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终身教育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教育。早在2 000多年前的中国,孔子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学而知之的教学方法,为仁由己的人本思想都体现出终身教育的理念。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能够为我们今天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的教育思想萌芽于身体力行的教学实践,体现孔子主要教育思想的《论语》蕴涵着丰富的终身教育思想。探索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不仅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也有助于指导我国现阶段终身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终身教育思想使人们开始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探讨教育,然而这一理念已然闪现在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本文从教育时间的持续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两个维度对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加以论述,目的在于更好地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并为完善现代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制度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4.
余婧 《考试周刊》2014,(49):168-168
<正>一、孟子的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lifelong education)自1965年被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提出后,现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教育思潮。作为中国伟大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对终身教育思想提出了论述。孟子作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发扬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在终身教育观上除肯定孔子的思想外,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两千多年来,儒学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有极广泛的影响,尤其是教育思想,孟子的教育观是其仁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教育思想家,他在教育的诸多方面都有论述。孔子对于终身教育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然而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却淹没在保罗·朗格朗等人提出的当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光环之下。本文比较分析了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和当今终身教育思想的异同点,希望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发掘我国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并且充分借鉴外国教育思想的精华,努力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6.
形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终身教育思想,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历史演变过程的文化结晶。在古希腊先贤的论述中,或是在古印度和伊斯兰辉煌的文化中,都蕴涵了“终身教育”的思想。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等的发展,它经历了从成人补偿教育、成人教育到终身教育的不同形态。“终身教育”进一步发展,成为后来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理念、理论与实践的前奏。  相似文献   

7.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问题上追求公平、平等的朴素情怀。"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发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全社会推行终身教育理念;确立起人文关怀取向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8.
有教无类: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问题上追求公平、平等的朴素情怀。“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发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全社会推行终身教育理念;确立起人文关怀取向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9.
仁学思想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其要旨在于要求人们树立理想,终身学习,培养品格,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人教育是人们学习的重要方式,是终身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我国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借鉴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通过改变教育理念、加强各级教育部门之间的联系等措施,不断完善我国成人教育体系,提高成人教育质量,确保终身教育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儒家教育作为世界思想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宣扬与倡导的教育思想深刻揭示教育的普遍适应性与超时代性,与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理念具有诸多相通相融之处。深刻分析儒家教育思想中蕴含的终身教育理念,对发挥好儒家思想作用,促进现代终身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原则来审视孔子的教育思想,他的“博学笃志”的教育目的、“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和从教实践,“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和“学而知之”的教学方法都闪耀着终身教育的光辉。在构建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实践中,他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古哲先贤,儒家思想文化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儒家文化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之一,在政治、宗法和教育等各方面,对历史、现代和未来都曾发挥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这座大厦顶上的明珠,在孔子整个思想文化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孔子教育思想是世界教育传统中的瑰宝。孔子终身教育思想,是以教育对象、教育方式方法、教育空间、教育时间、教育内容的开放性为特点,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在孔子一生中得到充分实践。这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现代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得到充分体现,是世界现代终身教育体系中宝贵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4.
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学说以及他所提倡的伦理道德,许多都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之中,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行为。孔子的思想言行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其内容包括孔子的学术思想、政治主张、教育理论、品德修养及其一生的活动情况,是中国古代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自学考试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创新,它体现了终身教育理念与学习化社会特点的教育形式。它在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职能的宽广性、教育目标的个性化与灵活性、教育成本与费用的低廉性等方面,都与终身教育理念、学习化社会的趋势,有许多相通之处,并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自学考试灵活的机制和支持学习系统方面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一、终身学习体系终身学习思想的产生是人类在教育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和理论的一次更新。它的基本任务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儒、道、释传统文化都富含和谐思想,在儒家传统中,更有着大量的论述,《论语》尤其论述深刻而详尽,它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研究孔子的"和"、"中和"、"中庸"、"仁和"等和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但到汉代,墨学中绝了。道家是隐士之学,虽非显学,却有广泛的影响。汉代以后,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道家之学亦延续不绝,成为儒学的补充。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儒学创始于孔子。孔子的思想是夏商周三代政治文化的继承与总结。儒家对于远古时代的神话与传统不感兴趣,孔子删定《尚书》,断自尧舜,对于尧舜以前置而不论。(近代疑古学派怀疑尧、舜以及大禹俱非历史人物,但是从先秦儒、墨、道、法各家著作来看,各家  相似文献   

18.
终身教育体系是以现代大教育观看教育的形态和体制,是一种思想理念,它强调教育的终身性、系统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人自我完善的必然趋势,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及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高校在终身教育理念发展中的功能作用,浅析高等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挑战,并使之成为推进终身教育理念的坚实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一、探索源起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根基。近年来,世界性的孔子和儒家思想研究更激发了我们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敬仰,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流传至今,仍熠熠生辉,给我们以悠远的思想指导和持久的智慧启迪。济宁市是孔子故里、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济宁的教育理应秉承孔子思想理念,教育出更多谦谦君子,办好让先贤欣慰、社会满意的教育。但是,当前济宁的教育尚有很大发展空间:一是济宁作为孔孟之乡,理应成为全国的首善之区和教育高地,而教育现状与济宁所应具有的经济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20.
《功夫熊猫》的成功秘笈在于美国人能够穿透文化隔膜,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层面对中华民族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进行肯定性认同。影片中大量出现中国元素一“熊猫、水墨山水背景、庙会、面条、功夫、针灸、爆竹、杂耍、太极、书法、青砖白瓦、店小二……”,并大量阐发中国的儒、道思想和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充分展现了美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虔诚和热爱,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肯定和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