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弦 《声屏世界》2002,(4):45-46
进入网络传播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思维空间、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很大变化,传统媒体的受众也在嬗变。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网络传播时代受众的特点,对于传统媒体积极应对新的传播局面,吸引受众,更多地占有媒介市场的份额,十分重要。新的传播格局中的受众处在网络传播时代,受众往往是新旧媒体的复合受众,既上网、又视听传统媒体。受众的需求和活动空间扩大,受众在传播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很大变化。处在传播新格局中的受众出现了一些新特点。1、受众本位意识提升。受众本位意识,即受众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觉意识,受众对自…  相似文献   

2.
郭翠玲 《网络传播》2005,(12):77-77
一种全新的网络形式正在从电脑空间的外围兴起。对于当今许多人来说,上网不再仅仅是消极的阅读,收听和浏览信息了,在被动接收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在网上做些什么:我们可以在网上进行信息的共享、交流与合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创作。网络和用户之间的界限渐渐消失。网站越来越多地出现“用户制作的内容”,网络开始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3.
金震茅 《传媒观察》2005,(10):51-52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道,到2005年4月底,我国上网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亿。网民数突破1亿,这就意味着每13个中国人就有一个与网络亲密接触。在我国不仅上网人数多,而且上网浏览新闻的人数也是与日俱增,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信息的网民比例从前几年的70%多一点,达到了目前的84.38%左右。  相似文献   

4.
拨号、上网:一个喜气洋洋的倒写“福”字便映入眼帘……对于网龄刚一个多月的北京居民王然来说,这第一个“网络大年”,感觉是“新鲜和刺激”——  相似文献   

5.
解放思想贵在一个新字。网络之于现代社会,除了其不可替代的强大功能之外,最大的特点也在于一个新字。而对于网络这个新鲜事物,只有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积极学习和掌握,才能真正领略和运用其新的内涵与功能。一、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网络.网络在现今社会对于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勿需赘述。领导干部上网,现在也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如今.各地区各行业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新经济增长点。那么,电视传媒,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在我们传统的经营领域里是不是还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我们该如何去拓展这些空间?是不是还有新的经营领域可以让我们进入,我们该如何去开发这些领域呢?这些对于北京电视台是一个非常急迫,而且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上网杂志     
经过几年的实验和计划,STM(科学Science,技术technical,医学medical)出版商正在将他们的所有杂志推上网络,成为上网杂志。作为印刷出版物的补充和完善,上网杂志为新一代STM数字图书库奠定了基础。同时,上网杂志也为出版商们提供了一个潜在新的收入来源。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电子杂志出版部的经理EvanOwens去年秋季旧金山在Seybold座谈会上谈到:“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推出了上网杂志。这仅仅是为将来奠定了一个基础”。这句话总结了他们在过去几年里做的努力。也表明,有许多杂志出版商正在积极准备,把印刷杂志推上屏幕。大…  相似文献   

8.
"80后"现象是中国式的文化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情况下,我更把少年作家出书看成是一种出版现象,但当它已经有那么多的市场份额、影响那么多读者的时候,我们再仅仅说它是出版现象是不客观的,必须把它当成文学现象,至少是文化现象来看待。 笔者注意到,“80后”作品普遍弥漫着一种沧桑与悲凉的气息,如同一个尚处在少女阶段的  相似文献   

9.
传媒产品创新是当前我国传媒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在一个存在着机会成本的产业竞争背景下.怎样的传媒产品创新才是有价值的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涉及一个传媒产品创新的效度问题.即传媒的产品创新活动在什么样的时间和空间内对于传媒成长效率提高是有效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涉及一个新的概念,即市场创新度。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10.
试论网络型电子期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我国网络型电子期刊的概况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我国目前网络型电子期刊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型电子期刊的分类方法,让人们对网络模型期刊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并对期刊上网到网络版期刊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发布消息更新更快的网络报纸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瑞典人的青睐。据瑞典网络调查公司 2月 13日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目前在瑞典全国网民中,上网浏览瑞典各大报纸主办的电子版报纸的人数已占有三分之二。   调查还显示,人们浏览网各报纸的首要目的是获取最新的消息。相对而言,网络报纸所提供的资料查询、网上交谈和商业广告等特殊服务项目并不引起人们多大的兴趣。   瑞典网络调查公司分析部负责人说,上网读报就像看电视一样,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瑞典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根据瑞典网络公司去年秋季进行的一次调查,瑞典网民中…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职能与实际脱节现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严丽 《图书馆建设》2002,(5):76-77,79
电子阅览室的出现,赋予了图书馆新的内涵,使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识和利用的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和利用网上信息的种类存在明显的差异,致使电子阅览室职能与实际出现脱节现象。  相似文献   

13.
网络月谈     
《网络传播》2006,(5):93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方式,已经迅速成为网络世界中最火热的关键词。它的出现不仅为个人自由表达、进行深度交流沟通提供了空间和途径,同时也催生了博客“乱世”——泄漏隐私、侵权、谩骂,甚至诽谤、诈骗、失控的博客行为越来越多,这一系列现象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应用,社会、学校的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促使当代大学生网上有效学习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上网现状出发.通过对上网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发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利用教育博客开展网上有效学习的诸多优势.并提出几点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网络传播》2006,(5):81
“互联网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它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标志性的产物,是一个里程碑。所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认识网络,我们觉得网络恐怕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现象,可以说它是技术,但它又是一个信息载体,一个传媒。但是我觉得这还不够,恐怕还有更高的一个层面认识,我们现在把网络看成是一种新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6.
萝卜快了不洗泥,网络发展快了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新闻传播遇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网络新闻的传播实际操作跟不上网络技术发展,二是网络传播人才跟不上网络技术人才的发展。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网络上有很多不和谐的东西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的侵权构成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播的时尚正风靡社会各领域,已有2000多万人日夜拥到网上漫游。网络信息大量来自民间媒体和个人网页,由于失去传统媒体把关人的纠错机制,防不胜防的违法现象经常造成恶性冲击。目前各国还没有制定系统的网络传播法规,无法有效地制止破坏性网络信息的肆虐。从传播学法理角度看,网络信息容易发生法律越界,侵犯自然人或法人的正当权利,依法规范上网行为,应成为信息传播管理的防范重点。  相似文献   

18.
提到“返祖”现象,从生物进化方面讲往往代表着一种退化,而对于目前网络广告而言则是一个好事情,据美通互动广告公司王遵会总经理分析,网络广告的“返祖”现象应该是未来网络广告的一个发展方向。那么究竟什么是网络广告的“返租”现象呢?在这里所谓的“返祖”是与传统广告形式相比较而产生的现象,因为,网络广告的根本是“广告”,而非“网络”,网络只是以一种载体形式出现。所以,无论是单一的文字链接,还是经常采用的旗帜广告、浮标、弹出窗口等形式的出现.就象网络新闻一样,首先是新闻,然后才是网络新闻。如果是新闻就要依照新闯的特点来运作.必须具备新闻的五个W元素,那么,网络广告也要遵守广告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韩婧  王璐 《网络传播》2004,(2):51-51
在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网络编辑属于香饽饽,薪酬水平也高得惊人。然而在经历了互联网的寒冬后,大批人转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新的认识,但经过了风浪剩下的门户网站中,还是有一部分网络编辑在坚守自己的岗位。做了多年网络编辑的刘女士认为,作为网络编辑必须要有充裕的上网时间,并具备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高技术的网页制作和程序编制可交有  相似文献   

20.
作为现代的网民,如果上网而不开博客,就如同上网而不使用电子邮箱一样不可思议。你可以不更新,不原创,而你必须要有,这就是新一代网民对于博客的认识。在国内,有一个词汇总被网络经济专家们提提及,那就是"基数",我国人口的基数大,网民的基数也大,在这样的基数当中,即使是比例很小的一部分,也有可能造成可观的价值。博客也是如此,或许10个注册了博客的人当中只有一个辛勤耕耘,希望自己的博客有很高的访问量,那么即使是这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