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引起大学生数量猛增,大学校园犯罪率也逐年增长。大学生犯罪呈现侵财案件高发、手段智能化、女性犯罪增长的特点。究其原因,社会转型时期控制系统弱化以及大学生的个体原因是促使其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介绍家庭与女性,女性犯罪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士性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了从伦理角度遏制女性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对策等方面。特点研究,理论界和实际管理部门存在差异,研究者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也存在差异。原因研究主要表现为常规性犯罪因素的研究,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研究。对策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青少年犯罪搞好预防,依法对青少年犯罪予以刑事制裁,以及做好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对策等方面。特点研究,理论界和实际管理部门存在差异,研究者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也存在差异。原因研究主要表现为常规性犯罪因素的研究.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研究。对策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青少年犯罪搞好预防,依法对青少年犯罪予以刑事制裁,以及做好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女性犯罪问题是当代社会学中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当代社会女性犯罪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成因和对女性犯罪的预防与救助措施。客观系统地分析当代社会女性犯罪问题的特点、成因和对策,对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实现男女平等,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峻 ,其危害之烈 ,消极影响之广 ,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被认为是当今国际社会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未成年人犯罪事关社会稳定 ,牵动着众多家庭幸福和民族兴衰 ,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为此 ,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一、当前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在今天的学校里 ,重智轻德 ,高分低能 ,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片面追求升学率 ,歧视“双差生”等等 ,不仅造成德与智的失衡 ,也使许多学生中途辍学、退学 ,流入社会 ,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预备役”。1 犯罪年龄趋小 ,女性犯…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青少年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如高智能犯罪、毒品犯罪、暴力犯罪、涉黑团伙犯罪、女性未成年人犯罪等。青少年犯罪的成因是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青少年犯罪应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和法制的教育,强化家庭教育,明确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用良好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犯罪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代大学生在犯罪手段上呈现智能化、专业化、极端化等特点,在犯罪类型上趋于多样化。大学生犯罪除了自身和家庭因素外,还有社会原因、教育、网络等因素。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不仅关系到高校的教学任务与成果,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犯罪类型、犯罪特点和犯罪原因的分析,提出预防和减少犯罪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美容腐败犯罪作为女性职务犯罪的一种新形式,具有与一般职务犯罪不同的特点,已经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女性公职人员美容腐败犯罪现象的产生与我国不完善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市场秩序、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铲除女性美容腐败犯罪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背信犯罪的自身特点是侵害了市场经济信用制度、违背信任对财产所有权人造成侵害。此类罪在德、日已确立,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惩罚背信犯罪、保护财产权,我国刑法亦将背信犯罪纳入其中,并规定了相应的罪名、罪状和法定刑。  相似文献   

11.
刘翠英 《考试周刊》2007,(29):120-122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多种特点和趋势,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学校、社会、家庭与其自身主观因素等等,有效预防未成年犯罪的主要措施是在学校开展犯罪预防教育和自护训练。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其成因十分复杂。总的来说,客观方面可分为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因素,主观方面则有人生观错误、价值观扭曲等因素。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青少年自身都应行动起来,积极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和蔓延。值得一提的是,预防大学生犯罪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高校在这方面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3.
预防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犯罪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犯罪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成因,应该结合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做好家庭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优化社会环境,共同提高预防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犯罪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教师性侵害犯罪是指教师或其他教育工作,利用自己的特定身份对女性学生进行强奸、猥亵或对男性未成年学生进行猥亵的犯罪行为。教师性侵害犯罪行为具有被害人低龄化、犯罪手段恶劣、犯罪行为隐蔽和社会危害性大的特点。其成因主要有学校管理观念错位等因素,对此应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犯罪主要具有智能性、阶段性、突发性和极端性等特点,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因素除自身因素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诸多因素。本文基于高校学生工作视角,对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学生犯罪呈上升趋势,预防和防止学生犯罪,是一个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学生的犯罪在上升且在犯罪年龄上有愈来愈小的趋势。学生犯罪的主要特点:经历短、涉世浅、作案动机和目的单纯,案情较为简单。学生犯罪原因: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综合起来,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等因素。学生自身素质差,法律意识淡薄,是最终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其中负主要责任的应该是学校,缺乏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树立法制观念。预防学生犯罪需要学校作出更多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日趋严重的大学生犯罪问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犯罪加害人与犯罪被害人同时为在校大学生的案件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借鉴现代被害人学的理论成果,深入研究当今大学生作为潜在犯罪被害人自身存在的被害条件,全面揭示大学生的刑事犯罪被害性,并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大学生犯罪被害预防措施,是有效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罪凸显,宗教极端犯罪案件增加,女性犯罪、流浪儿童犯罪突出。因此,应在综合治理方针指导下,采取夯实经济基础、重视学校预防教育、强化家庭教育及净化社会不良文化等措施,预防和控制新疆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犯罪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犯罪的类型结构上,财产犯罪与暴力犯罪同时大幅度增长;在犯罪的人口分布上,青少年犯罪突出,女性犯罪也有较大增长;而在犯罪的地理分布上则是农村犯罪较少,城市犯罪居于主导地位。犯罪的类型、分布等微观方面的变化是现代化带来的无法避免的后果,但可以通过实行有效的社会控制和其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犯罪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犯罪的广泛性、智能性、团伙性、时间的规律性、突发性及女大学生犯罪的严重性等特点表明了大学生犯罪既有来自犯罪主体自身方面的微观个体因素(内因),又有来自犯罪主体以外的宏观社会因素(外因)。大学生犯罪的预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的共同努力,并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管理、行政、教育、法律等多种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