夺高产”、“《科学园地》使我走上致富路”、“《科学园地》是不见面的老师”……读者的厚爱溢于言表。实际、适用、通俗,是我编辑这个专栏,进行科普宣传的一点体会。实际。根据县报的读者大多在农村这一特点,《科学园地》的内容以农业科技知识、多种经营知识为主,同时配以卫生、生活知识。在宣传农技知识方面,辟有《当前农事》、《植物保护》、《农事顾问》等栏目,经常性  相似文献   

18.
5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栏目.说“新”,仅就内容而言,该栏目采用的依然是小板块,纪实性的表现形式.45分钟的《万家灯火》共分四个小栏目:《往事》、《体验》、《家庭》、《生活现在时》,在不紧不慢中讲叙一些普通人的故事,情节细腻、启示深刻、诱导得体.  相似文献   

19.
《我说尊干爱兵》征文已于去年10月10日结束。作为责任编辑,我对该栏目既有深深的眷恋,也有些许愧疚。说眷恋,是因为栏目虽小,却牵动了从老红军到新战士、从将军到基层干部等无数作者和读者的心,也得到读者的称赞和报社领导的充分肯定。能有这样的效果,我足矣。说愧疚,是因为这个栏目从开办到结束持续了近半年,但因版面所限,仅刊发了对篇稿件。面对400多篇来稿,也面对许多称赞该栏目的信件,我感到有些对不起广大作者和广大读者。举办《我说尊干爱兵》专栏创意是社领导提出来的。前年底,总政确定把尊干爱兵教育作为1997年全军政…  相似文献   

20.
﹃弃金找水﹄的启示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赵怀庆编者按:“科技编辑方法论”栏目开办一年多了,由于所发文章坚持了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深受读者欢迎。其实,每位编辑在工作中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在这里刊登的两篇小文章希望能使您受到启发,并欢迎您也拿起笔来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