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是语言的艺术,解说词配合画面和其他电视元素形成的电视新闻主要诉诸受众的感官,这就决定了电视新闻解说词应当具有感性特色.通俗质朴.  相似文献   

2.
朱婵娟 《新闻世界》2011,(12):47-48
有声语言在电视新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与画面相结合丰富了电视新闻。由于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一部分从业者逐渐怠慢解说词,追求画面的表现,忽视解说词的作用,致使语言简单粗糙,甚至游离于图像。本文将从观众接受信息的角度,探讨有声语言在新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画面与解说词密切配合,互相渗透,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是叙述者通过话语叙述的新闻故事,是对新闻事实的重构。客观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公认的电视新闻的基本属性。本文认为主观性和客观性一样,是新闻的一体两面。电视新闻视听结合,听觉语言是电视新闻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解说词、同期声、音乐和音响3个层面分析电视新闻听觉语言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4.
电视画面和电视解说词,是电视新闻专题两个最重要的表现语言,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语言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叙事符号系统,主要有新闻现场拍摄的画面、与画面同步的解说词、同期声三部分组成。它的传播特点是快速及时、先声夺人;线性传播;受众广泛;具体形象,感染力强;转瞬即逝,不留痕迹。电视新闻的竞争日益激烈,新闻节目的采制和编辑工作显得极为重要,笔者就电视新闻的语言、编辑艺术谈些心得。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语言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叙事符号系统,主要有新闻现场拍摄的画面、与画面同步的解说词、同期声三部分组成。它的传播特点是快速及时、先声夺人;线性传播;受众广泛;具体形象,感染力强;转瞬即逝,不留痕迹。电视新闻的竞争日益激烈,新闻节目的采制和编辑工作显得极为重要,笔者就电视新闻的语言、编辑艺术谈些心得。  相似文献   

7.
李建敏 《青年记者》2006,(14):83-84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闻,画面是它的视觉形象,解说词、音乐音响则是它的听觉形象。虽然音乐并不是电视新闻传递的主要信息,但是18直着电视新闻的变革,音乐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到新闻中,对画面进行补充、深化、烘托和渲染(配合画面语言、字语言),使得电视新闻更加细腻、形象、丰富、生动,以独特的魅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刘永霞 《新闻界》2000,(6):45-45
电视新闻是由解说词、画面、同期声和字幕等多种元素组成,与其它新闻媒体相比,电视新闻的最大区别是直观的形象效果,是主要依靠画面语言来叙事和表情达意的。画面语言在电视新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强化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用画面说话,以形象谋篇布局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电视新闻节目要表现事实,就必须通过画面形象来表现,让观众眼见为实,这是电视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画面语言可以说是电视的生命力所在。电视新闻节目要表达什么 ?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用画面语言表现,通过…  相似文献   

9.
赵妍 《记者摇篮》2012,(12):20-21
"四声",包括同期声、画面、词(报道词、解说词、串连词、评论或编后等)、字(幕或图表),电视新闻节目元素的综合运用,也称为电视新闻的显性语言。显性语言的播出质量是新闻工作者所能控制的唯一"硬标准",是可评价的、有形的节目流,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节目审核的要点。作为电视新闻的编辑要  相似文献   

10.
李奇志 《新闻窗》2012,(3):67-67
在传播媒介日益丰富的今天,电视由于其生动,丰富的特点,依旧被广大观众所喜爱,电视节目主要是通过画面和语言的传送来达到其传播的目的。一般而言,电视语言分为画面语言、同期声和解说词。在这三种电视语言当中,画面语言是最能代表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的方式。电视新闻作为电视节目当中必不可少的一档节目,画面语言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下主要是从画面语言的特点出发,来简要分析其在电视新闻当中的地位及运用。  相似文献   

11.
电视画面和电视解说词是电视新闻中两个重要的表现语言,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在工作中,二者是怎样完美结合,又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把每一条新闻都做成画面与解说词配合完美的佳作呢?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中主观性解说词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华  詹恂 《新闻界》2006,(4):106-107,105
在电视新闻中,解说词承担着解释、说明、补充图像并开拓图像深度和广度的重要使命。解说词的编撰和播报中语调的运用都能体现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意志。因此,解说词写作和播报的过程即是新闻工作人员主观传播的过程。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效的控制个体的主观性,从而达到解说词的“相对客观性”。近年来,新闻报道的方式和倾向出现了“多样化”。多样化趋势适应了市场需要,然而也为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了消极作用:解说词主观性语言的泛滥使用就是最直接的后果。那么导致电视新闻解说词主观性日益严重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又应如何有效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3.
摄像与文字:不可分割的整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原 《新闻实践》2007,(8):32-32
电视新闻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更是摄像和文字记者集体创作的成果。电视新闻画面和声音具有很强的叙事、造型和表意功能,是新闻信息的重要载体,而文字语言(解说词)往往起到补充说明、交待环境、承上启下等作用。在新闻实践中,由于画面的多义性,不确定性以及受众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电视新闻导向,人们自然会认为电视新闻的解说词及其同期声语言中,所表达出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就是导向。其实,作为电视新闻的另一种语言,即电视的第一语言——电视画面,也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电视新闻画面以其特有的记录方式.再现新闻现场的各种客观场景与事物.每当人们观察到外界事物时,总会将这个客观世界移入到自身的主观世界中进行比照,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中重要元素之一为镜头的表达,能够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画面语言的表达,通过镜头的组接及扭转完成主题表达以及内容的展现,本文通过对镜头语言在拍摄过程中的表达,从解说词的编写以及镜头拍摄引擎开展等环节,展现镜头语言的重要性,以及电视记者驾驭镜头语言的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振 《新闻世界》2011,(9):93-94
多年来存在着一个误区,好像电视新闻只要有画面就行,其实,电视新闻传播的基础仍然是声音,也就是解说词,而不仅仅是画面。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当把握电视新闻声画语言的内在规律,增强声画语言的整合,提高电视新闻的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在其声像界里依靠传播信息的职能而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语言系统,作为一种复杂多元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呈现在观众面前。所拍摄的画面、人物同期声、现场效果音、字幕以及解说词等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的语言符号系统。各符号类型之间各司其职、各取所长、相互依赖、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电视新闻的叙事任务。本文通过对各符号类型的粗浅分析,以期与读者一起对电视语言构成做一番的了解与探究。  相似文献   

18.
语言文字的修饰,是电视新闻纪录片解说词写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影片的宣传效果。电视台每年所摄制、播出的千百条(P)电视新闻纪录片中,有许多解说词都是写得很好的。许多记者、编辑满怀热情,用简练、形象、通俗、质朴的语言把荧光屏上显现的场  相似文献   

19.
回归电视新闻的本色—让画面“说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画面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一个视听结合的场信息结构,电视新闻的表意通过其完成。电视记者要想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价值,就必须寻找那些具有语言化、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去感染观众。对重大的纪念活动和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就是将电视画面语言化发挥到了极致,它能使观众看到千里之外的现场,如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提高了报道的可信度、可感性和可视性。 然而在我们的一些日常电视新闻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不注意电视画面语言化的现象。如解说词是什么,画面就出什么,美其名曰“声画统一”;一些电视编辑只看稿件,不注…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是声画艺术,它是由图像、解说和同期声效果组成的。而目前有很多电视新闻却成了“蜻蜒点水”,原因是,有的电视记者只追求画面美,忽视在解说词上下功夫。近年来,有好多好的电视新闻和专题,在解说词上是颇费匠心的。《迎接挑战》,不但画面语言丰富,而且解说语言更为丰富,它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加强了画面的表现能力,揭示了画面难以表述清楚的意蕴。又如,《话说运河》那明快、自如、风趣、幽默的聊天式的解说,自然地把你带到了运河两岸。试想,如果没有解说词的点染,靠画面是很难以让电视观众理解的。所以说,好的解说词,不仅仅是释意,而且还应该传神,传画面之神。解说词既不能完金重复图像内容,又不能脱离图像内容.画面上可以看到的不必去赘述,但解说与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