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秋云 《海外英语》2012,(20):16-18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的手段,更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调和是张爱玲翻译策略的关键词。该文从人名文化翻译、书名文化翻译、"教"名文化翻译和景物名文化翻译四大方面对张爱玲文学翻译的文化调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的手段,更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调和是张爱玲翻译策略的关键词.该文从人名文化翻译、书名文化翻译、“教”名文化翻译和景物名文化翻译四大方面对张爱玲文学翻译的文化调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钱仕盈 《现代语文》2016,(4):158-160
在"英译云南民族风俗文化"的翻译活动中,频繁出现因文化语境因素带来的翻译选择、翻译策略、翻译接受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英译云南民族习俗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究文化语境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接受的影响。文化积累和文化异同制约翻译策略的选择,文化接受程度确定翻译接受程度。在英译云南民族风俗文化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语境的各类因素,选择相应的翻译手段,克服翻译障碍,实现传播云南民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翻译的功能是达成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旅游翻译实质上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翻译。旅游翻译要能正确传达中国本土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提高旅游翻译工作者的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本文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娜 《华章》2012,(16)
外国文化翻译从传统翻译理论发展到现代翻译理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外国文化翻译正步向多元化、大众化.外国文化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显现,适合我国国情,是文化翻译人性化的体现.外国文化翻译与其文化显现,是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及融入全球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民族交往和文化融通的实践活动,文化是翻译的关键因素和永恒主题;多元文化视野是翻译研究的基本依据和背景空间。新疆是我国语言文化多元的典型区域,全球化的发展日益彰显新疆地域翻译的重要性。本文借鉴文化翻译学派的核心观点,针对新疆地域翻译的特点与现状,围绕文化多元、文化交流、文化规范和文化敏感展开论述,以期加强新疆地域翻译研究的文化意识并进一步确立文化翻译观。  相似文献   

7.
中西翻译思想和翻译文化实践根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翻译思想的嬗变受中西文化主体精神和哲学思潮演进的影响,翻译文化实践又受不同社会语境的需求。本文拟从"翻译文化效应"的研究视域出发,探求中西方两位具有时代精神的翻译思想家和文化翻译实践者马丁·路德和鲁迅的翻译思想,对其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做一种文化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源语言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差异是翻译中所不可忽视的问题,而翻译不仅仅是语词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翻译的目的是要移植或是建构源语言的文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翻译的具体实践中就应该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在本篇文章中,作者从语言与文化,文化与翻译的视角来浅议中西文化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翻译的本质是文化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珺 《当代教育论坛》2009,(11):110-111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我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和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语言和文化的个性给翻译带来重重障碍。本文试以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为切入点,从语言和文化,语言和翻译及文化和翻译三个方面来阐述翻译实际上是翻译文化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翻译就是翻文化。只有了解和掌握两种文化,才能做好翻译。本文探讨了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论述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以及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南京政府时期,以何键为首的湖南新军阀当局为加强县级地方应付农村革命的实力,并配合正规军队的"清乡",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地方团防体系,并逐步实现准正规化。在湖南的"清乡"体系中,由县政府领导的团防武装负责行使区域联防和清查户口、办理联结的清乡善后工作。湖南团防的基本功能,除表现为在正规军队"清乡"期间,承担辅助作战任务外,还是决定区域联防效果和推行清查户口的关键。在"清乡"过程中形成并伴随其始终的团防制度,一方面是湖南新军阀当局倚重的"清乡"体系的关键基础环节,另方面却又是妨害新军阀当局长远政治效果、制造新的社会危机的无法遏止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上统一局面的政治格局呈现“居北制南”。尽管明初和国民政府都曾短暂地以南京为政治中心,但明成祖迁都北京和蒋政权存在22年后覆灭的历史反而说明“居北制南”格局坚如磐石。中国统一的政治格局之所以形成“居北制南”,是因为中国北方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后,凭借漕运将东南之赋税北运,从而巩固和确保了“居北制南”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3.
民国元年军需公债(简称军需公债)是南京临时政府发行的唯一一次、也是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发行的第一次内国公债。新生的革命政权欲通过发行军需公债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但公债发行并没有给她带来转机,南京临时政府在财政困窘中宣告结束。毋庸讳言,军需公债不是一次成功发行的国内公债,但军需公债所筹措的款项在临时政府财政收入中又占有不可忽视的份额,对于维持岌岌可危的临时政府财政仍然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是我国中央政府有内债发行以来最早正式实施还本付息的内国公债,又具有开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日益猖獗的右翼势力不断否认侵略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该文分析了日本右翼的特点及危害,并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伟大的辛亥革命历程中,海外华侨在创建革命组织、传播革命思想、捐款助饷、亲身参加革命、支持南京临时政府等方面,为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冯玉祥率领的西北国民军在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等同志的协助下,在苏联政府的全方位支持下,在张家口迅速发展壮大为一支重要的国民革命的有生力量,为随后的“南征北战,郑州会师”的战略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张家口是一个与广州南北呼应的重要的军事根据地。  相似文献   

17.
本详细论述北京临时政府的组建过程,包括该政府如何接管清政府的中央机构,如何接收南京政府北上人员,又如何组建新的部门,其间南北矛盾、新旧冲突、党派斗争又是如何磨合的,从而探讨北京临时政府在政权过渡时期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南社这个一度英气勃勃、声华颇盛的革命团体,之所以会在五四运动后无可逆转地风流云散,固然可归因于他们所倾心的革命目标相对狭隘,同时,也与他们自身的文化心态、认知思维模式颇有干系。由于南社社员普遍缺乏一种文化更新和重塑自我的自觉,故而既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现代世界的意识形态精华,也不能对民族文化作出科学的继承与扬弃,进而使中西之学在双向的认同中达到结构上的整合。正是缘于以上诸因,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无法作出有力的回应。只有对此深入探究,才能对南社后期的分化、衰落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1938年11月至1945年8月,侵华日军将战火烧到湖南,对湖南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支日军正是攻占上海、南京,在南京屠杀了三十多万中国军民的那支日军部队。7年中,这支日军部队在湖南先后发动了6次大的战役,遭到湖南军民的顽强抵抗,最后,在湖南各地向湖南军民缴械投降。  相似文献   

20.
统军司是辽代设立的重要军事机构之一,据《辽史·百官志》记载共有南京都统军司、西北路都统军司、乌古敌烈都统军司等多个机构;试以南京统军司为主体研究对象,从该机构的设置与职官、管辖区域和职掌等方面进行分析,使我们得以更全面的了解辽代军事机构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