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通.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通过适当变换使之成为一个等价的较简单的问题。解决了这个较简单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原来的问题.变通往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环节。面对问题.如何变通求解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掌握得很好.但面对问题却常常束手无策.表现为数学变通意识和变通能力欠缺。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一种觉察问题、发现问题的敏感度和观察力,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从训练思维的角度来说.提出问题的本身比解决问题更富有意义。语文教学中.能否提出问题.反映了学生在学习时是否愿意动脑.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上是否愿意动脑.善于提出问题.是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图形的认识”部分.有一类问题.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将这类问题取了一个名字——难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来巧妙对付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几种方法,让大家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过一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瘾.  相似文献   

4.
函数问题一直都是中考数学的热点和难点.有些问题看似不难.但若数学概念模糊.掌握知识不够全面.粗心大意忽视隐含条件.或考虑问题不周密.加上思维定式的影响.就会形成错误的判断.产生错误的理解.导致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不等式是数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有许多不等式在数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学数学中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有许多种.但用初等数学知识证明不等式比较困难本文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利用函数性质.如单调性.微积分中值定理.函数的极值和最值性来研究、解决不等式问题.利用函数性质来研究.解决不等式问题,使学生掌握不等式证明的函数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俭 《甘肃教育》2011,(12):83-83
有些排列组合问题,直接考虑不易解决,分类讨论又十分麻烦.大多数学生解决这类问题不得要领,无从下手.如果能掌握几种常见的转化策略.把所求问题转化为自己较熟悉的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把待解决的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就是化归.化归思想主要体现在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8.
张云 《学周刊C版》2014,(2):79-79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发展的体现.是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当前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研究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解决问题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本文就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可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问是每一位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班主任工作中.问题学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群体.往往班集体的管理成效就是由这一部分问题学生决定的。问题学生在班级中虽然人数数量少.可是负面影响大.这一群体的存在严重影响班风和学风.影响班集体的建设、管理和健康发展,所以,能否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但是,在教育工作实际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对于问题学生认识不到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以至于使若干简单问题复杂化。在此。我就问题学生出现的必然性、成因和教育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爽子 《母婴世界》2014,(4):52-53
出门在外.宝宝的安全是各位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交通安全问题.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发生意外.因此.家长们一定要细心排除隐患.用心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13.
秘瑞云 《学周刊C版》2014,(8):119-119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简单谈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是因为遇到问题且需要解决而引起的,没有问题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数学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开始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因此,数学课堂不可能没有数学问题情境.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这个话题,近年来数学教育界讨论得非常多,有了一些成果.但这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创造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英国著名科学家波普尔曾经指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所以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疑问、故事和矛盾等去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对于初中生物教学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当中,其中有一类是求参数范围的问题.在不同形式不同特点的问题当中.往往会渗透特定的思考方法和解决方法.通过掌握不同类型的问题的解答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着力在问题的类型特点和解答策略方面给大家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材越来越重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尤为突出数学知识存物理学中的应用.数学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更紧密.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归纳了物理学中处理问题的方法。学生不掌握这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就难以解答一些物理问题。因此.在物理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导数是我们解决有关函数问题的有力工具.导数与函数的最(极)值问题、函数的单调性问题联系比较紧密.是较多知识点的交汇处,甚至在数列证明、不等式证明(恒成立)问题中都有着比较重要的位置.尤其在解决不等式的问题中.若能及时构造出适当的函数.再利用导数的方法研究函数.最后得到所要结论.更会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郑重地谈过。不过,现在谈这个问题,无疑有着新的背景和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2001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验已经完成了两个周期,高中阶段的实验也已经完成了一个周期.效率问题在这个时候成为热门话题.必然打上了课程改革的烙印.有着对多年来课程改革实验的理念和实践的反思。问题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其他学科对效率问题的反应相对比较平静.唯有语文学科却特别强烈.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课堂教学中最鲜活的因素之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每一节课都需要问题来推进。因此.问题是课堂得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因素。在问题牵引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创建良好的问题意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