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人类荒诞存在状态的表现上,荒诞派戏剧可以说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在内容上,荒诞派戏剧在对传统戏剧的“反叛”中实现了对传统戏剧基本模式的“回归”。在“回归”与“反叛”的过程中,戏剧的美学特点被淡化。在形式上,荒诞派戏剧无论是总体形态还是在叙述语言上,都呈现出极明显的诗化倾向。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便是诗化倾向最为显著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盛行于西方一战、二战期间的超现实主义戏剧,一直以来被荒诞派戏剧视为先驱。超现实主义戏剧所展现在对语言的不信任以及对语言的消解等方面。在其之后的荒诞派戏剧将之推向了极致。可以说从超现实主义戏剧到荒诞派戏剧是戏剧语言的颠覆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荒诞派戏剧是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抛开传统戏剧所强调的“启、承、转、合”和引人入胜、曲折动人的戏剧情节,完整的舞台形象及起伏的矛盾冲突,主张通过“直喻”把握世界,提倡“纯粹戏剧性”。本文从采取直喻手法,突现荒诞、抽象的主题;借助舞台形象,传达象征意蕴;运用非理性语言,寻求“语”与“意”的和谐等三个方面评析了荒诞派戏剧独树一帜的成就。同时指出这一流派沿袭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的反传统道路前进,在戏剧领域以“反戏剧”来反对传统的戏剧,用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荒诞的人生,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革新面貌,其革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都值得当代人借鉴。  相似文献   

4.
爱德华·阿尔比是荒诞派戏剧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其早期剧作中,他继承了欧洲荒诞派戏剧的传统,把荒诞戏剧的主题与手法和美国的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先锋戏剧形式生动地表现了当代美国人的孤独、精神衰亡、恐惧与绝望,从而大大丰富、发展了荒诞派戏剧。  相似文献   

5.
存在主义戏剧与荒诞派戏剧都以世界是荒诞的 ,人生是痛苦的为基本主题 ,并都赋予深刻的哲理内核。但存在主义戏剧大都采用传统的表现形式 ,在荒诞世界里进行痛苦的选择 ,具有主动挑战性 ,令人亢奋 ,洋溢着一种现代悲剧精神。而荒诞派戏剧则反传统 ,以荒诞的形式表现荒诞的内容 ,面对痛苦只是一种被动的无奈和承受 ,充满苦涩感。  相似文献   

6.
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的荒诞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受欧洲荒诞派戏剧的影响,结合美国社会现实,创造了独特的美国荒诞派戏剧.他的第一部剧作<动物园的故事>无论从主题和形式上都具有荒诞派戏剧的特色,开创了美国荒诞派戏剧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塞缪尔·贝克特在戏剧创作中始终坚持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来揭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其代表作《等待戈多》以独特的技巧表现出混乱无序的生活现实,并生动体现了作者反常规、反逻辑、反审美习惯的"实验"精神。剧中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其荒诞的创作风格,支离破碎的情节安排与异化孤立的人物设计被上升到语言上的颠覆。通过巧妙地消解语言,荒诞派戏剧的特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相似文献   

8.
《等待戈多》和《罗森和吉尔死了》分别是荒诞派戏剧和后现代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从戏剧哲学观、戏剧舞台设置和戏剧语言观三个方面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戏剧对荒诞派戏剧的继承性和超越性.读者可以从中管窥出社会思潮的变革,即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带给戏剧创作理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创作了具有迷幻般色彩的戏剧《等待戈多》。剧本用荒诞离奇的形式呈现了不确定人生所带来的人性断裂,写出了对人性断裂的救赎。  相似文献   

10.
"现实"和"真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强调客观"存在性",后者注重"内在性质"。作为20世纪现代派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荒诞派戏剧突破了传统戏剧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平庸的故事情节、分解的语言和破碎的人物取代传统戏剧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突出尖锐的戏剧冲突和完整的人物形象。总而言之,是以一种荒诞的手法表现荒诞的世界。对于荒诞派戏剧是否能体现现实世界,以及它所体现的现实是否具有真实性,一直存在着争议。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其三部作品《秃头歌女》、《椅子》、《犀牛》在表现生活、表现人物方面的确能以一种反传统的方式折射出当时社会环境和人的内心世界,较好地诠释了荒诞派戏剧真实观及具体表达手法,强调通过人物的言语动作表达作者自身对世界的看法,并让读者慢慢体会,力图进而将作者心中的真实转化为读者的真实理解。  相似文献   

11.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布莱希特说戏剧是对人类日常生活的陌生化处理。既然是对日常生活的处理,那么戏剧展现出来的种种意象肯定不是偶然突发的,每一部戏剧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诱因。戏剧是对现实社会的折射镜,剧外人透过剧中人得以窥视一个时代的文化。对戏剧进行抽丝剥茧的结构之后,隐藏在剧幕后的主题逐渐清晰,观剧的人成剧中人,不断地自省,人生存在的意义。通过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和荒诞派后起之秀汤姆斯托帕德的戏仿型剧作《罗森格兰茨和吉尔德斯特恩已死》来探索人类生存的困惑。  相似文献   

12.
诞生在1959年的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可以说是影响最大、最能代表“荒诞派”戏剧基本特色的作品。它的出现,是对传统戏剧最为严峻的挑战。虽然《等待戈多》并不是荒诞派戏剧的最初成果,但它创造了这一流派戏剧的最高境界,集中体现了“荒诞”戏剧观的建构特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剧作的出发点、建构方式和基本内涵三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法国出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戏剧流派——荒诞派。这个流派的戏剧没有情节,不表现 人物的性格与相互关系,舞台形象离奇古怪,语言混乱不堪,主旨也令人迷惑不解,本文试图从荒诞派戏剧这种 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作进一步地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4.
尤金·尤奈斯库是西方当代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被称为“荒诞派的经典作家”。早年的尤奈斯库对戏剧很反感,认为古典戏剧的手法使舞台和人生脱节。为了对戏剧进行讽刺,他在1949年用极端夸张的手法编了一个名叫《秃头歌女》的剧本,此剧上演后,产生了未及预料的舞台效果,并引起了热烈争论。这件事使尤奈斯库悟出了一种新鲜的戏剧创作  相似文献   

15.
曹瑜 《现代语文》2006,(9):94-94
“荒诞派戏剧”这一正式的称谓,最初是英国剧作家马丁·艾斯林在《荒诞派戏剧》一书中提出的。书中,马丁·艾斯林将贝克特、尤奈斯库、日奈等剧作家划归为荒诞派,荒诞派戏剧家用荒诞的形式表现荒诞的内容,对社会价值观、道德秩序和传统人际关系的异化进行嘲弄和批判,反映了现实的荒谬和存在的困惑,代表了当时西方思想界在经历了二战浩劫之后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反思与追问。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之一的尤奈斯库除了具备荒诞派戏剧所共有的一些特征外,他还十分擅长用夸张、怪诞等手法,营造出带有悲喜剧风格的荒诞剧,反映现实的荒谬和存在的困…  相似文献   

16.
周志欣 《考试周刊》2012,(93):30-31
爱德华.阿尔比的成名作《动物园的故事》通过两个陌生人的谈话表现人与人的隔绝和难以沟通的主题。本文以荒诞派戏剧特点为依据,通过文本分析此剧在主题和形式上表现出的荒诞派戏剧特色。  相似文献   

17.
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表现的是对人类世界的失望和对世界的绝望,而荒诞派歌舞剧就是将这种心理在舞台上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法表现出来,虽然手法夸张怪诞,但却有极强的舞台感染力。舞台剧《梦一场》具有较为典型的荒诞派戏剧属性,通过舞台上人物所表现出的孤独和焦虑、对死亡的面对以及整个剧情的反理性,来表现出这个世界的冷漠和对人性的讽刺。在对荒诞派文学与戏剧阐述的基础上,以舞台剧《梦一场》为例,分析剧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对荒诞派歌舞剧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从化的“远点”透视中可看到荒诞派戏剧与原始宗教在形式、思维、悲剧主题及审美意识等方面直接的渊源关系。荒诞派戏剧在思维上使用现代人的理性思考与原始人的非理性之间有了一种逻辑联系,在心理上使现代人的绝望心理与原始人的恐惧心理达到了一定的精神沟通。  相似文献   

19.
马丁.埃斯林在《荒诞派之荒诞性》一文中对荒诞派做了精辟的解读。他认为“荒诞派“其实并不荒诞,而是从一种特殊的角度对这个世界和整个人生的一个严肃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以往,我们总是把荒诞派戏剧带给人们的这些观念当成西方社会罪恶的根据,这实在是一种误读。“荒诞派“是以超越我们日常认识轨道,超脱于现实社会纷扰之后,对现实世界的理性抽象。因此,我们应给荒诞派更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相似文献   

20.
爱德华·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开山之作,反映了荒诞派戏剧经常表现的文学母题,即现代人的孤独感和异化感,讲述了人与人建立交流的过程和付出的代价,从主题与形式上都显示出了其荒诞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