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决定命运的四分钟C.B.格拉瑟,B.S.司麦雷刘艳军译一位二十八岁的女士,六年来一直夜间打工,而白天在大学读书。“我一直希望成为一名教师,”她说,“并且刻苦学习以获得学位。最终毕业时,我对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非常乐观的。”她把目光投向学校附近一所小学...  相似文献   

2.
故事二:学前班“稻米”综合课程 2004年5月27日,我去了南澳古德吾得小学。我和这个小学的克里校长是在一次研讨会上认识的。由于事先没有预约听课,到了那儿,我先在校园里转了一圈.走进了他们的图书馆。非常巧的是,负责管理图书馆的老师我也认识.她非常热情地向我介绍学校的一些情况,并带我仔细看了她管理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走近自考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记得那是我在济南交通专科学校读书时的一个星期天.我和省法律学校的一个同学打电话聊天时。听她说自考正在报名.但是因为她们是学校统一组织,所以她知道的情况也不多。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勇气,出门就迷路的我,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个表姐,和我在同一所学校念书。上小学时,她在学校就很有名,学习成绩优秀,性情活泼,各方面都出色。而我和她很不同,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相似文献   

5.
女儿今年刚上小学。早就盼着成为小学生的她挺兴奋的.每天回到家先写完作业,再看动画片.玩玩具。我和老师交流,老师说她在学校学习认真,遵守纪律,人缘特别好,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就是有些怯懦,不太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我很早就认识广埠屯小学的李万校长,那是在80年代中期她就读于湖北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的时候,她很有教育思想,人也很干练、精明和有气质,当我2000年第一次走进广埠屯小学的时候,看到学校优雅的环境后,我深有感触:校也如其人,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一在李校长带领下的广小人,把学校拾掇得那样的优稚别致,  相似文献   

7.
学习的榜样     
这是我小学的班主任王玉梅老师。拍这张照片时,她刚吃过午饭,正急匆匆地推起自行车前往学校的微机房。  相似文献   

8.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胆怯懦弱,上课不敢发言,更不敢和老师说话,刚上学的第一天被同学打哭了三次,我当时也在那所小学任教,每次她都跑到我的办公室来哭诉。我告诉她:“虽然妈妈和你在一个学校,但是妈妈不能出面帮助你,因为  相似文献   

9.
案例:孩子小学四年级,学校举行了我爱家乡的系列比赛活动,有征文、绘画、演讲等比赛项目。女儿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了年级组一等奖.她是个好强的孩子.回家后天天对着镜子背稿子,准备参加接下来的演讲比赛。孩子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她的朗诵、演讲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10.
母女情结     
我和我母亲之间有着非比寻常的默契和相互感应,这使我们牢固地联系在一起。14年前,我住在印第安纳州埃文斯维尔市,离我母亲——我的知己,我最好的朋友——800英里。一天早上,当我在静静地沉思默想时,突然感到急需给母亲打个电话,问问她是否安好。开始我有所犹豫,因为我母亲教小学四年级,清晨七点一刻去电话会打破她的常规,使她上班迟到。可是有种说不清的东西迫使我给她打电话。我们聊了三分钟.她叫我放心。她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1.
张蓉 《教育家》2004,(5):22-24
菊城小学作为小榄政府投资创办的一所窗口学校,她的窗口功能就是教育品牌的宣传与学校特色的建设。走进菊城小学,我们很容易被她极具张力的色彩、现代化的建筑、清新优雅的校园环境所吸引。然而,一所学校特色的形成不仅仅取决她的硬件环境.更重要的是把握她的思想内涵和灵魂精神。  相似文献   

12.
我上小学时,学校有一位特别出色的女孩儿.她虽然学习成绩一般,却是全校师生敬佩的武术明星.每天当我们还在被窝里睡懒觉时,她已经到学校开始训练了.一年四季,无论是风霜雪寒还是夏日炎炎,她的训练从不间断.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被她上初一的儿子的表现折磨得筋疲力尽。老师的几通电话让她了解了自己儿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随意说话,和同学打闹,课后不完成作业,等等。她觉得不可思议.儿子在小学的时候多乖啊.从来不会这样。老师搞错了吧?可老师言辞恳切.说:“我怎会拿这种事开玩笑,你自己来学校看看吧。”  相似文献   

14.
因为我爱你     
我的母亲只有一只眼睛,我讨厌她。她让我感到如此难堪。她在一个跳蚤市场开了一间小店,搜集旧衣服和别的一些东西来卖,赚钱养家。我念小学时,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母亲到学校来了。我很尴尬,心里念叨着,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然后跑了出来。第二天上学,同学们都问我:“你妈妈只有一只眼睛呀?!”然后讥笑我。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它为我们国家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能做育才学校的校友是很光荣的。我和育才学校是有过联系的,1946年9月至1947年夏,我曾在以陶行知先生命名的行知小学上过学,这所学校的许多老师就是育才的学生,所以行知小学可以算是育才学校附属的小学吧。我姐姐方开开比我幸运,她不仅在行知小学上了一年学,而且来到上海后,也在育才学校上过学,她是真正的育才校友。  相似文献   

16.
我比正常的学生早两年入学,上幼儿园时父母没时间接送我,只好让我跟随妈妈到了她所工作的学校跟着一年级学生混日子,可是我混着混着,就跟班上同学混出了感情,尽管刚开始功课挺吃力的,但死活不愿意留级。就这样跟着大妇姐大哥哥上完了小学。现在很多女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就来月经了,因为我比别人小,所以在小学时并不在意这些事情,看到同学来月经也觉得与己无关,若无其事。  相似文献   

17.
黎加厚 《电大教学》2011,(1):111-111
已经是第三次接到孙校长的电话了,她一再叮嘱我要参加12月15日她们学校的《小学信息化教育环境的构建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会议。我决定组织研究生同学们一起去学习。在11月召开的上海电子书包研讨会议上,孙校长作为上海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1对1”项目实验学校的代表,介绍了她们利用英特尔学生电脑、实验个性化教学的情况.引起了大家浓厚兴趣,我正想去她们学校实地看看。  相似文献   

18.
上小学一年级时,在陌生的学校里,我面对的第一位老师就是她。她有一头短而乌黑的卷发,弯弯的眉毛下,那双有神的大眼睛总是透着严肃。第一次见到她,她正在  相似文献   

19.
我的孙女小洁是1995年被她父母接去美国的,那时她9岁,正在上小学三年级。 小洁在家时学了几句英语,可是到了美国就全然不管用了。语言不通,在美国上学可是个大问题,我感到非常担心。幸亏不久后儿子来电说:“她喜欢学校,喜欢同学和老师,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即使在学校放假时,她都叨念着学校,希望假期没有这么多、这么长。”这才使我稍微松了口气。1997年,我去美国公干,顺便去  相似文献   

20.
刚来桥头小学时,就听说了嘉仪这个问题学生:每次考试最多2分;只要一上课她就睡觉。当时我就想,这学生给我试试会怎样。没想到“天遂人愿”,今年学校就安排我教她们班的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