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区党委五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结合西藏实际,明确提出了我区下世纪中叶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作出了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这一中心任务,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把壮大特色经济,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基本出发点,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体制、创新的科技和求实的精神,在发展和开放中,实现我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决策,不仅是西藏经济发展战略的一次新的和重大的抉择,也是加快西藏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对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充分肯定成绩、冷静分析现状的基础上,作者针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而跨越式科技进步决定了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跨越式发展模式是西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是西藏现代化发展的主导方式.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提出了依据.建立西藏跨越式发展与区域科技进步之间的互动机制,是西藏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李慧萍 《西藏科技》2003,(10):10-12
西藏档案年代久远,内容丰富,是西藏历史发展过程的详实记录和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新的世纪,随着西部大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西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我们应当积极开发利用西藏档案信息资源,为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刘恒 《西藏科技》2011,(12):10-12
在西藏的现代化进程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重要力量的基层流动人口,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科技传播桥梁、贡献集体智慧、运用并创新的作用,但由于其科学素养的缺乏、服务能力的单一以及基层科技服务环境的制约,使其作用难以完全发挥。基于此,提出提高科学素养、拓宽服务范围、加强基层的科技服务环境建设,使其为科技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并推动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设施相对落后,又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状况使得西藏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其它地区。为了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要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实现西藏水利的跨越式发展。为探求西藏水利跨越式发展道路,本文以西藏水利发展现状分析为出发点,阐述了西藏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牧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区现代农牧业及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没有农牧业科技的率先跨越式发展。就不可能有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只要抓住新时期的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调整发展方向和重点,突破人才、政策和体制的障碍,西藏农牧业科技就能够率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保障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科技援藏模式创新及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援藏是国家支援西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援藏、人才援藏、干部援藏一起为四大援藏工作机制。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援藏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援藏人员不断增多,我们急需研究更加科学有效的科技援藏模式,加强对援藏项目、人员、资金等的管理,使援藏工作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西藏的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确保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西藏科技》2005,(8):10-11
为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动员科技界做好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依靠科技促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针一对我国政府职能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描述,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并针对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海西经济区152个县市为基本单元,综合运用传统的区域差异测度方法、ESDA、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3年海西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海西经济区经济的绝对差异总体呈不断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经济极化总体呈上升趋势。2海西经济区区域的空间正相关效应正在逐渐加强;LISA分析表明海西经济区的空间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HH集聚区由福建省沿海向内陆壮大,LL集聚区呈片状稳定分布在闽粤和闽赣交界地。3 SEM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影响海西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产业结构、资本投入水平、城镇化率、对外开放程度、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交通基础设施等。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bubbles and attempts to identify whether there are direct cor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bubbles. To support this research, literature has been consulted on historical and recent bubbles, theories surrounding speculation, the market for venture capital, and bubbles in the technology sector. By analysing a range of bubbles, rather than just those in the technology sector, general bubble-principles are also identified. All the economic bubbles are classified under “uncontrolled risk” and a recommended method that can detect and analyse full impacts by uncontrolled risk will be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future directions to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环保部门必须主动参与各级政府的综合决策,自觉地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坚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陶韬  黄昌军 《西藏科技》2009,(10):24-25,80
统筹区域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体现和落实。作为具有特殊战略位置的边远民族地区——西藏如何实现统筹发展,对于全国的政治、经济稳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分析了西藏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原因,论述了统筹西藏发展之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西藏发展的经济法分析,提出统筹西藏发展实现其协调发展的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综合保障之经济法体系,为已经取得的经济成果予以巩固,为西藏新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时代的演进以及科学的进步,伴随人类而产生的经济活动也在不断发展中。根据现实和未来预测,今后经济发展将会出现如下几种模式。一、集群经济在生态学上,不同族群因彼此依存关系,而“共生”同一栖所。在现代产业系统中,不同企业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也形成了“共生”关系,从而产生了集群经济。  相似文献   

18.
19.
日本经济性工学的核心内容是项目选优方法——双向排序均衡法。此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内部收益率不反映单位投资的收益率水平,不能作为边际收益的概念使用。双向排序均衡法有着明确的适用范围,这是国内学者在使用此方法时从未注意的问题。同时,双向排序均衡法分别在互斥、独立、层混项目选优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经济性工学的双向排序均衡法是一种理论上错误、适用范围小、使用效果差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只能作为一种近似的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目前的经济过热是由于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而引发的总量过热。应综合治理经济总量过热,通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总量控制、金融体系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手段,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经济的整体效率,确保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