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实践是在20世纪初年才开始的。本文就这一时期在中国出现的民主思潮及在民主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实践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中国在开始政治民主化实践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这种思想及实践的超前性。中国社会极为复杂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由资产阶级提出的在中国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任务不可能建成,而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按照我的理解,民族精神不是别的,它根源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基础,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受异民族和其它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既有正面又有负面的民族意识的集中表现。我们要发扬的民族精神,指的是其中的正面的、主流的精神。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历史转折时期表现得特别明显、突出。因为正是在这一时期,民族经受着时代的严峻考验。所以,毫不奇怪,从战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时期,从东汉末年到三国这一时期,宋元之际、明清之际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精神都有鲜明的表现而显示其时代性。“五四”前后这段时期,我国开始了由  相似文献   

3.
浅析抗战时期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实现政治民主,是赢得抗战胜利,取得民族独立、自由的根本保证;二、扩大党内民主是巩固和发展党组织的必要步骤,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武器;三、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合作制及民主监督是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根本原则及巩固政权的法宝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的重商主义思潮是在有识之士探索民族自强之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地主阶级经世派、洋务派在“自强求富”的活动中萌生重商意识;从洋务派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明确提出“商战”主张,其“以商立国”、“商战固本”的思想大大丰富了重商主义的内容;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定为工国”及清末新政时期的经济改革举措。标志着重商主义思潮的形成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5.
浪漫主义思潮曾对19世纪欧洲音乐的发展起过巨大的历史作用,使得这一时期的音乐呈现出丰富而有个性的特征。本文试图对欧洲音乐文化史中的浪漫主义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征,作一概略性的论述。 一 欧洲浪漫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法国大革命以来欧洲社会生活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后来发生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提供了主观主义、唯心  相似文献   

6.
本分别对资产阶段政治思想启蒙与形成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嬗变时间,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及其人学基础作了综述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代社会政治转型的核心内容,是民主政治化的问题。它要完成的任务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过渡,其实现形式为“革命”与“改革”。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过程,就是民主政治化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实践(民主政治斗争)、政治法制建设和体制建设。近代时期,不仅有资产阶级的民主斗争,也有无产阶级的民主斗争。  相似文献   

8.
被马克思称道为“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的巴尔扎克,通过他的《人间喜剧》,以编年史的方式,描绘了法国资产阶级在其上升时期,即在一八一六年至一八四八年这一时期内,如何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里,逐步取代封建贵族的统治地位的过程,“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巴尔扎克抓住“金钱”这一体现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特殊商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典型,深刻揭  相似文献   

9.
前一时期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时。鼓吹个人“自我实现”的声浪也甚嚣尘上。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对立的“自我实现”的人生价值观,严重地腐蚀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为资产阶级自由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谓个人“自我实现”的理论并不是什么新观点,它渊源于16世纪开始,17、18世纪进一步发展的西方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贩运自当代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如萨特的  相似文献   

10.
例1维新思想从社会思潮发展成为政治救亡运动的关键是维新派A.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B.把维新思想和救亡图存相结合C.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争取到皇帝的支持【解析】在维新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的过程中,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起了指导作用。19世纪末的民族危机使得弱小的维新派在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承担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把维新思想和救亡图存相结合成为其发展的关键;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群众基础也不广泛;得到皇帝的支持是后来1898年“百日维新”时的事情,而维新思潮成为政治运动是从1895年的“公车上书”开始的,所以答案应…  相似文献   

11.
"四个伟大"是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积极回应,具体表现为:在进行"伟大斗争"中深刻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在建设"伟大工程"中时刻警惕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中国共产党的演变企图;在推进"伟大事业"中清醒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歪曲;在实现"伟大梦想"中彻底瓦解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全面深刻揭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扫清思想障碍,有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李石曾作为近代无政府主义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信仰无政府主义,主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为实现其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考察李石曾的政治思想及活动,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政治近代化转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薛方圆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4):16-21,70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开始探索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道路,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民主政治理论,成为毛泽东整个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理和发掘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思想便是一个比较复杂而有意义的过程。首先,从理论源流的角度来看,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封建政治思想优秀成分的吸收,也有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成分,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也是其思想的重要来源;其次,毛泽东思想并不是仅仅停留于理论的阐述,而是付诸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民主政治实践,在实践中经受检验了的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使得我们能够根据实践来总结其优缺点;最后,我国现在仍然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研究毛泽东的民主政治思想,反思其优缺点,对于加强中国现阶段的民主法制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function and meaning of voting can vary across political systems. Despite its diffusion as a norm alongside the global spread of political liberalism in the post-colonial period, women's franchise continues to expose key fault lines in the foundations of democratic theory. Recalling the Third Comintern's debates and activities in the aftermath of World War I,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gender organized the left's critiques of bourgeois parliamentarism and its imperial tendencie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It draw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how,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anti-capitalist and anti-colonial struggles, the woman suffrage issue juxtaposed the promises and premises of bourgeois and proletarian internationalism, the democratic potential and limits of electoral systems and their political alternative, the soviet. From these experiences,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radical challenge that gender po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democratic imaginations.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根据地军民坚持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同时,积极推进全面的民主政治建设,并以极大的热情帮助和促进民主党派的民主建设,使民主政治建设获得多方面的重大进展。中国共产党是抗战时期民主建设的核心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6.
民主社会主义由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思潮,由于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苏联从赫鲁晓夫开始的历代苏共领导人认识不清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混淆了民主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纵容甚至崇拜民主社会主义,导致苏联意识形态完全脱离马克思主义轨道,最终亡党亡国。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核心,它是在批判和扬弃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特别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成熟的。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为不同的革命斗争服务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思想的核心就是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由人民自己管理国家政权。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没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就不可能有人民的民主.没有人民的民主,也就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思想对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导致民主观念深入人心这一观点之所以不实,依据在于民初复辟运动的疯狂、政坛混乱及民众的冷漠三个方面。其中的原因,主要来自传统的影响,还在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民主宣传浮光掠影、急功冒进。一个拥有数千年专制传统的国度要过渡到民主阶段,只有经历若干次甚至比暴力革命更为艰巨的深刻蜕变,民主观念方能深入人心,但这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阐述了邓演达提出的“我们的使命是代表民众谋利益”的光辉思想, 并科学地深刻地分析了这一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作者认为, 这一思想的提出, 是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标志; 他一生为革命英勇而献身的实践活动, 是他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崇高理想的具体体现。据此, 作者推翻了长期以来学术界确认邓演达是一位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结论, 认为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众谋利益奋斗终生的伟大的、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  相似文献   

20.
中共党政关系不仅是政治体制的核心问题 ,而且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学者们围绕着民主革命时期根据地内部党政关系的历史演变、错误倾向、党政分开的理论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取得了颇为丰厚的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