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多边合作性、整体弥散性、民主公平性、无形感染性、迭代控制性等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树立教师的威信,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保持学生适度的焦虑状态,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气氛的制度环境,建立合理的教学空间环境。以此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兼容和情感交流,减少师生的身心疲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素质教育必须突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坚持主体性、全面性、创造性等原则。其特征是备课时“吃透两头”: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还学生一个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运用多向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8,(4)
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在数学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气氛,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向导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逻辑性等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4.
论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心理契约是教师与学生对于相互之间责任和义务的期望。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心理契约,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一是培养师生相互的心理契约认知;二是加强师生心理互动,形成动态有效契约;三是培养良好班级心理气氛,营造和谐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的集中体现。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可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充分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改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两个方面,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改善课堂气氛的关键”、“宽严适度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论述了和谐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如何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界限,充分调动师生间的交往性和互动性,从而改变课堂的紧张气氛,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活跃的、活动式的场所?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只有不断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而充分地备课;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运用:既教书又育人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气氛,是指洋溢于课堂这个特定环境中的情调和气息,这种气息应该是和谐融洽的、温馨的,这种情调应该是健康的、美好的、愉快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必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的关键,一是树立正确的教学动机,强化健康和谐的课堂师生情感;二是激发学生学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校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沉闷现象,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尽力维系课堂上的“和谐”气氛,害怕伤及对方的“面子”;提出了打破这种“和谐”,活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指出要尽力消除师生双方的等级观念,拉近师生距离;教师和学生都要提高专业水平,使教师不再害怕学生提问,学生不再害怕回答错误,教学活动真正在活跃、轻松、动态的和谐气氛中进行。  相似文献   

10.
课堂上学生的行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学组织。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是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