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思考需要好的学习材料为载体。在设计和选择学习素材时,需要讲求数学眼光,关注情境性素材的抽象转化与直观表征;需要讲求整体感知,关注比照性素材的关系概括与类比推理;需要讲求路径习得,关注梳理性素材的方法追溯与策略提炼。  相似文献   

2.
数学概念是数学研究对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反映了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是最重要的数学知识之一。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由于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在教学上教师往往是以"告诉"为主,尽量让数学概念"强占"学生头脑,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由于中专学生文化课底子薄,学习数学较吃力;感觉数学知识枯燥、单调,对将来的工作学习没有什么直接作用,所以就排斥数学学习,有的甚至放弃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3.
数学抽象是数学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它具有纯粹性、精确性、理想化、模式化、形式化等特点.数学抽象通常要经历感知与识别、分类与概括、想象与建构、定义与表征、系统化与结构化等5个阶段.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素养,数学教学应夯实抽象的基础,指导抽象的方法,重视抽象的过程,加强学生抽象实践,加强对抽象素养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教学新知识,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般是沿着“复习旧知——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抽象概括——消化巩固——具体运用”的规律向前推进的,认知程序的编排只有与此相适应,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和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为目标,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抽象概括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必备能力,数学概念的建立和形成过程是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引入概念,之后迅速转入习题演练.这种越俎代庖的方式忽视了概念建立的过程,易使学生失去抽象概括的训练机会.笔者通过对APOS理论的研究,认为基于该理论的概念教学是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数学活动的抽象概括过程分为抽离、筛选,假设、扩张和确认4个阶段.学生进行数学活动中抽象概括的思维障碍有:抽离的意识,抽离的方向,抽离的表达;筛选的意识,筛选的逻辑方向,筛选的逻辑基础及对应的语言表达;扩张的意识,扩张的表达形式;确认的意识,确认的逻辑,确认的形式具体化.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中抽象概括的思维障碍相当严重,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此有足够的估计.  相似文献   

7.
操作学习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以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学力。实践证明,操作学习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现内隐的数学规律,形成较稳定性和可迁移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信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本文试从知识形成性操作、知识应用性操作两个方面谈谈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操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石。高中数学概念教学需要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理念,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启发学生自觉总结与概括,促进学生主动生成概念。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常见的思维形式之一。它体现了同类对象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方面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高中数学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从数学概念的现实原形中进行抽象与概括,准确界定概念含义、形式表述以及概念的运用。探究式数学概念教学尊重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积极参与,着力于促进学生在情境中生成与运用概念,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9.
数在人们的数学学习中更是贯穿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学生的各科学习,也为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一、在生活体验中感知数感数学来源于人的生活实践,是人们对生活实践的抽象概括。新课程更是提倡数学的应用性,要求要引导学生主动感知、发现、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数的意义,建立数的联系,从而初步建立数感。通过体验生活来感知数感,首先要让学生养成一种  相似文献   

10.
彭德良 《湖南教育》2005,(15):21-2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可以说,体验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整个身心参与的过程,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现内在的数学规律,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标。一、加强操作性学习,丰富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验性操作。对于一些抽象的公式、法则、定律、性质,我们一般会借助于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思考、概括,在…  相似文献   

11.
一、提供感性材料,促进抽象和概括 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要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获得属于间接经验的数学知识,需要得到丰富的具体的感性材料的支撑。当对具体的感性材料感知到了一定的数量、一定的程度,抽象思维就会悄悄地开始。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而准确的感性例证,强化首次感知。如学习面积时,学生习惯从长度这个一维空间量认识平面图形,较难理解面积的二维空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过渡至理性认识,把所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属于自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数学概念是对数学问题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概念教学,既可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更能真正引领学生融入数学学习的进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学习兴趣作为学生进行学习行为的直接驱动力,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的数学内容在小学阶段纯数字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抽象的内容。数形结合、归纳概括的思想也在教学过程中被广为运用。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一定水平上对于授课效果和课堂效率都有重要的助力。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它具有思维性强,逻辑推理严密,内容枯燥、抽象等特点。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认知水平有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单调、枯燥、抽象、难学,甚而有消极抵触情绪。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合作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学,采取有趣问题引诱,让学生动手操作,给学生适时的激励,创建快乐的课堂教学情境,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A2):77-78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科教学的主要依据,建构深度的数学学习课堂,融合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运算能力、知识应用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建构深度数学学习,教师要克服不利影响,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数学直观感知与抽象思维的训练,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7.
数学符号的感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然.教师通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感知能力,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就是让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各种预设的问题及实际应用.数学课堂也是一个不断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构建的思维过程.数学课堂让学生从冥思苦想中变换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思考一个问题时,常常使学生的智慧火花光芒四射,诸多问题也随着角度的变换迎刃而解,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9.
李鹏  韩俊利 《中国教师》2010,(Z1):220-220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像、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具操作,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因为儿童的认识规律是“动作感知——产生表象——形成概念”,学生的理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直观感知。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水平低,抽象能力差,在学习数学概念时感到很抽象,难懂,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