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竞赛、训练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分析 ,从中寻求揭示现代男子标枪运动的发展动向 ,为我国男子标枪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经研究发现 ,现代男子新型标枪的运动成绩提高十分迅速 ,这与现代的科学训练以及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的变化、技术的合理化等关系十分密切。2 研究方法2 .1 文献资料调研搜集有关男子标枪运动的论文 2 0余篇 ,论著 8部。2 .2 技术解析对当今国内、外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某些技术参数和指标进行解析。2 .3 数理统计选用数据统计通过 Fox Base 建立的数…  相似文献   

2.
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出手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曙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485-486
对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的专项成绩与出手速度、出手角度等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了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最后出手技术的主要特征,为标枪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男子标枪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我国男子标枪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男子标枪项目的“三级训练网”的塔基过窄;运动员身材矮、力量小;比赛能力差、专项能力差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男子标枪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命、科学选材、提高训练质量、多参加大型比赛,积累比赛经验、发挥各省传统项目的优势,解决标枪后备人才梯队匮乏现状等,以期为我国男子标枪项目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世界田径训练日趋科学化,在标枪训练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非常重视运动员在专项能力方面的发展,因而大大提高了标枪成绩的提高。现在男子标枪成绩早已突破100米,女子也达到80米,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在重视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和不断完善专项技术下取得的。  相似文献   

5.
结合国内外关于标枪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的文献资料,找出适合我国运动员的训练方案,进而归纳出能提高标枪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和依据。标枪运动员的训练应以发展速度力量为主。专项投掷力量的训练应与技术紧密结合,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正确的力量训练手段,贯穿到整个训练计划中去。  相似文献   

6.
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缺陷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和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生物力学参数的对比,并结合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对现阶段我国男子标枪投掷步技术缺陷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转体是投掷步技术中每一环节的重要组成要素,我国男子标枪技术主要缺陷就是由转体的不完善引起的。通过调整投掷步中各环节的转体幅度和转体时机,可以改正当前我国男子标枪投掷步技术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省1997~2000年少年男子优秀标枪选手各骨龄段(12~18岁)的身体素质、生理指标、形态及运动能力等研究对象,探讨少年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各骨龄段的特征,以揭示少年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特点,并把该特点运用到实践中。运用骨龄区别运动员的发育程度,预测运动员的身高,并把运动员各骨龄段的形态、机能、素质、能力跟我国田径训练大纲中优秀标枪选手的理想模式作对比与评价,在少年儿童中发掘最优秀的男子标枪苗子;建议各省、市级比赛中遵循该规律,以提高我国少年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正> 一、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标枪运动员的技术训练是整个训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技术训练应处在什么样的地位,特别是男子新型标枪问世以来,观点不一。一个被经常重复的观点是,新型标枪有利于力量型的运动员,而技术的重要性相对小多了。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对运动的身体训练,特别是力量训练加强了,发表的论文也很多,而对技术训练的研究则减弱了,发表的论文也很少。  相似文献   

9.
1991年全国男子田径锦标赛。男子标枪成绩与1988年第二届城市运动会成绩不相上下。(见表)这固然有赛季刚刚开始,赛场气氛不热烈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运动员技术上和其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不能不说是造成成绩平平的主要原因。下面结合比赛情况,就目前我国青年男子标枪运动员训练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男子标枪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男子标枪项目的"三级训练网"的塔基过窄,运动员身材矮、力量小,比赛能力差、专项能力差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男子标枪的发展。故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男子标枪项目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和中国标枪运动员的技术分析。发现在基本技术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认为在青少年身体发展的有利时机,应加强基础规范性的技术训练,形成正确规范的技术是今后创造优异成绩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2.
宋佩成 《体育科研》2012,33(1):66-67,86
运用实验法和对比法对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陈奇交叉步过程中下肢各关节水平速度的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陈奇的技术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技术细节须改进。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的力学解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与世界优秀选手投掷步躯干后倾角等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和最后用力技术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是影响运动员成绩提高与稳定的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我国标枪运动成绩,完善我国运动员投掷步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 2 9人次投掷步技术纪录影片的解析 ,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投掷步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 ,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 1、2步躯干后倾角过大 ,使第 2~ 3步躯干后倾角变化量相对较小 ,影响了交叉步的动作幅度。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交叉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下肢前移幅度不够。男女运动员都存在着投掷步第 4步左膝弯屈程度较大 ,左侧支撑无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现役的3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研究,发现王峥单支撑时间较短,身体转动快,右脚着地积极,上下肢扭紧情况好,下肢缓冲的幅度小,重心起伏程度小,最后用力中左腿撑蹬效果不好.廖晓燕的缓冲时间短,重心移动快,在水平方向速度小,垂直方向的速度大,上下起伏程度大,最后用力中存在右肩提前对器械加速的现象.张永莉单支撑时间长,缓冲时间长,右脚着地瞬间重心偏左,重心速度保持的不好,上下起伏程度较大,缓冲瞬间下肢缓冲幅度小,力量向前性不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掷标枪技术中几个有争议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国军  李赞 《体育科研》2006,27(2):65-6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掷标枪竞技需要和技术的专项竞技性特点,对我国掷标枪技术中3个有争议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有效保持投掷过程中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是判断某些技术环节实效性、合理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掷标枪最后用力左侧支撑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物力学角度对掷标枪左侧支撑动作进行了全面分析 ,论证了左侧支撑是掷标枪技术中的重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8.
标枪投掷中,最后用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在分析了各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后用力在标枪投掷中的重要作用。而在最后用力技术环节中,左侧支撑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力的传递和用力的效果,进而影响投掷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