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辛弃疾与姜夔共同铸就了南宋词坛的辉煌,作为爱国文人,词坛前辈,辛弃疾其人其词对姜夔都有很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作品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两方面对稼轩爱国词对姜夔词的影响稍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扬州慢>,以其运用"小序"的写作特色,全篇统领章旨,词风"清空",飘逸潇洒,形成宋词中和之美的美学境界.此词借扬州盛衰的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淑世情怀和爱国的思想情结.  相似文献   

3.
姜夔是南宋重要的词人,《扬州慢》是其代表作,关于《扬州慢》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一。前人论词主要铱据小序所谓“有《黍离》之悲”,即士大夫怀念故国宗室的政治情怀。但笔者认为,《扬州慢》一词所表迭的情调,关系到词人自己,关系到扬州这一特别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词中表现了1160年扬州惨遭金兵劫掠十六年后仍满目荒凉的景况。这使姜夔不由产生了强烈的感慨之情。其艺术特色令人赞叹,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5.
姜夔咏物词借助写意、多视域、冷色调等意象处理手段,托物言志,传达出了独特的理想情怀,开后世咏物托意的时代风气。  相似文献   

6.
姜夔的词作悲伤凄婉,形成独具特色的感伤词风。这与其早年宦游时的情感经历、布衣终身却清雅脱俗的个性气质、风雨飘摇时代引发的忧国情怀三个方面密不可分。文章结合这三方面对其词作进行分析,剖析其词风的感伤性,了解一代词人的创作经历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浅析姜夔咏物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夔咏物词借助写意、多视域、冷色调等意象处理手段,托物言志,传达出了独特的理想情怀,开后世咏物托意的时代风气.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词学史上,姜夔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于姜夔词的研究一直没能给予正确的定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词学研究的全面勃兴,对姜夔词的研究相应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种状况下,本文拟从姜词的思想蕴涵、艺术风格、小序研究、词史地位四个方面述评1990—2000年间关于姜夔词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以期在把握姜词研究动态的同时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暗香》.《疏影》二词是姜夔咏物词中之翘首,同时也是历代关于咪梅题材不可多得的作品。前人对此二词评价甚高。然历来的研究者们对其闪光之处却又有诸多的争论,今从姜夔词作的整体风格入手,重新对《暗香》、《疏影》二词的闪光点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0.
姜夔恋情词专指其合肥情词,约占其词作总数的四分之一.受到际遇、性格、所处时代文化环境及词学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姜夔恋情词呈现出深情、感伤、清雅等鲜明特点.姜夔通过词的创作实践,推动了南宋后期词的雅化进程并奠定了其在词史上的大家地位.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更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的女作家。李清照的词中有婉约柔细的一面,而她的诗作之中则更多地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李清照诗中所表现的爱国情怀,与其家庭环境和特殊经历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王之荣 《学语文》2007,(4):3-33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姜夔一生填写了不少与合肥有关的诗词,其中《淡黄柳·空城晓角》(见卷首)是词人在合肥抒发客中情怀之作。以下,我们便从词人的创作心态、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此词在词史上的模式意义等方面予以分析,以改变历来在这首  相似文献   

13.
姜夔作为南宋格律词派的杰出代表,其词音律和谐精密,词句雅正工丽,词风清空峭拔。“清空”、“骚雅”是历来批评姜夔艺术风格之定论。从姜词色彩词语运用这一角度可以分析其清空骚雅的艺术特质,从姜夔生活的时代及身世背景等可以探究造成其词清空骚雅的艺术成因。  相似文献   

14.
姜夔现存词八十七首,其中写梅及与梅相关的词占二十八首。姜夔的咏梅词具有丰富的音乐性,陈模《怀古录》卷中:“美成、尧章,以其晓音律,自能撰词调,故人尤服之。”独特的结构形式亦使得他的咏梅词精深华妙。正如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论姜夔,“既爱其文,又爱其深于礼乐”,内在的含蓄羡是姜夔咏梅词的又一特征。  相似文献   

15.
姜夔词创作生涯分期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夔词的创作生涯可分三期。初入江湖和热恋期姜夔创作《扬州慢》,后十年间无词作传世,可能是人为所致;广交游和情事浮沉期是姜夔词创作的丰收期,"清空"和"骚雅"是其主导风格;心绪总结期姜夔词风略有变化,清空之外,别具旷达豪阔的意味。  相似文献   

16.
南宋词人姜夔的词在清代的命运可谓非比寻常,先由浙西词派的推尊,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而后的常州词派则对其大加贬斥.郑文焯是常州词派后期"变革型"的一位词人,他变革的其中一点就是学习姜夔的词.其词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艺术特色,均可见对姜夔词的接受之迹.  相似文献   

17.
张炎在我国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前期词风学习姜夔的"清空骚雅"。国破后,转为抒发家国之恨。应召北上后,词风开始向豪放词转变。晚年有不少词作表现隐逸情怀。在张炎词中,"水"意象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词风的转变呈现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姜夔是南宋颇有特色与典型性的文人。文章从他的词品入手,主要分析了历代批评家对其清空词风的推崇。并从人品入手,分析其骚雅之人品,及其超尘脱俗的人格精神。并总结姜夔词品与人品的关系,以期对姜夔有一个更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姜夔词有关合肥情遇的剖析,论述了姜夔词健壮的词风、丰富的思想、深重的情感和独具匠心的艺术工力,得出壮桑结合、各极其工的情通词,是姜夔词的主要思想基调和艺术造诣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姜夔词的风格是点到即可,留有余地,绝不和盘托出。他所写出来的内容(指文字的)与所写的事物或抒发的情感之间总有一种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距离。这也是他向诗借鉴艺术表现手法的结果,即隐晦其旨、含蓄其意,不着一字,最得风流。本文以姜夔的写景抒情词、恋情词、咏物词三种题材的作品为例论述了姜夔词的距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