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贵刊2004年第一期“争鸣之页”栏目刊登了何黄海老师的文章《质疑“把话说完整”》。何老师针对教学中一句司空见惯的评价语作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课堂教学中如果强调“把话说完整”会产生三大问题:与日常语言表达的习惯不符合;与思维情感活动基本规律冲突;与真实提高儿童语言能力矛盾。读罢,发现何老师提出这个议题时,似乎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中的“语言”认识不够充分,只停留在“会话语言”上,忽视了“独白语言”层面上的思考,对语文教学的本质任务不明确。语文教学的本质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  相似文献   

2.
董文 《学语文》2008,(5):23-23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意味着对话理念正式引入中学语文教学。那么,什么是“对话”呢?王尚文教授在他的《语文教学对话论》中对其作了精要的阐释: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而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则是和传统教学中的一元独白相对而言的.是师生间借助语言进行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手段和方式.是对话主体在心灵上相互回应和融合。这种理念的确立,让对话、交流、沟通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标志着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训诲——驯化型”和“传授——训练型”正逐渐向现代语文教学的“对话——生成型”转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想真正实现对话,笔者以为必须遵循以下三原则。  相似文献   

3.
我国幼教界长期以来把幼儿生动、连贯地讲述见闻、围绕主题描述图片内容等作为衡量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其结果只是在培养幼儿独白的书面语言能力,而实质上忽视了对话语言,即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极其不妥的。当前幼儿语言教育上存在一个怪圈,教师们事实上在用对话语言的方式(如看图说话)去培养幼儿独白的书面语言,但在幼儿独白的书面语言中出现大量的对话语言特征后,又认为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佳,于是继续用对话语言的方式训练,……,如此循环往复,效果必然不佳。殊不知,违其背了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生命体验的视野中,独白是个人抒怀言志之生命叙事,与对话并不对立,但并不当然地导致道德学习主体的失语;独白式道德教育也不必然是自说自话、不听人言的道德灌输,如果过分地追求对话之形式,势必导致师生之间无意义的滥语.独白与对话互相交融,独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道德教育方式,是对话的前设环节;对话由师生的独白交互进行,教育者可以独白,道德学习者亦能独白,这些作为片段的师生各自的独白链接、融合而成道德教育的对话过程.故对话式道德教育不能简单化地贬斥独白、消解独白,而要既倡导对话,又尊重独白,并努力建构一种让生命在独白中对话并在对话中独白的话语交往模式.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说明语文教学从传统的“独白”走向了“对话”,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居高临下地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改变了学生正襟危坐、规规矩矩接受教师的教训和灌输的状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以“对话”来界定语文阅读教学,既体现了活动状态,又内含了主体自觉,且道出了理想追求。一、民主平等是对话的实质这里所说的“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教育交往的手段,是一种教育情境。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不仅是…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事实上,有些教师在对话教学中存在理解偏差,使一些表面问答式的对话、过程形式化的对话、偏离主题的对话等“假对话”充斥着课堂。“对话教学”应深入文本,教师要发掘出静止的文本背后蕴含着的鲜活而丰富的意义世界,而不是仅限于文本的表面“独白”。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量使用的语言是独白语。教师在使用独白语时应力避“干”、“淡”、“俗”、“病”、“乱”、“怪”等种种失误,追求语言的“准”、“达”、“活”、“权”,并注意与形体语言恰当结合,以取得课堂独白语的理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口语交际训练是思维、交际、肢体语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对话"和"独白"两种语言方式.在语言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关键是要创设情境,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之间互动.下面笔者以《寻隐者不遇》教学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家卫电影独白语言微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卫是当今世界华语电影杰出导演之一,大量的独白是其影片特点之一.他的影片对话往往不遵循格赖斯的交际 "合作原则",不能完成语言交际职能,独白则承才旦起表情达意的职能.同时,王家卫的独白不是个人独白,而是"众声杂语",形成了碎片式的叙事风格,与<玩笑>有异曲同工之妙,能更好地揭示"真实".  相似文献   

10.
试论对话教学在我国成人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建亚  胡敏 《成人教育》2006,(11):30-31
对话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突显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和教育理念,它以对话主义哲学为基础,强调师生主体间的“对话”,是师生在对生活体验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生成知识的过程,是教学最终回归生活的意旨。对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对话教学体现了时代精神,彰显了优秀教学的本质,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探究空间。事实上,对于成人教育,对话教学有其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改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出现的教师独白、学生失语的现象,避免部分学生滋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冷漠”情绪,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从回顾与解读对话的教育哲学思想入手,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范式从独白向对话转变的必要性,探讨了其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对话教学理念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的对话过程。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独白式”教学比比皆是,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本文对高中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3.
论对话教学的基本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对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对话被理解为与单个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形态,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广义的对话事实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原始的以口头语言交流为特征的语言学意义,对话在现实生活中还具有社会和文化的意义。具体来说,对话作为一种原则,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对话作为一种策略,往往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政治教学,教师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几乎霸占了学生的课堂语言权,掠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即使偶尔师生间进行对话,也仅仅是“老师问,学生答”,且对话内容基本上是教师圈定的标准答案。师生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主宰者与被主宰者、传授者与接受者的主客体关系,师生间的对话只停留在语言形式上,而不是深入到彼此之间的精神领域。这种“独白”式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时代呼唤对话,教学呼唤对话,政治课教学更须从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对话”三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来 ,有不少文章和著作提倡教育、教学中的“对话”意识 ,这对语文教学意义重大。因为语文教学本是“言语育人”与“育人言语”相统一的过程 ,“对话”因此而具有双重意义。作为语文教师 ,如何理解“对话” ,在教学中展开“对话” ,远非简单之事 ,有必要作较深入细致的了解。下面择其三 ,略陈己见 ,求正大家。1 .“对话” ,你从哪里来 ?犹如一只美丽的蝴蝶 ,“对话”飞进语文教学的“窗口”。新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有学者指出 ,我国的语…  相似文献   

16.
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语言,语文教学更离不开教师的语言。王崧舟那优美深情的教师独白语言,复活了感性教学,为学生铺设了一座与文本交流的情感桥梁;那细腻雅韵的师生对话语言,是一种心灵的抚慰、生命的赏识、真情的交融。王崧舟老师诗意的教学语言造就了他的诗意语文。  相似文献   

17.
“独白”与对话式教育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话式教育内含“独白--对话”之间的相互包含、循环再生的“生态”结构关系。对话式教育基本上是由作为片段的师生各自的“独白”链接、融合而成的。现实语境中存在两种“独白”:一种是实质为独断的“独白”;一种是个人言说之“独白”。不可将“教育中的′独白′”--概地隐喻为独断,否则便会将“教育中的′独白′”与“′独白′式教育”混为一谈。完全消解了“独白”的“′对话′式教育”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为促进学生主体的确立和主体间性的生成,必须既倡导和强调“对话”,又鼓励和尊重“独白”,把包括“独白”在内的“对话”的权利还给学生,在“对话”与“独白”的必要张力中理解和构建对话式教育。  相似文献   

18.
对话理论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话一直都是人们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话理论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越来越多地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方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于学生"对话",也是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19.
现代哲学强调“对话”,但一般并不一概地否定和拒斥“独白”,相反,却认为作为个人言说的“独白”是“对话”的背景和基础,或至少互为背景和基础,如果没有这种背景、基础和条件,“对话”则无必要也无可能。真正的“独白”,其中包括科学经验的“独白”,是经历了内心“对话”的独白,是将“对话”情境内置于“思”、甚至内置于“行”而产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因此,以语言为教学对象的语文教学不仅具有工具性,更具有人文性。人文性的体现正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而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语文教学能够在认识观上实现由认识物到认识人的转变,从而摈弃教师个人的独白,走向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人对世界的认识,依据认识对象可分为两大类:认识人和认识物。物“是纯粹死的东西,它只有外表,只为他人而存在,能够被这个他人(认识者)以单方面的行动完全彻底地揭露出来。”因此,物不具有“自己不可割让不可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