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问题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特殊群体。公正总结高校问题学生的客观表现,深度剖析高校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重新唤起问题学生的自信,引导问题学生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帮助学生树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其回归健康成长之路,是解决高校问题学生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向学生提问,而很少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今天实施新课程教学,特别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有良好的问题意识,显得非常重要。在平常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创设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经常灵活回答学生质疑,来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经常提供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志东 《化学教与学》2013,(1):19-20,47
新课程要求学生应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及问题解决能力。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不适应高中的学习,教师在进行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时可采用“问题解决”方式,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组织教学,根据初高中知识衔接特点,设置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化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逐步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相似文献   

4.
问题学生是指在品德,学习态度、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问题的学生。在问题学生的教育中,要尊重关爱,信任问题学生;树立自信,激励问题学生;同伴合作,帮助问题学生;家校联手,培育问题学生;给予机会,改变问题学生。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制定目标,永不放弃。用欣赏的眼光看待问题学生,挖掘他们的积极因素,让风雨中的花朵不再飘摇无助,开得更娇艳、更旺盛。  相似文献   

5.
“问题学生”是学校中的一类特殊学生群体,这一概念具有发展性和相对性.问题学生的“回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本主义课程观在问题学生“回归”中的价值体现为:课程目标方面,关注问题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内容方面,契合问题学生生活经验;课程实施方面,鼓励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评价方面,唤醒问题学生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6.
“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而提出问题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大力提倡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出问题已经不仅仅指教师问学生,还包括学生问教师。教师问学生,无疑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但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要激发学生深思善问,即由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诱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逐步形成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意识。而且,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又可以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具体方法是: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触及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家庭问题是"问题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文章分析了"问题学生"与"家庭问题"的关系,认为单亲家庭是"问题学生"的主要成因,"问题家长"是"问题学生"的直接根源,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是"问题学生"的又一诱因,"问题家庭"的辐射作用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学生","官员家长"是"问题学生"的另一诱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管理措施,以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9.
姜玉燕 《考试周刊》2013,(53):64-64
<正>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要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猜想,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使学生掌握提问的途径和方法。问题意识是学习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使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乐于提问,利用问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问题化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特征是以学生的学习问题为起点,强调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课堂教学的开展主要围绕着学生的问题进行,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与元认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问题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对问题探究和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系统地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其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问题导学法”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效思考。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其做法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提供发现问题的条件,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从观察、实验、生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研究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入手,提出了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创设课堂情境,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分析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使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锦志 《考试周刊》2013,(69):148-148
提出一个问题,尤其是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等方面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思考的开始,是探究的基础。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办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效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必要性,现行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差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创建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创造自由和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动力;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善于提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应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彰显问题所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聚焦学生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思考;总结拓展问题,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三个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孙蓉 《考试周刊》2011,(24):98-98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学生自主发展的动力是学生自身内在的矛盾和冲突,引发学生内在矛盾和冲突的导火线是一串串的“问题”。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言,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中学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学生不敢提出问题;二是学生不想提出问题;三是学生不会提出问题。学生问题意识淡薄除与学生自身有关外,还与当前我国的教育模式、教师的教育观念等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必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授人以渔,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梅 《考试周刊》2011,(77):185-185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本文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策略: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问;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