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何亚娟 《考试周刊》2014,(93):20-20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包括四方面内容: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对文言文中优秀作品的学习,可以让今人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初中新课程理念要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必定离不开文言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古代诗歌、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较以往有大幅度增加。文言文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生活、领略古人风采,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但是,现如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似乎并没有让文言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让部分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产生了厌恶、畏难等负面情绪。鉴于文言文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初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好的文言文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宝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须要懂的,而且文言文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所以教好文言文有很重要意义.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很好的文言文修养、文言常识储备,能在课堂内外顺利地解答学生的疑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表明了文言文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通过文言文学习,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学素养,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学作品无法代替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挖掘文言文的价值,通过文言文教学来达到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言文作为一种古代书面语言,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而想要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这就必须学习与掌握好文言文。以往传统的高中的语文文言文教学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改变与完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提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古代历史文献都由文言文书写而成,文言文的教学,给高中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和精神传统的机会。但是,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仍然以死记硬背为主,教师与学生都片面追求对字词、语句、语法的理解,不注重对文言文整体情感和人文情怀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作品是值得我们深刻研究、领会的。有的文言文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有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或见解,有的文章可以让我们认识政治上的利与弊。所以,学习文言文既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正>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瑰宝。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要承担起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使命,为学生增加对中华历史文化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打下良好的根基。因此,如今的中学语文已进一步重视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总共140篇课文中,文言文占据了40%的分量,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根据教学大纲中文言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9.
张正耀 《江苏教育》2014,(18):16-18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因此文言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很高,文言文教学生活化对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就更高,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文言词汇、古代文化等方面的扎实功底和厚重积淀,而且要能够将现实生活与艺术生活完全融合、贯通起来,具有联想、灵动、融通的教学智慧。惟其如此,才能活导活教,导活教活,灵动自如,高效教学,以使中学文言文教学能够早日走上返本归真、健康发展的正途。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的教学,给高中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和精神传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何谓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有利于会考和高考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以“人”育人,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站在这样的高度,我们设计文言文教学时眼中必须要有“文人”,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字里行间蕴涵的“文人”的人生智慧与情怀。可以这样说,入选教材的每一篇文言文都是经典,经典文言文的每一个文言字词都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文字都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思。这些文言文字背后都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作者自己,他们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或慷慨悲歌,傲骨嶙峋;或俯仰天地,哲思古今……重视对“文人”的教学,对传承古代文化的精髓,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正>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在语文学习中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文言文指中国古代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在统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教师要从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从民俗视域、人物视域、精神视域入手,展开自主探究活动,不仅掌握文言文语言特点,更要继承并发展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教学的三个层次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交流语言,它也是中国古人情感传达的媒介,是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甚至整个社会文化的载体,其中保存着我们中华文明的一切遗传信息编码,它言简意赅而又不失生动形象。所以,对于文言文,《语文课程总目标》明确地提出了其教学的基本理念,即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基于文言文的特征和文言文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必须具备三个功能:认知功能、审美功能、文化体认功能,依次达到语言上的认读目的、文学上的欣赏目的、文化上的认同目的。所以…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很多都依靠文字(也就是文言文形式)来记载传承,要了解其精华,就需要学会掌握文言文。熟练掌握文言文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文言文特有的魅力并没有发挥出来,所以很多学生对文言文并不感兴趣。改进文言文的教学策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很多都依靠文字(也就是文言文形式)来记载传承,要了解其精华,就需要学会掌握文言文.熟练掌握文言文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文言文特有的魅力并没有发挥出来,所以很多学生对文言文并不感兴趣.改进文言文的教学策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范鸿虎 《教学月刊》2013,(12):32-34
文言文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与民族瑰宝,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或做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要着力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但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不尽如人意:教师串解课文,死抠字句;学生被动接受,主体缺失。文言文教学高耗低效,呈现出一派荒凉景象。细细探究,主要原因有:(1)文言文年代久远,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困难重重,读文言文难,难于上青天;(2)文言文意蕴丰赡,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是学生们了解古代文化内涵的工具,也是学习古代文化唯一的工具。学习文言文的首要途径就是朗读,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偏重于文言字词的识记、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要把文言文的特点和朗读教学的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十分关键的环节,通过文言文教学,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能有效提高语文理解水平和语文素养。本文就如何学好文言文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化大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就必须要重视学习文言文。现行课本中文言文的篇目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所占的比例大约有四分之一,这就足以显示了它的重要性。那么,文言文到底怎样教学呢?“教有法而无定法”.我认为真正的“法”是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教学作为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不能沿袭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文言文教学不仅是简单的文章教学,还是文学教学和文化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要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语,要有朗读文言文的能力,具备古诗词的审美能力。因此,文言文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文言文教学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文言文教学需要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