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晚清时期,作为广西边防的主要负责人,苏元春重视通过发展教育以加强边防实力,其典型事例莫过于创办同风书院。对于苏元春所遗留的相关资源,后世积极加以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广西边疆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将地方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不仅符合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文章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梳理了桂西南边疆地区可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利用的地方史资源,探讨了地方史资源融入国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相关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许昌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丰厚,通过研究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为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文章首先界定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内涵,通过分析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以及许昌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背景,提出许昌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策略及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4.
广西南濒北部湾,滨海地区有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地级市,其旅游资源丰富,有丰富的自然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和深厚的人文体育旅游资源。当前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是:对体育旅游资源的认识不足;体育旅游开发力度不够。因而广西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杨春玲 《华章》2007,(12):6-7
本文在研究中,着重于一个"新"字,应用旅游系统工程的相关原理,结合旅游学、旅游经济学、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部分知识,从新视角对广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展开了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主要结合广西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从新的角度探讨了广西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旅游资源开发与地方(城镇)旅游产业发展的同一性与关联性、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的体制创新.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当前广西各级地方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与推动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开放思想、转变思路、研究对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桂西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了进一步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旅游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意识形态向产品形态转化的有效方式。有鉴于资源整合对旅游开发的重要性,以在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但存在较多问题的广西桂林地区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问题。研究发现,桂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开发中存在着保护工作起步晚、申报工作进展缓慢、保护经费匮乏,申报主体分散、重复申报问题严重两大问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提出了申报、开发、宣传、营销四个方面整合桂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试论巴马长寿文化生态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巴马县是世界级的长寿之乡,旅游资源丰富,应以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把开发利用与保护整治结合起来,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巴马长寿文化生态旅游名县,应以长寿乡作为切入点,点、线、面相结合,并进一步把构建桂西旅游圈和广西黄金旅游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梳理与分析苏州古城历史名人资源类别、价值内涵及国内历史名人资源活态开发模式的基础上,针对苏州古城历史名人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活态保护与开发的实践路径,发挥历史名人资源整合优势,以文化创意释放古城名人文化品牌、产业发展效能,提出以名人资源赋能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  相似文献   

10.
江苏江阴徐霞客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历史名人资源作为一类重要的文化资源拥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徐霞客是江苏江阴最著名的历史名人,在故乡留下许多印迹。然而,江阴对于徐霞客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曾深层次的挖掘文化内涵。本文尝试着分析了目前江阴徐霞客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而重点就如何开发提出了若干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苏元春于光绪二十九年七月(1903年9月)因“克扣兵饷、纵匪殃民”获罪,然而两项罪名皆属莫须有。苏元春“克扣兵饷”实为广西边防建设筹措经费;“纵匪殃民”的真相为同情中法战争后被遣散的散兵游勇,主张招抚,将招募的游勇编成军,充实边防建设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后,广西提督兼广西边防军务督办苏元春励精图治,进行规模宏大的国防建设,开发边疆,发展经济,促进文化。本文拟以龙州一地为对象研究苏元春边防建设之贡献。  相似文献   

13.
壮族神话传说,既是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内容。充分挖掘壮族神话传说的精神内涵,把壮族神话传说有机地引进广西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中,以深厚的文化内涵来吸引游客,使旅游点焕发出新的活力,对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姚古镇的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二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审美价值,对其进行美学上的阐释能更好的挖掘其审美特征,阐发其独特的审美文化内涵,从而促进黄姚古镇的旅游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北海老城有着丰富而极具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基于"严格保护、适度开发、传承文化、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解析北海老城文化生态旅游的文化、社区、旅游、经济等多元复合的发展要素。结合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的开发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北海老城文化生态旅游的统筹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俗文化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广西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其开发利用虽初见成效,但也出现了“发展性破坏”等深层次问题。只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从根本上走可持续开发的道路,才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广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广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迫切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着重从与传统旅游资源的良性互动、旅游产品类型的多元化、旅游项目的参与性、与国际红色旅游资源的对接、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结合、主题形象的确立与传播等方面对广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是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广西原生态少数民族建筑,民间旅游商品及民族人文活动三类文化旅游资源,在文化内涵、空间类别、规模三个方面具有很好的民族优势,其展现出来的特色决定了广西文化旅游属于典型的民族文化旅游,并且制约着广西民族文化旅游形象、旅游产品、空间结构及市场开发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