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以文学史作为主干课可能不太合适,因为文学史本质上是历史课程。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省级重点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课题组经过多年探索,认为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应该将该课程定位为“中国现代文学,”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考查方法、教学研究诸环节入手,实现从知识传授型课程向素质培养型课程的转型。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完成该课题后,课题组又开始了下一个教改课题“高等师范中国现当代文学三级课程体系素质教育探索”的集体攻关。  相似文献   

2.
小丑     
《中国文学史》这门课程是师范类高等院校中文系对本科、大专和成人班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我对文学史教学的看法,并希望与大家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3.
从1979年到现在,我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整整20年了,一直从事着以《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为主体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先后开设和讲授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当代中国文艺思潮论》、《当代中国艺术形象发展史》,以及《艺术辩证法》(即《艺术哲学》或《文艺辩证学》)、《艺术方法与批评方法》和《创作方法史论》等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双 《教育教学论坛》2014,(43):123-125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专业必修课,由于本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后续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它涉及到与文学史及中学选文、文学史例文的诸多关系。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改革创新,我认为明确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强化的实践能力训练,多渠道的考评方式,是使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得以真正提高和上好这门课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改革和突破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将科研与教学融合,优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这一构想的提出源于对科研与教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中的关系的确立与校正。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行为,用教学结果直接检验科研效用,使得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合力直接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发展,最终达到优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提高教师科研授课水平、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的多重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改革和突破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将科研与教学融合,优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这一构想的提出源于对科研与教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中的关系的确立与校正。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行为,用教学结果直接检验科研效用,使得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合力直接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发展,最终达到优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提高教师科研授课水平、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的多重目的。  相似文献   

7.
短短5个月.杜老师所执教的拥有123名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创下50000人次的点击率。 他选择网络辅助教学的缘由是一方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自90年代教学改革后,教学课时明显锐减,而课程内容却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8.
跨世纪中文系课程设置模式的突破———从沃勒斯坦理论引发的思考□李平李平/湛江师院中文系副教授(湛江524048)一“3+X”课程设置模式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文系具有普遍性的范式。“3”指文学理论(含美学理论等)、文学史(含古、近、现、当代、西方、东方...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中文系开设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其研究对象(教学内容)是1949年10月以后的中国文学,学术界也有人称之为“共和国文学史”,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下半叶。这门课程既是中文系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又是可以单独设点招收陆士研究生的学术前沿课程。中国当代文学走过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回首过五十年的文学史,确有太多的东西应该认真总结。而它的教学对象一一新时期出生的当代独生子女大学生,他们对高品位文学作品的要求,对文学及文学史著作中关于人的命运、值盛、生存状态以及对自由和创造带神的渴望,也企盼着编写更好…  相似文献   

10.
短短5个月,杜老师所执教的拥有123名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创下50000人次的点击率. 他选择网络辅助教学的缘由是一方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自90年代教学改革后,教学课时明显锐减,而课程内容却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大学扩招所致的选课人数激增,使课堂严重缺失交流互动的环节.杜老师在"教学新思路"活动中寻求到了解决之道,即利用Bb平台进行网络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古代文论"课程传统教学概况"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所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在整个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体系中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高等院校任教过这门课程的老师曾经说它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的‘珠穆朗玛’和太平洋的海沟"[1],把这门课程比喻为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山峰和深邃无比的太平洋海沟,由此可见,这门课程的难学和难教性。我也和一些在高等院校中担任过"古代文论"教学工作的老师交流过,他们一致认为这门课程难教。但是,这门课程在教学中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呢?我觉得,如果就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话,那么这门课程主要存在着如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本科生教育的基础主干课程,也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展示古代文学教学、科研水平的良好平台。因此,全国各地高校大凡设中文系部者,皆重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或是在教材的选择编排上下功夫;或是在内容重点和难点的设置讲解上做文章;或是在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上出新意,诸如此类的方法不胜枚举,其核心就是围绕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努力寻求更为优质的教学效果。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成为精品课程之一,同时也打造了众多的古代文学优秀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3.
韦爱萍教授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6):F0002-F0002
韦爱萍,女,1963年生,陕西澄城人。198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7至1998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生课程。现为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学会理事、中国《史记》研究会会员。  相似文献   

14.
关桂云 《英语广场》2018,(10):122-123
美国文学史是大学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因为大多数学生们认为的实用性不强而日趋边缘化。在现代技术应用到授课过程中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美国文学史授课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为了顺应时代要求,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对美国文学史课程的改革也迫在眉睫。该论文以慕课为理论指导,提出了美国文学史课程改革方案,以期在教学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同时担任中文系本科基础课《中国文学批评史》及《先秦两汉文学史》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所以有机会尝试在教学中进行理论(批评史)与实际(作品)相互补充的授课实践。所谓理论(批评史)与实际(作品)的相互补充,指的是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秋 ,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提出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这一倡议 ,立即得到了教育界的强烈反响 ,不少高校相继开课 ,并编写出版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教材。但认真回顾一下《大学语文》课的发展历史 ,不少人对它的教学目的并不完全清楚。反映在教材的编写上 ,有的认为《大学语文》是补中学语文的课 ,目的是提高写作能力 ,因此教材按文体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有的认为《大学语文》主要是增长文史知识 ,于是教材按文学史顺序 ,从先秦到当代 ,一段不少 ;有的强调实用 ,不顾选文的典范性 ,管理类学校编为《管理文选》,军事院校多…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存在刻板化、程式化倾向。厘清古代文学史课程特点、教学模式、教学目的是提高此课程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也是创新教学方式的前提条件。为创新此课程教学方式,提出以走出教室、走入自然,专题讲座、深入探讨为主的"不拘格套"的授课方式;以品读经典、怡情悦性,区分个体、不立标准为主的"独抒性灵"的引导方式。  相似文献   

18.
英国文学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英国文学发展史、英国主要作家及其作品有一宏观、系统的了解,以提高学生对英国文学作品的欣赏理解能力,从而熟练地掌握英语语言技能。英国文学课包括英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选读两个方面的内容。根据每个学校师资力量的差异,英国文学课的开设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些学校只讲英国文学史或只讲英国文学选读,有些学校将英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选读两门课程并行开设,有些学校将英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选读结合为一门课程开设。这几种讲授英国文学课的方式分别有下列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应用写作在职业院校里是门重要的基础课,许多学校这几年都相继开设了这门课程。为了保证授课质量,确保授课时间充足,有些学校不惜压缩大学语文的授课时间,把这个时间提供给应用写作课程,甚至有的学校把其与英语、计算机、驾驶并列为职业院校学生在专业能力之外必需掌握的四大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20.
当代文学教学方法浅议●哈尔滨教育学院胡亭亭在中文系本科各课程的教学中,当代文学的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方面,由于时代距离较近,对作家作品的评价很难从宏观入手,另一方面,现行教材大多较为陈旧,公正、完整的当代文学史教材尚未出现,因而教师的教学存在着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