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阶段是通过教育参与帮助学生树立诚信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性阶段,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与价值观需要高校紧密联系社会。紧密围绕社会对人才诚信观和价值观的需求,在对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结构和特点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完善诚信价值观培养、纠正与导引的教育创新机制,以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
论高职高专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教育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针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危机,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诚信道德教育机制,是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高专大学生诚信不佳的现状,源于历史传统儒家文化缺陷、社会信用环境不良、学校德育教育滞后和家庭教育陷入误区等方面,就高职高专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机制的构建提出,必须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教育"与"奖惩"相结合等教育基本原则,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完善校园诚信教育机制,发挥家庭诚信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市场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不断地得到规范和完善。在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同时,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现象也频繁出现,阻碍着其健康发展。因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机制建设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机制建设影响要素和其面临的实际问题,着重分析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机制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学术诚信是大学精神的根本。我国目前大学生学术诚信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包括:学术诚信意识呈现矛盾性、学术诚信氛围营造具有阶段性和局域性、学术诚信理论灌输和实践教育脱节、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的现实与理想效果分割、大学生学术研究规范标准缺位。我们应采取教育引导机制、制度保障机制、主体作用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学术诚信建设,培育大学生学术诚信意识,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信用评介体系和监督惩处机制不健全是当前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普遍诚信观教育和诚信法制观教育.提高诚信教育的有效性、健全和完善诚信监督与制约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信用评介体系和监督惩处机制不健全是当前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普遍诚信观教育和诚信法制观教育。提高诚信教育的有效性、健全和完善诚信监督与制约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诚信缺失现象客观存在于部分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过程,其主要心理原因是大学生的安全和尊重需要得不到充分的满足。社会与高校应予以重视,营造诚信环境、完善高校组织内的评价机制、人本主义的教育,发挥惩戒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本文从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一切道德的基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努力完善诚信教育的教育机制,不断改善诚信教育的环境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加强诚信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建立开放式诚信档案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但处于转型期的大学生表现出了诸多的诚信认知和诚信行为的脱节。构建开放式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手段,是高校德育的新途径。必须在实施理论教育的动态过程中,适时把握学生的诚信状态,将大学生人事档案作为个人诚信档案的载体,强化大学生诚信管理记录机制,合理规划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完善开放式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档管理,形成一整套完整科学的诚信档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缺失现象客观存在于部分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过程,其主要心理原因是大学生的安全和尊重需要得不到充分的满足.社会与高校应予以重视,营造诚信环境、完善高校组织内的评价机制、人本主义的教育,发挥惩戒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