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全面了解四川省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状况,对推进群众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在四川成都、自贡、广元三市采用"入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2.1%的四川省城乡居民在2007年参加过体育锻炼,且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3.7%(含在校学生).日常生活中,体育锻炼项目以健身走和跑步为主,不同年龄段人群所选择的项目明显不同;同时,省内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有所增强,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人数比例最多,但有近70%的人在体育锻炼中没有接受过科学指导;而没有时间、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场地是目前省内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阻碍;城镇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等调查指标上都高于乡村,城乡差异明显存在。  相似文献   

2.
为顺应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趋势,促进城乡体育的均衡发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以四川省甘孜、阿坝和凉山为例,对四川省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参与锻炼的人数差异、经常锻炼的人数、锻炼项目、锻炼区域和体育锻炼的消费水平的差异进行调查与分析。四川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同时甘孜、阿坝和凉山地处偏远地区,地势崎岖,昼夜温差较大等自然环境影响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结果表明:农村锻炼人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比城镇更显著;城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要远远高于农村;城镇居民体育锻炼项目更具休闲性,而农村居民更具实用性;城镇居民锻炼区域倾向于公众场所,而农村居民倾向于私人地域;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水平高于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3.
周舟  黄茜  刘智  王丽红 《湖北体育科技》2016,(12):1035-1038
目的通过了解湖北省群众健身活动的总体情况,为提高我省群众的健身和健康水平,构建和谐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武汉、荆州、恩施三个抽样地,调查了205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状况,分析我省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结果湖北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高于女性,城镇高于乡村,505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状况,分析我省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结果湖北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高于女性,城镇高于乡村,5059岁居民经常锻炼的比例最高,健身走为主要健身项目。结论湖北省居民在选择体育健身项目上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体育健身场地的选择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居民体育健身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王雅欣 《体育科技》2012,33(3):90-94
通过对武汉市城、乡60-69岁老年人体质现状及身体活动调查分析发现:武汉市城镇男、女老年人身高、体重、肺活量都明显高于乡村老年人;城镇女性老年人血压明显高于乡村女性老年人,男、女性老年人握力和选择反应时同样表明城镇明显优于乡村人群。武汉市老年人有30.7%的人还在参加工作,其中乡村老年人有42.9%的人在从事工作,而城镇老年人则远远少于乡村老年人,仅约为14.4%;在闲暇时间显,无论是在散步,还是在体育锻炼的参与上,城镇老年人明显多于乡村老年人;乡村老年人经常做家务劳动的人数明显多于城镇老年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贵州省不同海拔地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不同海拔地区居民科学健身,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论:(1)高原地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较高,呈现高原>亚高原>平原的特征,但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质量上却表现出相反的特征,与高原、亚高原地区相比,平原地区表现为参与频度高、持续时间长、体育锻炼强度适中。(2)不同海拔地区居民在体育锻炼场所选择、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与不同海拔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差异有一定的关系。建议: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应考虑不同自然环境气候的差异,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简便易行、适合不同海拔地区居民的健身方法,更加科学地指导居民健身,提高居民的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评价的辨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的群众体育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论证和理论思辨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如何构建评价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的指标和标准.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认为,1)采用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可以较为准确、真实的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水平或现状,能够较为科学的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评价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的指标,其构成要素锻炼频度、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和锻炼强度作为评价主体,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依据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实情,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划分为"经常锻炼"和"偶尔锻炼"两个等级.4)经常锻炼的评价标准是"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 min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了解全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状况,国家体育总局于2008年1月1日至4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对全国1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不合在校学生)在2007年里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就此次调查的主要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发现,自我国政府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经过10余年的努力,全国城乡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有所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逐步提高.居民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呈现多样化特点,使得体育锻炼的针对性和健身效果得到加强;居民主要选择附近的公共体育场所参加体育锻炼,初步显现了近年来群众身边体育健身场地建设的成效,大大方便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持续提高.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中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有:1)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激增,使得大部分人由于忙于工作而缺乏时间进行体育锻炼;2)体育锻炼场地设施的缺乏仍然是影响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3)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仍以自发性为主,一些活动不能吸引更多居民更持久地参加,居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依然缺乏有效的科学指导,降低了锻炼的针对性和效果;4)体育锻炼的消费结构不够合理,居民体育消费以购买体育用品等实物消费为主;5)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依然存在,其中,城乡差异更大.  相似文献   

8.
城镇居民体育作为特殊的文化运动和新的社会体育形态,将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影响到城镇体育的发展目标。在体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受自然环境、民俗习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导致各个地区人们体育锻炼质量存在明显差距。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性别、年龄和学历3个角度对滇辽两省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次数、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价值观大致相同,都把增进健康,祛病延年排在首位;受性别、年龄、学历因素的影响,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有所不同;体育锻炼首选项目球类运动受场地设施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老年人体质及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山西省城乡老年人体质现状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山西省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高于全国,锻炼的目是为增进健康,山西省城市老年人的形态、机能、体能指标多数都高于乡村老年人,且均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与山西省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生存环境、经济状况、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等方面的差别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最终目标是缩小城乡群众体育之间的差距,让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体育生活水平,从而实现全民健身的目的。居民的体育参与情况能很好地反映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情况,对不同社会分层的城乡居民体育参与进行研究,找出社会分层与体育参与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的职业声望、不同收入、不同学历的城乡居民其参与的运动项目有所不同,城乡居民体育参与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温州地区社会体育发展环境、体育人口现状及体育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温州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体育健身资源分布不平衡;社会体育指导员总量有待于进一步增加,体育健身组织网络较为健全;②体育人口低于全国和浙江省的比例,女性体育人口多于男性,城市体育人口多于乡镇;③温州地区城乡居民倾向于选择简单易行和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且喜欢集体活动,男女对体育锻炼场所的选择和体育消费上有差别。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众传媒对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影响的分析,认为大众传媒是农村居民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渠道、影响着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观念、影响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同时认为,大众传媒对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影响存在城市与农村媒介的不均衡性、对农村居民体育传播内容的缺失性、农村居民接受大众传媒的局限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组织与管理的情况,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分别对城市街道办事处干部、社区干部、居民和乡镇干部、行政村干部、农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组织机构不健全,分管干部几乎没有;体育组织不完善;开展体育公共服务活动普遍偏少,且呈偶然性、不规律性;城乡干部对体育公共服务价值的认识趋同,但城乡之间差别很大;提供体育公共服务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缺少资金、缺乏场地器材及健身意识不强;城乡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低等。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基于2006至2017年统计指标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6-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显著增加,消费结构明显升级,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并且产业结构已发生显著变迁(X2=522.9,P<0.01),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均存在长期正向协整关系,VAR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显示,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性与相对性特征。最后提出了"夯实国民经济基础,创新居民增收途径;引导体育消费行为,培育健身消费习惯;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提高体育服务质量;健全体育法制体系,改善体育市场环境"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基于2006至2017年统计指标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6-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显著增加,消费结构明显升级,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并且产业结构已发生显著变迁(X2=522.9,P<0.01),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均存在长期正向协整关系,VAR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显示,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性与相对性特征。最后提出了"夯实国民经济基础,创新居民增收途径;引导体育消费行为,培育健身消费习惯;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提高体育服务质量;健全体育法制体系,改善体育市场环境"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呈明显的非均等状态,主要表现在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差异、区域差异、阶层性差异明显及弱势群体的权利被相对剥夺。非均等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政府财权、事权的不对称及体育公共服务的过度市场化取向等。只有改变城乡二元发展结构、完善政府财力分配机制、重点扶持弱势群体、建立多元参与模式、形成畅通的需求表达机制,才能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有助于城乡、区域体育统筹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地区居民体育活动研究—以敦煌地区为例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采用文献资料、入户调查等方法。主要结论:农村人口是体育参与的主体,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念趋向一致,健身、交流和娱乐是其参与的目的和主体需要;体育消费水平低、余暇时间安排不合理、低收入是影响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建议:建立配套的体育场所,健全体育法规政策,推广锻炼方法,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