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广播播音主持艺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提高播音主持人的素质和修养的必要性和方法入手,阐述了随着广播事业的迅速发展,播音主持人的个人素养也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对如何开拓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空间的分析阐述了做一名播音主持风格贴近节目,以及集采编播能力于一体的播音员主持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阐述播音员语言基本功的重要性,将新闻的"播"与"说"这两种播音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播音员是从事广播电视媒体新闻播报的专业人才,每个播音员在新闻播报中逐渐都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播音风格。本文主要讲述了播音员的播音素质和播音内涵,在播音过程中对播音员的要求,以及播音员播音风格的表现和形成。  相似文献   

3.
贾宁 《报刊之友》2013,(8):150-152
播音主持有着可以被人掌握的内在规律,来源于播音主持艺术实践的总结。同时,新闻、传播、语言、表演等姊妹专业"他山之石"可"攻"播音主持"之玉",国外和境外的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中优秀主播和主持人的杰出表现,也提供了可供人民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学习借鉴的广阔来源。但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成长和培养必须符合和尊重艺术规律,而通过系统学习是掌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规律的捷径。  相似文献   

4.
播音员在新闻播音过程中,对于情感的掌控和运用既不能在镜头前"慷慨激昂",也不需要"热泪盈眶"来打动观众。播音员对情感的把握,应是通过对新闻稿件、节目内容的深入解析,恰如其分的表达,与节目内容融为一体,从而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播音员情感融入的掌控。播音员的情感表达来源于新闻稿件和节目内容,这就要求播音员准确地领会记者、编辑融入稿件中的思想感情、内涵和意图,把稿件和节目的特点、风格统一起来,协调把握。千万不能拿起稿件就念,对着话筒就录,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形成声音、画面两张"皮"。  相似文献   

5.
邓世亮 《视听》2016,(7):146-147
电视新闻播音员是电视新闻与受众之间的媒介。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播音员,会通过自己的播音,把新闻信息准确、生动、有效地传递给受众,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从而提升观众的收看兴趣。电视新闻播音员是沟通媒介与受众的桥梁和纽带,播音员依据稿件内涵,把控情感温度,掌握电视新闻播音的技巧,用有温度的声音播报电视新闻,才能赢得更多的受众,把电视新闻节目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6.
姜虹 《视听界》2006,(5):98-98
近年来,“说新闻”之风盛行。可是主流新闻节目的播音,从中央到地方—直还是播音员统领。这是因为,传统的播报方式传播新闻,已经成为中国百姓乐于接受的一种习惯形式。究其原由,这里面有着播报式新闻播音的不朽魅力和审美特征。1.新闻播音员应具的意愿美播音员采用播报的方式播读新闻,播音员本身具有社会属性,他代表党和政府说话,他是喉舌,是代言人,在播音中充溢着客观的真实性。播音员在播音中的情感必然与自己所代表的利益相一致,他的这种身份,也规定了他的情感美的社会属性。播音员播报的新闻内容是党和政府的声音,他是站在党的立场上播…  相似文献   

7.
赵军 《新闻前哨》2000,(10):28-28
众所周知,节奏是诗歌 的灵魂。其实,除了诗歌、散 文,像小说、文章、广播电台 的新闻节目等,它们在有声 语言表达时都离不开节奏。 就连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也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也就失去了语言的生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节奏是一切有声语言的灵魂。 新闻播音是新闻稿件的文字语言经由播音员再创作而成的有声语言,它同样具有“节奏”方面的要求。 节奏是韵律,节奏是色彩。当我们对播音的吐字、发声、呼吸等等多种技巧都已经掌握了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节奏”在新闻播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新闻播音员在平时工作中,接触到…  相似文献   

8.
黄喜 《声屏世界》2008,(8):51-51
新闻播音员用语言传递给受众的信息,必然反映出播音员的态度,而这种播音态度又会直接影响到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思考和判断。可见,播音态度对新闻传播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新闻播音员确立正确的播音态度,调整好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安娟 《新闻传播》2012,(9):63+65
在以电视为介质的所有语言传播活动中,新闻播音的要求最高、难度最大,不仅要求播音员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高度的政策敏感性,还要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播音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就要锻炼自己的基本能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对新闻稿件有深入的理解,在新闻播音的过程中进行即时的艺术创作。本文讨论了新闻播音中的"再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
胡艳娟 《新闻世界》2011,(9):106-107
时代的飞速发展让受众对新闻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为直接的是反映在对新闻播音水平的要求上。而随着信息量的增大以及直播时间的增长,一些广播电视新闻播音员因不能科学发声,嗓音疲劳嘶哑,长期带病用声,不仅影响身体健康,缩短播音寿命,而且影响了新闻播出质量,甚至影响了一个新闻栏目的形象。本文分析了科学用声的意义,探讨播音员应如何科学用声,更好地运用自己的声音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新闻前哨》2011,(12):1
晓河,本名何广林,主任播音员,在湖北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从事新闻播音工作30年,2011年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晓河认真钻研播音理论知识,勤于实践,善于总结,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跟播音员最主要的区别是跟观众的交流。主持人跟观众交流让观众觉得有参与性。播音员最主要的是传达,传达给观众新闻或是其他的资料知识。  相似文献   

13.
田丰 《新闻知识》2012,(6):62-64
"限娱令"出台后,各大卫视新闻类节目数量大增,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却仿佛难以与此成正比。新闻类节目的播音主持是新闻传播的重要一环,决定着新闻传达的效果。如何更好地发挥播音员主持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更好地将新闻中有价值的信息传达给受众,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新闻播音创造性入手,分析了播音员主持人发挥创造力的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黄滔 《声屏世界》2016,(10):34-35
民生新闻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如此蓬勃的发展,是因为它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民生新闻的播音工作中,播音员主持人也要坚持这种"三贴近"原则,才能够将民生新闻播好.  相似文献   

15.
播音员是面向观众的最后一环,也是重要的关键环节,处在传播的前沿地位,同时播音员又是观众和节目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这些客观的原因赋予了播音员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特殊而重要的职能,新闻的特点赋予了新闻播音员更多的要求和特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更多新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张晓凤 《新闻窗》2006,(1):39-39
广播电视宣传中的新闻播音工作,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部分,是一个电台、电视台水平的重要体现。广播电视宣传是以新闻性节目为骨干的,绝大多数新闻性节目都是由播音员播送的。新闻播音质量的好坏和新闻播音员的素养是分不开的。因为新闻播音工作不是单纯的“传声筒”,它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政府和人民声音的直接传达者。作为党和人民加强联系的纽带,它既要传达党的声音,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因此,应充分重视和切实加强新闻播音员的素养。  相似文献   

17.
播音学界曾把新闻、通讯、评论的播音当作播音员的三大看家本领,谁能掌握好这三大本领,谁就理所当然称得上最优秀的播音员。新闻播音从录播要求少停机到直播要求少出错,语言的流畅只是表层的感受。究其实质,新闻事实的真,传播速度的快和播音表达的美,才是它的内动力。播音美不仅指声音形式,更含有思想感情。新闻播音亦然。  相似文献   

18.
新闻播音员一向以正襟危坐的播音腔出现在广播电视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播音腔沉缓的节奏已经很难跟上今天时代的步伐,程式化的沿袭也容易千人一腔。因此时代呼唤既有严谨逻辑,又有灵动活力,既神形兼备,又声情并茂的个性化新闻播音员。然而,个性化新闻播音并不是随心所欲,它要结合自身条件、新闻内容、受众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沿着新闻播音规律的轨道不断发展创新,特别是年轻的新闻播音员,千万不能走上自然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19.
刘荣 《新闻传播》2010,(4):136-136
在广电这一行业中,有一个特殊的词汇——播音腔,它是播音员因为播音时间久而导致的。"播音腔"会令播音员的声音在整个播音过程中,显得刻意死板、毫无感情色彩。一个优秀的播音员需要用真情实感来感染听众,让播出的节目富有一定的生命力。在电台播音中通过灵活地运用情感和听众交流,可以使节目更加吸引人,使一纸平淡的稿件顿发生机,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20.
陈晶 《新闻窗》2011,(3):74-75
所谓"临场创作状态",是指播音员的话筒前创作状态和镜头前创作状态。这是全部播音创作成败攸关的关键一环。对这点无论是从事播音工作多年的老播音员还是刚刚迈入播音行业的新播音员都是感受颇深的。那么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正确的临场创作状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