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电视专题摄制记者的编辑意识是指摄制以编辑思维来构思图像以及拍摄图像。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专题摄制记者具备编辑意识的必要性,还分析了电视专题摄制记者增强自身编辑意识的方法。力求通过笔者努力,找到增强电视专题摄制记者编辑意识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具有借鉴价值的理论依据,以此推动电视专题摄制记者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电视专题类节目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它更加要求节目编辑具有深度挖掘电视节目内涵,精准把握编辑角度的能力。在整个电视专题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节目编辑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节目内容的深度,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给观众带来酣畅淋漓的视觉体验。一、多手段对电视专题类节目编辑工作进行深度挖掘做好电视专题类节目,最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节目,电视专题类节目具有较大的差异,除了保证其真实性和及时性之外,文学性和艺术性有时也需要保证。那么在电视专题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对节目编辑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具备较高的编辑能力和水平,还需要富有创新意识,以便提升电视专题节目的综合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电视专题类节目编辑的创新意识及编辑能力的提升策略,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帮助记者过坎儿。”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很有点忐忑不安,怕引起误解:你当过编辑,所以自抬身价,总觉得编辑比记者高明吧!其实,这并不是我当编辑的体会,而恰恰是我当记者时的体会。我认为,一般说来,编辑在政治理论、新闻业务及文化知识素养等方面,应当比记者更高一些,才能胜任编辑的任务;其次,编辑所处的位置,使他得风气之先,更了解全局和宣传策略;再次,即使编辑水平并不高于记者,但他是记者作品的第一读者,所谓“旁观者清”,也还是会有一些真知灼见的,这对记者的进步无疑是一种助推力。  相似文献   

5.
一件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在于其好的题材(内容)和恰当的表现形式(报道角度、样式等),同时,能最大程度地展现电视传播的独特优势(声画感染力).当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的现场表现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效果.因此,电视新闻记者除了应具备一般媒体记者的基本职业素养外,还必须练就适应电视传播特殊要求的现场驾驭能力.基于一件电视新闻作品报道水平和质量的评判标准,我们可以把电视新闻记者的现场驾驭能力大致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被任命为新疆电视台副台长兼新闻部主任的主任记者杨生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我喜欢记者这一行,过去干了十几年记者,现在当了‘新闻官’,不管工作多忙,事情再多,我决不放下写稿的笔,要永远当好记者!” 1977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新疆电视台当记者。后来在专题部、国际部、总编室、雪莲电视台担任领导职务,仍未放下手中的笔和摄像机。迄今他在新疆电视台先后创作或参与创作了近300部(集)各类电视节目,写论文、评论、报道、散记等30多篇,约10万多字。 他参与编辑、摄像、撰稿的电视系列片《万里长城·新疆集》获1988年度全国优秀电视专题节目系列片类特等奖;他担任责任编辑兼摄像的电视系列片《长城风情录》获全国第三届“骏马奖”团结奖;他编导的电视片《油海丰碑》获1994年度全国电视社教节目评选三等奖;他担任编导、摄像的电视系列片《中国西部民族风情·新疆集》获1994年西部集团节目评选特等奖。  相似文献   

7.
编辑的作用与水平郑剑某报社的一位领导同志要出访,名片上原印的职称是高级记者,后来又重印一份,改成了高级编辑。因为他听说在国外新闻界编辑比记者水平要高一些。有人还谐谑,如果国外同仁一看,年过半百还在做记者,整天价到处跑,会笑话的。这位同志的担心是否必要...  相似文献   

8.
<正>正当传统媒体记者因新媒体的出现而面临丢饭碗之际,又冒出个"机器人记者"来与记者抢饭碗。"机器人记者"不仅可以坐在电视主播台上播新闻念稿子,还可以"写"稿子与记者抢新闻,在不远的将来竟然还可以当编辑选新闻并指示记者做新闻,这令做了几十年记者的"老记"及"老编"们情何以堪?  相似文献   

9.
编辑专题档案史料电视片,就是以电视录像的方法,按专题对档案史料进行加工,这是公布利用档案史料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形式.随着档案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电视录像的日益普及,部分档案馆在编辑档案史料电视片方面进行了尝试.如何运用电视这种形式编辑档案史料?这已经成为档案工作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如今,电视特技手法逐渐增多,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需掌握以下基本技能:第一,当编辑先要当好记者。电视新闻编辑日常的大量工作是与图像打交道,如果对电视新闻采访拍摄一窍不通,就很难修改记者和通讯员发来的消息。第二,要有组织、协调能力。电视新闻编辑每天都与本系  相似文献   

11.
原希娟 《青年记者》2006,(16):111-111
电视新闻编辑担当了一个直接关系到电视宣传效果的重要角色,因此,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首先,应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当编辑先要当好记者。电视新闻编辑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电视直播技术成熟的今天  相似文献   

12.
1998年3月,我从编辑部到人民日报北京记者站做驻站记者。从编辑到记者,角色的转换需要适应,而在北京这个特殊地方当驻站记者,其中的甜酸苦辣似乎也很特别。借《新闻战线》一角,说一点不成熟的感悟。倾注一份热情 记者出身的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有一句名言: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他说,记者就是编辑部的采购员,出门去就是要拿回东西来,要有“每采必得”的勇气。我确实体会到驻站记者应该保持这种精神状态。在北京当驻站记者,有近水楼台的优势,了解宣传信息比在外地驻站要方便,但它所要求的快速反应能力也更强。譬如,一件影响…  相似文献   

13.
去年10月12日,我应《湖北农民报》邀请前往武汉出席在那儿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年会,专题座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课题,还参加了《中国农民之歌》的电视文艺晚会.这次武汉之行,使我真正懂得了当个土记者的光荣,当好土记者的不易。  相似文献   

14.
他任出版部主任时,除参预选稿、改稿、作标题、安排版面等编辑工作外,还提出办报思路、报道意图,帮助记者出点子、组织报道,人们都说他干的是总编的活.而当他做了副总编辑后,他依然和大家一道选稿、改稿、制作标题、安排版面,人们又说“他首先是一个普通的编辑”.他,就是天津《今晚报》副总编辑陈礼章.  相似文献   

15.
如何培养和造就一个合格的电视编辑人员是新时期电视工作对电视编辑的职业要求。电视编辑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职业素质,才能胜任电视编辑工作。那么,做一个合格的电视编辑应具备那些素质?本文尝试对电视编辑素质与能力进行分析把握,以便认识目前电视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说,电视台的摄像记者在制作电视新闻片与电视专题片时,总认为对主题与结构的把握是编辑的事,摄像记者只是见什么拍什么就行了。殊不知电视节目是集体的创作成果,尽管在创作中有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之分,但是前后期各工作必须密切配合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在全新的媒体发展时代,各类媒体都需具有创新意识,传统的电视媒体更要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收视需求,电视编辑要创造出更为新颖的优质节目,以此充分提升行业竞争力。在电视行业,编辑对于节目呈现的效果有关键性的影响,他要把握好电视节目的尺度,根据观众的需求来革新节目的形式,还担负了记者的工作职责,后期的剪辑、文字、包装等,本文对电视编辑的工作内容及其创新思维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有人很形象地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有人说“文好题一半”,“文察于目”。这些都说明标题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报纸为了鼓励编辑记者出好标题专门设立了标题奖,电视这些年随着专题性节目的不断增加,标题也理想瞎被看重。标题的创作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标题能使一篇内容散乱的手目统归起来有一个明确的主旨和中心,使一篇内容本来不错的节目锦上添花更添秋色.一部不怎么样的专题节目取一个好标题有时也能起到一俊遮百丑的效果。电视专题节目的标题,产生于书目的构思、拍摄、编辑、制作等一系列创作过程之中。它是记…  相似文献   

19.
胥海波 《军事记者》2014,(10):56-56
2009年秋天,沈阳军区前进报社副社长孙永库正式退休,那年他55岁。他想,我还正年轻哩。就在别人还在想象他如何面对夕阳之时,他已奔向了一条澎湃在他内心多年的情感道路。记录小人物的精彩从1972年走入军营,一直到到报社当记者、编辑,  相似文献   

20.
赵力 《记者摇篮》2007,(1):51-52
电视编辑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在进行新闻类的节目编辑时,记者或编导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的传达给观众。编导应充分考虑特技、图像资料、动画、现场声、音乐等诸多电视语言元素参与编辑,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