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好一半文”、“事实胜于雄辩”。这些都说明事例、材料对文章的重要性。如果说立意是文章骨架的话,那么事例、材料便是丰满这一骨架的血肉;如果说题旨是文章主干的话,那么事例、材料便是茂盛这一主干的枝叶。骨架坚实、血肉饱满,文章就有了充沛的活力;主干鲜明,枝繁叶茂,文章就明丽抢眼,就有了看头,就成了风景。反之,虽有鲜活的立意,但无具体充实的事例,  相似文献   

2.
此文在列举事例后能“出思想”。用“金矿”的事例分析出“坚持信念”的思想;用“格鲁希元帅”“贝斯”的事例分析出“心理素质”的思想。但是,文章的前半部分同后半部分要互换位置,以凸显“坚持信念”;第四自然段应删除“根本”二字,改为“心理脆弱也是错过良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谢天》是一篇议论散文。议论散文中的议论同一般议论性文章中的议论不同,它不用论据,更不用论证,它是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的。《谢天》一文便是如此。文中写了三个事例:第一个事例是“祖母之于我家”,第二个事例是“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第三个事例是“我对‘谢天’的一种新的觉悟”。文章从儿时祖母教育“我”吃饭就得“感谢老天爷”谈起。当时,“我”认为祖母的话“是既多余、又落伍的”,认为那是迷信,是脱离实际的唯心论。因为事实是,“我”  相似文献   

4.
写人和记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写人离不开具体事例,因为人物特点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的;而记事的文章往往也要写到有关的人物,因为无论什么事都是人做出来的,怎样才能正确区别写人和记事的文章呢?一、看文章的题目。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它最能反映文章的主题。例如《我的同桌》与《我和同桌》,这两个题目只有“的”与“和”一字之差,但其要求就截然不同。前者  相似文献   

5.
<正>在写作的时候,常要用到一些“例子”来证明文章的观点,这些例子就是事例材料。在事例材料的运用上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事例本身不合适、不恰当,不能证明观点;事例直接拿来用,没有剪裁、加工,有时冗长,有时偏离论点;没有合理安排好事例的顺序;没有对事例进行分析,建立事例和观点之间的联系;等等。一、材料的加工  相似文献   

6.
我的好同学     
这是“雏鹰争章”活动中的四枚奖章。你们班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一定不少,哪些同学能获得这些奖章呢?你可以推荐一人,也可以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人。为了写好推荐文章,可以采访有关的人。如果事例很多,要突出主要事迹,做到有详有略。  相似文献   

7.
周乐 《学子》2014,(6):38-39
正在小学阶段,我们通常将说明某一个道理的文章称为"说理文"。这些文章往往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一个观点,然后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加以证明,最后得出结论。说理文的文体特征,决定了我们在教学时必然要关注文章的观点、事例、论证等方面。我们也只有抓住这些要素,才能挖掘出说理文的教学价值,教出说理文应有的味道。  相似文献   

8.
典故性成语通过三种方式构成 :其一 ,概括。通常是对一个寓言故事、历史故事、传说、轶闻等事例加以概括 ,如流行于秦汉时期的寓言故事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在百兽中称雄而老虎自己还不知道 ,由此概括出“狐假虎威”这条成语。大家熟知的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 ,从故事、传说等事例概括的 ,如“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磨杵成针”等。这些成语 ,都是事例内容的概括 ,有点像故事的标题。其二 ,选录。即对典故的内容选取其中的一部分 ,将其部分意思提炼构成成语语义 ,其实这也是一种概括 ,不同于上一点的是选录一个故事的部分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承上启下的课文,既是第九册“文章的段落”、“中心要明确、段落要分明”等项训练重点的深化,又是为下组课文的训练重点“理清文章的条理”打基础。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寓理于事。作者通过有条理的记叙一件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掌握作者是怎样按照“提出问题——具体事例——受到启迪”的顺序来叙述的。重点是“具体事例”这一部分,要讲清登山的过  相似文献   

10.
例证法是写议论文最常用的论证方法之一。初中生写议论文运用例证法,常见的毛病是:不善筛选事例,盲目罗列;组织事例时随意安排,不合逻辑;叙述事例时“水分”太多,定向不明;不注意对事例进行分析,“例”“理”分离。怎样克服这些毛病呢?  相似文献   

11.
我们班的副班长昊天,样样表现都很出色,而且特“酷”,于是我想写写她。文章写起来倒也顺利,因为我太了解她了。可是写完了一看,感觉“没劲”,为什么?人家那么“酷”,可我的文章却干巴巴的,一是一,二是二,事例加事例,一点儿也不生动,根本就没有那种“酷”的感觉。想来  相似文献   

12.
大爱无声     
这是一篇至情至性的文章,更是一篇英雄的赞歌,作者从“大爱无声”的角度阐释对材料的理解,而且事例充实,有人民敬爱的总理也有平凡的人民教师、子弟兵。随着作者的笔触.让我们重温了那感人的一幕幕壮美的篇章,这些材料的切入点是一样的,即对地震灾区人民的大爱。从这些材料也可看出作者在民族危难之际并没有置身事外,而是热切的关注着灾区的救援工作,这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正如温总理所说“多难兴邦”,而且作者并没有冗长的叙述,但文章却有感染力。只因字字都饱含深情!但文章还是缺乏深度的认识,还可深入挖掘民族的精神、品质等深层次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驾驭材料”,是指在议论说理的过程中,运用例证法的问题。我们知道,古今中外的人的事迹,都是完整的,但是,这些事迹又是可以分解的。如何引用事例?则要有一定的技巧。把材料原封不动地搬进文章中去,说明某一个侧面的论点,实际上并未严格“对号”,即使对上了“号”,也是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这事实就是例子。一篇议论文有准确、真实、典型、新颖的事例佐证,不仅显得有理有据,而且更增添了说服力和感染力。但同学们在写议论文时,如果视野狭窄、思路闭塞,选用事例常常会落入俗套、缺乏新鲜感,这就会削弱文章的说服力。那么,新鲜的材料从何而来呢?本文就着重谈谈这个问题。新鲜的事例,一是指生动感人、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的例子;二是指常人不熟知的事例。获取这些新鲜事例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四条。  相似文献   

15.
话题由来写人的文章,大多是为了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而要表现人物的特点,就离不开事例。文章中除了要详写那些典型的重要事例之外,有时也需要概括地叙述好多件事实。那么,如何选择这些概括的事例呢?请看下面的课文片段。  相似文献   

16.
《高考考试说明》在发展等级的“丰富”方面要求:“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有文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议论文写作中.我们可以在一篇文章中采用多种方式展现自己的事例论据.力求体现发展等级中的这些要求.让自己的文章亮点凸现。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易于学生操作的事例论据展现方式。为了便于叙述.我们将这些展现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作议论文时,经常用到“举例”“比喻”“讽喻”一些方法。“举例”是事例,作“讽喻”的也是事例,“比喻”除句子外,有时也是事例。这三者如何区别?如何体现它们各自的作用?《吕氏春秋·察今》中为证明“时变法宜变”的中心论点,多用事例,博设比喻,广引讽喻,以不同手法进行分析说理。  相似文献   

18.
第八册习作二要求:这是“雏鹰争章”活动中的四枚奖章。你们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一定不少,哪些同学能获得这些奖章呢?你可以只推荐一人,也可以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人。为了写好推荐文章,可以采访有关的人。如果事例多,要突出主要事迹,做到有详有略。  相似文献   

19.
文中用潘多和小泽征尔的事例,在“中外”“性别”“职业”等方面都是“必要而又充分”的。但是,就其力度而言,所述小泽征尔的事例和潘多的事例,前者更能说明立论——前者交代了独特的细节,后者则否。作者应再采访潘多,她也一定有类似不迷信“乐谱”的细节。  相似文献   

20.
这篇习作的题目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论述的是人的“形象”问题。作者以丰富的知识,论述了各种形象的内涵,也说清了形象对于社会人生的重要性。文章视角独特,别开生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作者在写法上有条有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例如,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提出很有新意的“形象诉说”问题,然后用傅雷写给傅聪的信作为事例,并作出归纳:“这是认真的形象。”由此推进,作者再论述“为执着而改变的形象”、“爱的形象”和“不负责的形象”等,在批评不正确的种种形象之后,也就是文章作出“破”之后,作者最后归纳中心论点,也就是简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