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媒体网站的经营空间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恂 《新闻界》2004,(4):80-81
目前,我国的网络传播领域正在发生一个变化:中国传统媒体,在重新认识、整合网络传媒的特点与优势后,掀起了媒体网站建设的浪潮。在一批重量级的媒体网站。如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的引领下,全国各媒体网站纷纷追加人才与资金的投入,在建站的机制、模式、内容等方面多方拓进。这种态势促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末开始至今,由于IT行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应用。传统媒体(本文特指报纸和广播电视)随之一哄而起地纷纷创办了自己的网站。仿佛非如此便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就一定会被新媒体(本文特指互联网)所击败。本文姑且称此为传统媒体的“网站情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内很多媒体已经在网上安家,我们称之为媒体网站。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近300种报纸上网。但是,本以新闻见长的媒体网站并没有吸引住上网者的目光,反倒是一些商业综合性网站如新浪、搜狐等以“文摘型新闻”为主大行其道,被网民们津津乐道。按理说,媒体网站因背后有传统媒体的支持,享有丰富的新闻资源,媒体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什么绝大多数却无声无息呢?我们认为,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上有自己的方式,而互联网在传播信息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媒体网站沿用固有的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的话,一定会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而现在我国媒体网站大多得了这种“新媒体不适应症”。今年1月11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正式批准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美国在线(AOL)与美国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4.
刘志礼 《新闻世界》2012,(11):100-101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等。但是与新浪、网易等商业网站相比,传统媒体网站的发展并不令人满意,呈现出人气差、浏览率低、效益不高的现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传统媒体网站商业经营的现实状况,为传统媒体网站的商业经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蓉 《声屏世界》2004,(8):32-33
商业网站在市场上经过长期摸爬滚打,已经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一些网站开始赢利,而新闻网站作为传统媒体的延伸在媒介市场上摸索的时间不长,从商业网站的经营模式中汲取营养,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是天生的“分众媒体”。其海量,互动、非线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决定了网民可以“在自己最方便的时间看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人们想看什么,都可以选择频道,直奔主题。因此,互联网的频道专业化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远远超过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7.
黄洁 《传媒》2003,(12):39-41
虽然我国网络业自去年起开始复苏,但目前对于整个网络行业的经营和盈利情况,普遍还存在争议。 商业门户类网站: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烧钱”和艰难探索之后,已经逐步走出困境。尤其是搜狐、新浪、网易国内三大门户网站,在前几年积累了大量的人气和用户的基础上,借助游戏、短信、广告、收费邮箱等商业手段,已经实现了盈利。 传媒类网站(以传媒业为宣传和研究对象的网站):包括传统媒体自身开办的网站和致力于传媒行业研究、开发的专业  相似文献   

8.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广告经营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提升整个行业的广告经营收入水平,传统媒体需要进一步明确相应的发力方向.本文主要对传统媒体广告经营在融媒体时代面临的局面进行分析,并以《河池日报》(地方党报)为例,从传统的广告经营模式,找到了有效路径融合发力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王亚雪  郭峰 《网络传播》2005,(11):41-41
有人说互动杂志的出现带给人们一种从皮影戏时代一下跨入电影时代的震撼。难道传统媒体真的会像皮影戏被电影取代一样,让位于这种新型的多媒体杂志吗?一直以为“能说会动”的魔法书只存在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没想到一种新型的多媒体电子杂志早已悄无声息地把它们带入了我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赵瑞琦 《当代传播》2012,(6):100-102
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为了在全媒体条件下推进并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能力,中国传统媒体普遍办起网站。尽管有成功的案例,但囿于资本、技术、经验的限制,多数此类网站的经济与社会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北京广播网和Clear Channel等网站的案例分析,笔者认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结合,需要尽快解决使命重塑、目标调整以及努力方向等战略层面的问题,真正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和优化,使自身拥有更好的传播渠道,进而完成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融媒时代,随着微博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新媒体,传统四大媒体也越来越意识到与其融合的重要性,在纷纷注册官方微博的基础上,传统媒体也逐渐走向经营微博的道路。本文将对四大传统媒体微博经营的特点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为了跟上时代节奏,基本所有国有的传统媒体都随之衍生出了自己的网站。国内互联网在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可以说是形式多变,百家争鸣。它已不再拘泥于普通的电脑网页浏览和基本的文字图片信息传播。商业网站的触角已经覆盖了包括视频,音频,动画,游戏,印刷品等所有形式。把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并通过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移动设备,手机以及网络游戏机等产品,可以说是渗透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网络媒体呈现出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但是传统媒体衍生网站由于宣传要求,专业侧重,经费,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十多年来的发展结果却并不十分乐观。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全媒体时代,在互联网世界中开辟出可持续发展的一席之地成为了传统媒体网站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传统媒体措手不及.新媒体的快捷与方便信息量大等特点,与传统媒本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同时也让传统媒体感到了由于传播慢了一拍,传统媒体(纸媒、广播)与读者群渐行渐远。不可否认的是,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及时快捷的同时,也同时泥沙混杂,作为媒体人的笔者注意到,一些虚假信息和黄色网站等对受众的危害也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是中国传媒“自我涅槃”的一年,传统媒体动作频频,成绩有目共睹。以互联网、短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其发展势头之猛,令人吃惊。基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的发展势头更是迅猛,短信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互动,不仅开发出一片短信的新天地,更是让这些传统媒体找到了真正互动的途径。对于新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博客、微博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又一次带来了冲击。研究博客现象对科学论文发表形式的挑战,思索新的网络媒体时代的科技期刊的出版理念和出版模式,让期刊更好地与网络结合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将是期刊生存、发展和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新闻网站的特性 中国新闻网站脱胎于传统媒体,又不同于传统媒体。我国的传统媒体都是事业单位,后来虽然绝大多数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又叫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但它还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按词典的解释,是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部门或单位。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传统媒体的拨款或补贴逐步减少甚至完全取消,传统媒体也要进行经济核算,也要讲求经济效益。但它实际上还是事业单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要地位,不以赢利为最终目的或主要目的。 我国新闻网站像传统媒体一样,是事业单位,把社会效益放在经济效益之上,但是又与传统媒体并不完全一样,没有传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似乎总隔了一层"纸"。十多年前,传统媒体就涉足网站,后来又做手机报、手机客户端App,但大部分收益惨淡,处境尴尬,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比如投入不足,缺乏新的盈利模式等等,但根本原因在于,大部分传统媒体都是在用传统思维营运新媒体。衡阳全搜网是《衡阳晚报》在2012年12月18日创办的一家纯生活消费类门户网站,网站创办于中国互联网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营运也只有短短一年  相似文献   

18.
汪亮 《东南传播》2011,(12):90-9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带动了今天互联网繁荣的局面,网络自身的特性也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将注意力和兴趣点从传统媒体转移至网络媒体。竞争已日趋激烈,各网络媒体开始逐渐重视自身的发展模式和未来方向。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初步探析城市网站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期对同类型的网站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 互联网作为一个大媒体,最缺的不是连接用户的能力,而是维系用户的内容,而传统媒体的核心能力就是内容的生产。对传统媒体的核心资源——新闻内容进行再利用,以获得读者的眼球资源和广告收入是目前中国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最大的机会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程茂苏 《声屏世界》2008,(10):30-31
你是否听过这句话:“Future of radio is down—loadable”(未来的广播是下载的)? 快速发展的网络科技,对现存的传统媒体发起了强大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传统媒体熟视无睹或者惊惶失措都会使我们与引领潮流的网络科技渐行渐远,都会使传统媒体失去一次与网络科技亲密接触的机遇。如果能把网络的这些现代化功能与广播联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