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个人印第安男孩同他的一个朋友走在纽约市中心的道上,他的朋友是当地的居民。突然,这个印第安男孩对他的朋友说:“我听见一只蟋蟀在叫!你听到了吗?”他的朋友仔细地听了周围后回答:“没有!也不可能!你一定是听错了!”  相似文献   

2.
用心听     
一个印第安人和他的朋友走在纽约的闹市区。突然间,印第安人说:“我听见一只蟋蟀在叫。”他的朋友回答:“你发神经,不可能的。”“不!我听到有一只蟋蟀,真的,我敢确定,没有错。”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阅读     
(一)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位,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相似文献   

4.
“见异思迁”是什么意思呢?据老师解释:所谓“见异思迁”,就是说,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心。换句话说,也就是指做事三心二意,胡思乱想,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永恒的毅力,往往是“东山望见西山高,这山看见那山好。”也许有人会说——真是大惊小怪!“见异思迁”有什么不好? 没有什么不好?也罢,那就请听我给你说这样一个故事——张宝贝学艺。这个故事说的是明朝时候的事儿。曾有个叫张宝贝的人,人们管他叫“不成事”。他这个人一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靠父母留下的家产过日子。一天他来到热闹非凡的集市上。东瞻瞻,西望望,真是目不暇接。他来到一个卖画的面前,见那个人,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我想问您两个问题:在《诗经·小雅》中有六首诗,光有题却无文,叫它们笙诗。请问,什么样的诗叫笙诗,它们为什么没有词句呢? 另我有个同学叫赵腾骉,可是我查了很多字典,都没有“骉”这个字,问他,他说这个字念“biao”。请问,有这个字吗,它是什么意思? 祝身体健康! 王翠玲  相似文献   

6.
闲时看书,曾发现有个奖项叫“尤里卡奖”,是专门奖给发明者的,后来再看了点书,才知道这“尤里卡”乃是希腊语,意思是“我发现了”。这里有个故事。那还是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正在浴缸中洗澡,突然发现了什么,只见他兴奋不已,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穿,就跳出浴缸一路狂奔,还高喊着:“尤里卡!尤里卡!”原来,他发现了“浮力定律”!怪不得褒奖发明者的奖要叫“尤里卡”!原来就是发现与发明!那么,发现与发明神秘吗?答曰:不神秘。不信,请听一个真人真事。奥地利有位医生叫奥斯布鲁格,他父亲是个卖酒的商人,为了判明高大的木桶里还有没有酒,这位父亲经常…  相似文献   

7.
(一)魁北克概况魁北克是北美最大的法裔居民聚居地,它是加拿大最大的一个省,面积594,860平方英里,人口约七百万,其中五百多万是法裔,其他各民族不到两百万.这块土地最先只是英纽特人和印第安人的家园.1534年法国探险家卡蒂埃在加斯佩登陆,这标志着法裔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的开始.到了1608年,法国人尚普兰开始在这里创建魁北克城.接着,法国开始向这里派遣总督,对这个地方实行殖民统治.1756年英法间爆发了长达七年的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打到1763年,以法国战败而告终.结果,英法在巴黎签署了《巴黎协定》.根据《巴黎协定》,魁北克被割让给了英国.为了加强对这里的统治,英国开始以每年五万人的速度大量向魁北克移民英裔.到1791年便从中分出一个上加拿大(现今的安大略省)来,而现今的魁北克省则改称下加拿大.1867年上下加  相似文献   

8.
全世界的小孩撞到桌子都会哭。中国的小孩从那边跑过来,撞到了桌子,他哭起来。“宝贝不要哭,妈妈打这个桌子!妈妈打这个桌子!”这是大多数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在东京,一个小孩从那边跑过来,撞到了这个桌子,他哭起来。日本妈妈把他叫过来说:“再走一遍!再走一遍!”下一次,他就从旁边走过去了。妈妈接着讲:“一个人会撞到桌子有三个理由:第一个,跑步冲得太快,来不及刹车;第二个,头一直低着,没有注意看;第三个,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9.
点滴     
我高中班里有个男生,名字叫何难。因为这个特别的名字,老师常常叫他回答问题,反正对他来说,这有何难! 我对他名字的来源很感兴趣,就去问老爸,什么情况下可能取这个名字。老爸告诉我,可能是因为他爸爸很想有个儿子,如愿以偿后就很得意,这有何难! “如果他妈妈再生一个儿子呢?”我问爸爸。爸爸说:“就叫何必。你想想,一个就够麻烦了。再生一个,这又何必?”“那如果他妈妈又生了一个呢?”爸爸叹了口气:“那只有叫何苦了。”  相似文献   

10.
这样可以保护体内水分不会被过度蒸发。,巨人!神灯巨人!神_灯巨人是个快乐的青夕进亡.n人n人到二月卜占人二白 J干孟H有日瓦,」戈共月、口,产与汤真令人陶醉。对啦!—这个地方叫“死海”,它是位于中东地区的一个湖泊,湖水含盐碱度很高,浮力较大,不会游泳的人在这里也不会被淹死,由于湖水太咸了,所以这里没有任何鱼类,因此叫“死海”。淹不死人的海@马开峰  相似文献   

11.
有一块石头在深山里寂寞地躺了很久,它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当它把自己的理想告诉同伴时,立刻招来同伴们的嘲笑:“瞧瞧,什么叫心比天高,这就是啊!”“真是异想天开!”……这块石头不去理会同伴们的闲言碎语,仍然怀抱理想等待机会。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这里,它知道这个人有非凡的智慧,就把自己的梦想告诉了他,庄子说: “我可以帮你实现,但你必须先长成一座大山,这可是要  相似文献   

12.
雅克·卡蒂尔是法国水手和探险家。他曾三次横渡大西洋到加拿大探险。1534年他驾舟到达了劳伦斯湾,这里的一切对他是那么的陌生,他没敢贸然登陆,就返回了欧洲。可是那片广袤而又神秘的大陆是那么地令他神驰梦想。于是1535年他再探劳伦斯湾并沿着劳伦斯河深入陆地探险。他到了魁北克附近的一个印第安人的部落。好客的印第安人接待了他,由于语言不通,他们只好靠手势来交谈。酋长自豪地向他介绍着自己的部落。他指着邻近的印第安人的小居留地,挥动着右臂向前一指,好像指着由近及远,直至地平线的所有土地,大声地说着“Kanata”!很可能酋长的意…  相似文献   

13.
莫晓米站在古城的大石桥上,是夏天,她穿白色的裙子,头发短短的,很漂亮。半个小时后,她等的人出现了。粉丝。在网上,他是叫这个名字的。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特别的是他开的小店,店名叫“走进丽江我的家”,在这里,有很多好看的蜡染布,有晓米喜欢的手工包。这几天他们碰巧在网上遇见,聊得很投机,看到粉丝的网店,晓米挑了个可爱的布包。他们约定在大石桥见面,交换书包和钱。“怎么这么便宜啊!”莫晓米问。粉丝重复一遍:这是妈妈出国时带回来的,因为是网上开店,没有税,成本低,所以便宜。这几天妈妈不在家,刚好他放暑假,网上的商店就由他打理…  相似文献   

14.
蔷薇的启示     
A路边开满了带刺的蔷薇花,三个步行者打这里路过。第一个脚步匆匆,他什么也没看见。第二个感慨万千,叹了口气:“天!花中有刺。”第三个却眼前一亮:“不,应当说刺中有花。”第一个人挺麻木,他看不到风景;第二个人挺悲观,风景对于他没有意义;至于第三个嘛,是个乐观主义者。那么你  相似文献   

15.
英俊的加拿大人“大山”,在中国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明星,他本名叫MarkRowswell,中文名字叫路世伟。在加拿大念大学时,他突然对神秘的东方文化感到好奇,选修了中国语言文学。后来,大学毕业了,就觉得应该去中国这个神秘的地方看一看。1988年他到了中国,进了北京大学。他说自己的这个“大山”名字其实是从北京大学食堂师傅“许大山”那里偷来的。原本这个名字用在自己的小品节目里,后来就成了他自己的名字。他没有想到,他竟歪打正着成了一个洋笑星,他找了一个中国媳妇,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儿子1995年7月在协和医院出生,当时大山特别高…  相似文献   

16.
蔷薇的启示     
A路边开满了带刺的蔷薇花,三个步行者打这里路过。第一个脚步匆匆,他什么也没看见。第二个感慨万千,叹了口气:“天!花中有刺。”第三个却眼睛一亮:“不,应当说刺中有花。第一个人挺麻木,他看不到风景:第二个人挺悲观,风景对于他没有意义;至于第三人嘛,是个乐观主义者。那么您呢?您是哪一个?  相似文献   

17.
“多么好的一天!”熊猫说。“我想我应该出去走走!”他戴上帽子出去了。 阳光灿烂。“我要穿过公园散散步,”他想。他四处转转直到来到一个长椅子那里。这个长椅子上面有一个绿色的小盒子。周围没有人。熊猫走过去。他正要打开这个盒子,这时候有人把他叫过去了。  相似文献   

18.
“我看到的是一个双手布满老茧、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的身材矮小的人。有一次我分明看到鲜血从他的脚底流下,他来到这里时没有受什么教育、孤独、不会说当地的语言。是他用自身榜样这个简单的方式教会了我什么是信念和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一个年轻人在逃往维也纳的路上,由于饥饿病痛,昏倒了。当他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在一个小草屋里。“这是什么地方呀?”“是好心人住的地方啊!”一位身穿袈裟的白发老人回答他,“我是个僧人,一个出家人。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鲁道夫·格劳贝尔,是卡尔施塔特人,想去维也纳挣  相似文献   

20.
以赏代罚     
几年前,我接任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班里有个小吴同学,是个出了名的后进生,背地里大家都叫他“牛头“.开学没几天,由于他不交作业,班长说了几句,他竞动手打班长,还肆无忌惮地说:“打你怕什么!最多罚我冲一个星期厕所,又不是没有冲过,有什么了不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