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吸尘机器人     
目前世界上有几家公司几乎同时都在生产吸尘机器人。该机器人无论外形或动作酷似40多年前引起人们啧啧称奇的电子龟。它能有条不紊地在房间里四处搜寻,吸尽灰尘。它从房间中心开始,呈螺旋形慢慢向外移动,若碰到障碍物,它会自动调转方向继续前行,直到把整个房间打扫干净为止,一个专门的传感器可防止它从楼梯上跌下来,吸尘管子内有光敏电阻,能估量空气的污染程度。如果空气太脏,吸尘器就会在同一地方反复运行几次,直至吸入的空气变清洁为止。 英国秦森公司生产的此类吸尘器还安装有3台电脑,用来接收由50个光、红外线和超声波传感器输送的信息,每秒钟可运作16次。如果吸尘器旁边有小狗、小猫甚至小孩,它便立即停止工作。 该机器靠蓄电池工作,当电池快用完时,它会走向立在墙角的充电处,自行充电。  相似文献   

2.
《科技新时代》2002,(12):20-20
iRobot公司的Roomba智能地板吸尘器只有10厘米高,能在大多数的床和沙发下完成清洁工作。该吸尘器边缘的毛刷附近设有传感器,可以在清洁墙脚时避免蹭脏墙壁。Roombs吸尘器一次充电后可以工作90分钟。该产品在美国的售价为199美元。查寻网址:WWW.irobot.com。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黑板在擦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严重危害师生身心健康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手动吸尘黑板擦。试验证明这种新型手动吸尘黑板擦能在擦拭过程中,吸附并收集大量粉尘,有效减少粉尘对师生身心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奇特的地毯     
变色地毯:法国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变色地毯,它可以根据人的不同喜爱而变换颜色。编织这种地毯的毛纱预先经过特殊处理,洗涤时只需在水里加入特制的化学变色剂,就能变为自己需要的颜色。吸尘地毯:捷克制成了一种吸尘地毯。这种地毯用一种静电效应很强的聚合材料制成,它可以吸附室内的尘埃和鞋底上的尘土、污物。发光地毯:英国发明了一种能发光的地毯。这种地毯在织造过程中加入了丙烯酸光学纤维,在夜晚会发出微光。拼接地毯:日本生产了一种只有50厘米见方  相似文献   

5.
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够自动捆成线团的塑料材料,利用它制成的塑料线可用作手术缝合线和医疗植入物。这种“智能”塑料由热塑性塑料聚合物制成,可被人体吸收,经设计后能够记忆一种特定的形状,当加热到体温时,它就会自动转化成所需的形状。参与该研究的科学家说,这种塑料可用来制作植入物或骨钉,植入人体时比细线略粗一点。加热之后就会变成所需的植入物形状。由于该材料具有记忆功能,它能以一个松散线团的形式穿过切口。当被加热到体温时,材料“记起了”它设计好的形状和大小,然后收缩拉紧伤口。等伤口愈合后,材料自动分…  相似文献   

6.
化学抹布     
提起扫除,无非是用笤帚扫,墩布拖,抹布擦或吸尘器吸等,但是,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点。暂且不说最原始的扫地工具笤帚,常常是一边扫除,一边尘土飞扬,最终是尘土搬家还是不干净。即便是先进的吸尘器,吸除颗粒大的灰尘有效,对于细微的灰尘,由于吸尘的排气使它飞扬,扫除后仍将慢慢地飘落下来。所以,尽管早晨看上去把房间打扫得很清洁,待到傍晚下班后回家一看,地板等处又落下了一层细微的灰尘。灰尘的大小不一,有的可小至1微米(千分之一毫米)以下。通常肉眼看得见的灰  相似文献   

7.
摩登地毯     
美化居室的地毯,日益受人青睐。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功能奇特的新潮地毯应运而生: 吸尘地毯捷克和斯洛伐克纳帕耶德拉市法特拉公司生产了一种吸尘地毯。这种地毯是由一种静电效应很强的聚合材料制成。它不仅能自动清除鞋底带的灰尘和脏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尘埃。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黑板在擦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严重危害师生身心健康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动擦拭、除尘功能的新型黑板。试验证明该种黑板能够有效清除粉尘,并减少了清洁黑板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9.
《知识窗》2007,(9):54-54
在美国,有上千家超市已采用一种“指纹付款”技术,客户无须带钱包,只要在付款时扫描一下指纹,交易款额就会自动从客户的账户里扣除。将指纹识别技术与信用卡相结合,人们便可放心使用信用卡,而不用担心它会被滥用。这种生物识别信用卡是一种带有闪存微处理器、通信芯片、指纹传感器的智能卡。在使用一张新的信用卡之前,你需要将指纹样本作为模版存储在信用卡上。  相似文献   

10.
清洁机器人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 言随着传感器、控制、驱动及材料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机器人首次在制造领域以外的服务行业开辟了新领域。吸尘机器人就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机器人。吸尘机器人是能够在房间中自动清洁地面,它集机械学、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诸多学科为一体。吸尘机器人作为智能移动机器人实用化发展的先行者,其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已经产生了一些概念样机和产品。吸尘机器人的发展,带动了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移动机器人技术、图像和语音识别、传感器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吸尘机器…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我的试卷掉到地下,居然被妈妈的洗尘器吸入囊中。幸好被我看见,不然试卷就永远不存在了,所以我想发明一种吸尘器。这种吸尘器有红外线的装置,碰到体积较大的物品,吸进去会由红外线感应器传到报警器,报警器就会响,来提醒主人。这种吸尘器是靠太阳能作能源的,还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播音乐。  相似文献   

12.
正物联网的建设加速了各行业的协同,创造出新的价值,但仅依靠网络空间的数据处理还不足以发掘其最大潜能。因此,在现实世界提供高级服务的领域中,能在实体空间中进行物理运动并与外界交互的"机器人技术"体现了重要的存在价值。比如,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的主要作用是替代人工从事家庭环境的清洁工作。它集自动清洁技术和智能设计于一体,一般通过刷扫、吸尘、擦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创新》2009,(9):53-53
家庭主妇也许对这个场景再熟悉不过:在厨房里系着围裙,戴着手套,左手举着清洁剂,右手握紧抹布,用力擦拭各个角落里的顽固油渍。如今,美国科学家发明~种新型涂料可以帮助主妇们优雅挥别“厨房梦魇”——只需事先把这种新型涂料刷在容易沾染油垢的厨房台面、镜子或车库地板上,就不需再使用强力清洁剂或散发刺鼻气味的溶剂,洒上水便可轻松打扫干净。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创新》2005,(1):27-27
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神奇的未来服装。它能自动适应天气变化,具有排热、保暖和除湿功能。当人体过热时,衣服会放入空气,选到降温目的;在寒冷时.则会自动关闭孔隙.阻止热量的流失。这项发明将成为英国参加2005年日本世界博览会的8件展品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种治疗“建筑物综合症”的方法可能即将面世。加拿大研究人员和商业人士正在试验一种空气清洁系统。它的绰号是“呼吸墙”。这种呼吸墙看起来更像是一种现代艺术品,而不是空气过滤系统。它实际上是一种由岩石、植物、鱼和微生物构成的室内生态系统。它能吸入肮脏的空气,再呼出清洁的空气。  相似文献   

16.
《世界发明》2004,26(1):98-99
能自主完成地板清扫工作的机器人吸尘器已经不再是科幻作品里的想象了,我们见到了来自美国Robot公司的Roomba——目前同类产品中最轻巧、最便宜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会说话的电视机 日本东芝公司最近推出一种会说话的电视机,它里面装有微电脑和语言合成器,每天清晨,电视机会主动向主动人打招呼:“早晨好!”收看电视节目时,如坐得离荧光屏太近,它就会提醒主动人:“为了保护您的视力,请坐远一点!”如果把电视声音开得太大,它会立即制止:“不要影响邻居,请小声点。”每当电视节目结束时,它总是向大家道晚安,并自动切断电源。  相似文献   

18.
《大众科技》2007,(12):4
上海交通大学陈杰、汪澍等科研人员潜心研制的一种新型高效真空吸尘车问世。与传统的扫路车相比,这种新型高效真空吸尘车在功能方面具有诸多优点。它采用负压吸尘的原理,由吸尘、集尘、粉尘回收及行走系统等组成,具有吸尘范围广(小于25mm的所有颗粒及粉尘)、吸净率高(吸净率达99.5%),无二次扬尘等优点。最近在第五届上海国际清洁技术与设备博览会上,高效真空吸尘车赢得行业专家的浓厚兴趣。据介绍,高效真空吸尘车不仅可以用于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还适用于冶金、化工、建材、食品饲料、贮运等粉尘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0,(23)
针对光伏板表面的积灰情况和清扫特点,设计了一种智能清扫机器人。该清扫机器人以ST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按照清扫工序顺序动作,在光伏板表面进行自动清扫和吸尘。经过仿真实验,该清扫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对光伏组件的智能清洁,满足光伏电站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0.
气味记录器     
《世界发明》2006,(9):11-11
日本东京科学研究所的工程师发明了一种气味记录器.能让你抓取任意一种气味并在任何时间再次享受这种气味。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15个化学感应芯片来拾取气味井将它转换为一种“数字密方”以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复制这种气味,只需要通过混合加热,蒸发96种化学药品,来得到芳香的气味:这种气味会喷射出来让人类的鼻子识别。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已经复制了橙子,柠檬,苹果,香蕉和西瓜的气味他们甚至可以让系统分辨出红苹果和绿苹果间的气味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