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艺廊精粹     
蔡丰,男,1977年出生,湖南汨罗人,湖南省汨罗市新市中学教导主任,从教15年,作品多次在各级竞赛中获奖,2006年油画作品《根》参加林业部爱林护林画展,2008年油画作品《洞庭渔季》参加湖南省  相似文献   

2.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在许市中学采访,校园外是稻菽千重浪的迷人的丰收景象。许市中学的教改,在我们心里正是一场教育的丰收。自然,收获最大的是孩子们。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02,(8)
4月1日,既是“爱鸟周”的起始日,也是湖南省的“爱鸟节”。 2001年4月1日,湖南省岳阳市的弘毅中学组织初三、初一师生400余人,启动10部宣传车,跨越洞庭大桥,驶向挂口、  相似文献   

4.
艺廊精粹     
《教师》2011,(19):F0003-F0003
蔡丰,男,1977年出生,湖南汨罗人,湖南省汨罗市新市中学教导主任,从教15年,作品多次在各级竞赛中获奖。2006年油画作品《根》参加林业部“爱林护林”画展,2008年油画作品《洞庭渔季》参加湖南省教师绘画展,作品在齐白石纪念馆展出并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技术》2012,(9):F0002-F0002
洞庭湖西,沱水河畔,坐落着一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三湘名校: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南县一中发轫于1938年创建的“湖南私立湖西临时中学”。1958年,学校定名为“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沿用至今。1980年,南县一中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省属重点中学,1995年经省教委评审后授予“湖南省重点中学”牌,2003、2004年学校相继通过了重点中学督导评估验收和复查,2004年更名为“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并授牌。2009年接受省督导评估团检查,以同组13所学校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获“优秀”殊荣。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沅江县濒临八百里洞庭。全县共有中小学五百一十九所(其中中学八十九所),教职工五千七百人。该县的电教工作发展很快,已开展电教的学校有一百五十多所,占全县学校的百分之三十。  相似文献   

7.
<正>湖面如镜山如螺——刘禹锡《望洞庭》赏析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本诗是刘禹锡这次贬逐南荒去来洞庭行  相似文献   

8.
我们吴县堂里中学位于太湖西洞庭山。学校的果艺职业班自一九八○年创办以来,已经连续办了四期,有三届学生毕业。由于职业班的教学始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给合的原则,组织学生开荒造地,种果树,培育茶苗,建立实验基地,并同苏州农校、吴县果树研究所挂钩,请农艺师和当地的农技员上课,  相似文献   

9.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解读分析】因参加"永贞革新",刘禹锡不为权贵所容屡次左迁,而且一次比一次贬得荒凉、偏远。这二十多年间他曾多次路过洞庭,这首诗是他在长庆四年(824年)八月从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刺史的任上途经洞庭所写。中国古代文人有伤秋、悲秋的传统,刘禹锡却反其道而行之,"自古  相似文献   

10.
张耘启 《文教资料》2012,(33):25-27
“洞庭”作为意向,在先宋时期,尤其是唐朝,已较为发达。南宋后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更为南宋词人吸收洞庭意向的文化内涵做好了铺垫。张孝祥曾三次到过湖湘,经过洞庭,有关洞庭的诗文在他的文集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其中以《念奴娇·过洞庭》尤为著名。在这首词中,张孝祥将洞庭这一意象的文化内涵扩大提升,写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1.
李娜 《湖南教育》2016,(4):16-17
洞庭湖西滨,风景秀丽的向阳河畔,有一所美丽的学校——汉寿县大南湖乡中学。学校每个班都有一个富有诗意的班名:玉藕班、珍珠班、香米班……"湖乡"文化在这里得到最真实的展现。在逆境中寻求"文化出路"该校始建于1979年。翻看以往旧照,坑坑洼洼的主校道,破烂、陈旧的教学楼,潮湿、窄小的师生宿舍……学校生源以及师资一度大量流失,教学质量也一度令人忧心。  相似文献   

12.
五月,槐花飘香。第八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圆满落幕,湖南赛区组委会来到美丽的洞庭湖边,与南县教育局、益阳市资阳区教育局先后在南县新颜中学、益阳市九中联合举行颁奖仪式,给荣获全国和省级一、二、三等奖的师生颁奖,受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活动期间,《初中生》编辑部的编  相似文献   

13.
在1000余首唐岳州洞庭诗歌中,李白留下45首,杜甫留下了66首。他们属于写作岳州洞庭诗歌较多的作家。这些岳州洞庭诗歌大多创作于安史之乱后,写作年代大致相同,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诗中多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具有强烈的爱国之情。然而,由于李杜人生经历、艺术气质及个人才性等方面的不同,且李白主要创作洞庭诗歌的时间早于杜甫十年左右,其间社会小环境也起了一定的变化,因而他们的诗歌又呈现出一定的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南洞庭地处南北文化的交接地带,既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又体现出楚文化的特质,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地势上山区、丘陵、平原次第展开,山水相依,山与水成了此地最负盛名的自然资源.在发展特色经济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南洞庭应该尝试大力发展旅游业.本文从南洞庭旅游资源状况、南洞庭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南洞庭发展特色旅游的措施三个层次,对南洞庭的旅游业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从研究洞庭的地域文学意蕴入手,对有关洞庭、西湖、彭蠡、太湖的历代文献及文学作品进行整理爬梳,提炼出洞庭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寻找它作为地域文化沉淀映射成地域文学特征的过程与意蕴,归纳洞庭以及文学地理学中以自然人文景观为视点的文学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名传遐迩,历史积淀深厚,资源丰富,洞庭湖的治理、开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治理洞庭湖应把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并采取相应的举措,以历史的资料作为借鉴开展治理,以建设平安洞庭、生态洞庭、民生洞庭、和谐洞庭.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洞庭商帮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活动能力极强,有"钻天洞庭"之称。洞庭商帮产生和兴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也较为复杂,但主要有三大因素,即:地理因素、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相似文献   

19.
唐诗表现洞庭湖的阔大浩渺多用水天一色、日月出没于湖水之间等意象。风月是洞庭湖的美丽之所在。狂风大作时,洞庭湖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微风吹拂则湖水共长天一色,日长风暖莺歌燕舞。洞庭秋月被列为“潇湘八景”之一,诗人笔下的酒月、风月、水月、山月、霜月令人心醉。“明月秋风洞庭水”共同组成一幅迷人的洞庭画卷。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谈到《岳阳楼记》这篇上洞庭船。坠絮伤春目,春涛废夜《洞庭秋晚图》,派人送到邠(bī)n千古名作时,一般根据正史没有明眠。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州(今陕西彬县),后改送邓州。有确记载为由,认为作者范仲淹没有这年末,范仲淹因谏止仁宗废人以滕子京送过《洞庭秋晚图》来到过洞庭湖和岳阳楼,而是看了滕后一事忤怒了宰相吕夷简。次年正否定范仲淹到过岳阳楼,是站不住子京派人送来的《洞庭秋晚图》(有月,即景祐元年(1034年)元月,他被脚的。因为情况有变,范仲淹完全误作《洞庭晚秋图》),并综合概括了贬知睦州(今浙江建德),途经淮北有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