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报娱乐新闻的文化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时间以来,各报对娱乐新闻的重视前所未有。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尤其需要放松,娱乐版块也确实成为报纸吸引读者眼球,增加卖点的一张好牌。而且“娱乐”会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一个产业,一种“放松的经济”。在这种基础上的认识,使一些媒体更加强调娱乐新闻的猎奇性、刺激性,娱乐业界的一些不良风气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娱乐新闻采编。比如一些报纸娱乐新闻格调低下,捕风捉影,对于一些无聊的题材恣意炒作,只求哗众取宠等。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恶俗炒作的伪文化现象甚嚣尘上.一些传统媒体禁不住诱惑,纷纷主动或被动地加入战团,在发行量、收视率和收听率的逼迫下,放下身段,甚至放低底线,成为炒作的共谋和帮凶."车模兽兽"、"拜金女"、"伪娘"、"凤姐"等各色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占领了网络以及各类媒体的空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一些炒作手法越来越极端,甚至不惜突破道德底线.雷人雷语层出不穷,艳照、性爱视频花样翻新,令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3.
胡晓 《新闻传播》2009,(8):136-136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媒体呈现出各类纷繁芜杂的新闻现象,如选透、艳照门、范跑跑、网络暴民、小沈阳等代表草根的娱乐化、庸俗化风潮成为新闻报道主流,“舆论监督”这一新闻的基本要义一度被掩盖甚至抹杀。“新闻”、“真实”、“客观公正”这些原本新闻中所应具备的特质却变成了与“炒作”、“虚假”、“歪曲事实”等贬义词相联系的怪现象,使得对它们的解读方式成为新闻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化娱乐类报道 ,已经成为当前媒体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试结合近期文化娱乐热点报道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 ,就文化热点新闻的采写与媒体的价值导向这一问题 ,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以就教于新闻界同行。明星炒作与文化趣味导向机制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和我国的台港地区 ,报纸上的文化娱乐新闻 ,尤其是影视娱乐版的内容大多是明星绯闻之类的东西。明星为了提高其身价和作品的卖价需要媒体的报道 ,而媒体为了发行量、收视率也需要明星的炒作 ,这两者构成了一种互为作用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应当承认 ,媒体的明星炒作为影视业、唱片业的…  相似文献   

5.
王鸳珍 《声屏世界》2009,(11):37-38
《我的丑娘》是一部没有大腕明星、没有巨额投资、没有任何炒作的“三无”家庭伦理剧,面对“四星联播”、被媒体炒作得热热闹闹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强势登陆,在地方台低调亮相,却缔造了收视率是对方数倍的神话。这部“草根”“市井”题材剧被称为老百姓最喜爱的催泪大戏,获得了包括白领在内的不同文化、不同年龄、不同消费能力的观众的喜爱,并引发了网络对伦理道德的新一轮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6.
1月7日在京开幕的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说,“不能以文化产业的名义制造文化垃圾”,坚决反对文化垃圾与文化炒作,笔者深有同感。近些年,我国的文化事业的确红红火火,而许多地方政府提出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口号更是把所谓的文化活动推向了极致。明星演唱会、历史考证会、名人论证会的新闻充斥了各媒体。但是,如果静下心来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文化现象,大都是肆意炒作的结果。这些文化成果也大多像水泼沙滩一样,转瞬即逝,更有甚者,有些文化现象、文化成果其实是诲淫诲盗,贻害社会、贻害子孙。文化是…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应该带来的是文化的多元化。当今中国的城市,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包装”及再传播,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一些富有创意的新闻策划与传播活动,在使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入公众视野的同时,也为媒体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为城市文化生活带来新活力。在2006年夏季,全国各地围绕传统的“七夕节”,兴起了炒作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文化中心’.”由此,“晚近一些研究,主张把‘媒介’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连用,曰‘媒介文化’或‘媒介化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今年“两会”期间,名演员、全国人大代表赵本山的“限制娱乐新闻恶意炒作”的提案颇受瞩目,一度成为热门的娱乐话题之一。净化化娱乐报道,提升报道品位,还广大受众一片新闻净土,无疑是当前亟待正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抵制文化报道低俗化提升文娱新闻含金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文娱新闻低俗化.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弱化和新闻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大众的欣赏品位、道德观念,肩负着传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因此,正确处理好文化娱乐报道中“迎合与引导”的关系、“报道与炒作”的关系、“阅读率与品位”的关系,切实把握好文化娱乐报道的导向.不为格调低下的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提供传播载体。是每一个文化新闻从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1.
彭剑 《新闻与写作》2004,(11):33-35
从木子美“性爱日记”到黄健中张钰“录音带丑闻”、从“皇阿玛性骚扰案”到“女保健医生向赵忠祥讨要医药费”,文娱新闻已成为低俗信息炒作与传播的重灾区,如何有效遏制文娱新闻低俗信息的炒作与传播,提升大众传媒的信息品质?本文拟从文娱新闻低俗信息炒作形成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找到遏制文娱新闻低俗信息炒作与传播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传播学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门“显学”,各大高等院校纷纷设立传播学院和研究所。但是,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中,学科本身的“定位”和“身份”问题仍是众说纷纭,再加上以大众传媒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的“文化研究”的兴起,使传播学内部的门户之争更加复杂化。本文力图从元理论的视角讨论大众传播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对立与融合的历史渊源,从而为研究媒体、文化和传播三者的辩证关系廓清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模糊认识,为我国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3.
贾凯 《声屏世界》2006,(9):22-23
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造就了许多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则是新的花样繁多的文化形式,快餐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快餐”就是快捷、简明、直接、轻松等意思的形象化说法。它不一定营养丰富,可是也有点儿营养,有点儿热量,还能填饱肚子,时不时再吞点维他命丸,你还能活得挺健康……快餐文化就是这么应运而生的吧?它不一定有别的什么,可是它肯定有效率,也能解决问题。忧心忡忡者认为:快餐文化的实质就是文化含量稀薄,蓄意炒作、相互复制、膨化发泡。而当这些粗糙低级的文化制品成为我们精神食粮的主流时,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市民阶层…  相似文献   

14.
娱乐报道的低俗化倾向,在“娱记”圈子里由来已久。这次一些媒体对发生在云南昆明的“美女盛”盛宴的炒作,更把娱乐报道低俗化倾向的“疮疤”推到了聚光灯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自省和反思。尽管“病灶”在少数媒体身上,但大家都有必要跟着举一反三,认真思考怎么负起媒体应有的社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热情日趋高涨。各地政府都大张旗鼓打出了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旗帜。而在民间,这种对文化的渴望也日趋强烈。遗憾的是,一些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纸媒,近些年来在这一方面表现得相对迟钝。文化版长期让位于娱乐版,被一些有识之士戏称为“精神鸦片”的娱乐新闻则甚嚣尘上。由于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是这两年比较流行的两个概念,也是业内同仁谈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它是新时期媒体出现的一个新的现象。然而,新闻策划这个新时期新闻运作的“宠儿”,如果运用不好就成为“炒作”。本来,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并非泾渭分明,有时相差也就一步之间。也许,炒作本来与新闻策划毫无关系,是一些“生意精”在传媒时代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商业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陶景霞 《新闻界》2004,(4):66-6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逐渐成为以新闻媒体为主业,有独立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市场主体”。既然是“市场主体”,就应符合市场运作的一般规则,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般企业运作的功能。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西方一些学者奉为管理理论的“新明星”,成为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研究热点的是企业文化理论。下面对媒体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据中华新闻报8月18日报道:新华社记者杨立新指出,目前,一些媒体有成为房产商的“喉舌”之嫌。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房地产广告投放量已经超过药品、食品广告,成为广告市场的龙头老大。在广告中,房地产盛行炒概念,“先做概念再做产品”。房地产新闻中,各种房地产公司和楼盘的软广告在炒作房产概念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在2003~2004年的岁末年初,关于“人造美女”的报道此起彼伏,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舆论界认为,“人造美女”是一种商业炒作。但是,何为商业炒作?商业炒作何以成为传播现实?新闻媒体如何应对商业炒作?这些都是在学理上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人造美女”现象略陈浅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魂”。每个城市经过起源、变迁、发展,文化成为历史的见证物存在了下来。本文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这一有特殊地域环境的港口城市在文化资源的基础分析,对滨海新区典型的地区文化的内容、类型和保护并开发特色文化资源等问题进行综述分析,提出一些可提高滨海新区文化竞争力的对策,提高滨海新区在城市文化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