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1835年,波兰一位资深的养蜂人齐从(Dzierzon)通过长期观察发现,蜂巢里的蜜蜂是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的;其中,蜂王和工蜂由上一代蜂王和雄蜂交配产生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含有32条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即2N),是雌性的;雄蜂是由蜂王的卵细胞(N=16)直接发育而来,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那么,雌蜂和雄蜂是怎样产生配子来繁衍后代的呢?  相似文献   

2.
德国、美国和挪威的科学家已查明决定蜜蜂性别的遗传信号。这项刊登在8月22日《细胞》杂志上的发现解释了雄蜂为什么可以没有父亲这一困扰科学家长达150年之久的科学难题,同时还解释了蜜蜂、蚂蚁和黄蜂为什么常常会形成群落。这项发现还可能使培育蜜蜂变得更为简单。研究人员发现,雌蜂体内有一种称作互补性别因子(csd)的基因的两个不同的副本,分别来自父母;它们形成的活性蛋白质促使受精卵发育成雌蜂。没有受精的卵子只有来自母亲的一个csd副本,因而发育成雄性。1845年,波兰一位名叫约翰·齐尔聪的教区教士提出,雄蜂没有父亲。他认为,雌蜂由…  相似文献   

3.
种子·花朵     
<正>春天,农民伯伯们播下优良的种子,经过他们辛勤的照料,一定会迎来秋日的大丰收,那时农民伯伯们会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田野,会心地微笑。  相似文献   

4.
<正>一些昆虫会逼其宿主献完青春献生命,一种与蘑菇类似的真菌竟然也有此本领!许多细菌寄生在一些动物的体内,靠寄生对象——宿主体内的营养过活,但这些寄生物通常不会要了宿主的命。可是有些拟寄生物就不这么安生了,它们会把宿主改造成自己的奴隶,然后逼迫奴隶献完青春献生命。如胡蜂和寄生蝇,就是典型的拟寄生物,它们把卵产在毛虫体内,让孵化出的幼虫以宿主为食,等宿主献出生命以后,这些凶残的"小奴隶主"便扬长而去了。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一窝蜂只有一个王? 在一箱蜜蜂里,只有一个蜂王。在一窝蚂蚁或是一窝白蚁里,也只有一个蚁王或白蚁王。这是什么道理?其实,工蜂全都是雌蜂,为什么它们只做工,而不能生育产卵呢?在白蚁巢里,有些白蚁明明可以生育,但是只要白蚁王在,它们就不生育产卵;只有白蚁王死了,不久其中的一些才产起卵了,继承了白蚁王的工作。蜜蜂也有这种情况,当把蜂王拿走,同时巢内又没有未来的蜂王在培育着,那么大部分工蜂都会发育而产卵。由于工蜂没有与雄蜂交配过,它们产出的卵将来  相似文献   

6.
青云 《科学大众》2008,(Z1):70-71
有一首流行歌曲名为《老鼠爱上猫》,还有一首流行歌曲叫《狼爱上羊》。不过在现实世界里,并没有老鼠爱上猫或者狼爱上羊而且交配的事件发生,因为两种动物实在是差得太远了,没有多少亲缘关系。然而,同一科不同种的亲缘关系较近的动物却有可能交配,比如我们常见的骡子就是马和驴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现在,我们假设一头老虎遇到了一头狮子,它们相爱了,然后有了"爱情的结晶"。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吗?  相似文献   

7.
胡蜂是一类能螫伤人、畜,甚至螫人至死的昆虫,自古以来靠自然繁殖得以生存和发展,在不掌握其生物学特性的情况下去接触它,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而人人惧怕,避而远之.据文献检索得知,在世界各国至今也很少有人涉足其专门的研究.然而在我省的双柏县却有几个人不仅自己运用科学手段和方法,研究、饲养胡蜂,而且还带动了全县3600多户人家饲养胡蜂,并在双柏县成立了首家"毒蜂养殖研究会"和"胡蜂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年均为养蜂农户增加经济收入45万元,为研究会回收成虫250千克、大胡蜂房200多千克、大胡蜂毒液1.5千克,年创产值50多万元,提供了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8.
刘立文 《科协论坛》2007,(12):81-8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问题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来,虽然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特别是"村容整洁"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农民自己。税费改革以后,农村集体兴办公益事业,如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修建村级道路、改善卫生环境和农业综合开发,按照《黑龙江省村级范围内筹资筹劳管理暂行办法》的,以"一事一议"的形式向农民筹资筹劳解决。  相似文献   

9.
正芬兰公司制造了一款名为Grain Sense的手持扫描仪。农民伯伯可以用设有不同频率的近红外光线扫描农作物样品,根据被吸收的光数量精确分析小麦、燕麦、黑麦和大麦等谷物中的蛋白质、水分、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它还可以提醒农民伯伯在农作物生长时增加肥料或调整湿度,从而减轻气候变化给  相似文献   

10.
苏联欧洲部分的草原区域,今春共种植了七十多万公顷的防护林带。虽然苏联一年的造林计划已经完成,但是各集体农场和国家农场在秋季还要继续进行这一工作。集体农民们正在搜集树木和灌木的种子。今秋要  相似文献   

11.
蜂螫的危险性 当春、夏季到来时,各种生物都显得生气勃勃,百花争艳,草木郁郁葱葱。农民的生产劳动,学生的郊游,城市居民的休闲,退休老人的健身,都在山林和郊外中。在山林和百花丛里,最容易接触到的昆虫,就是各种蜂类,例如:胡蜂,马蜂,蜜蜂等。因此,常常发生被蜂蜇的事情。我国每年夏、秋季都会发生多起蜂蜇人致死的事件。  相似文献   

12.
北方的树木在秋季以后,除了少数松柏类常绿树木以外,叶子就会变黄,只要风轻轻一吹就会飘落;叶子的变黄和凋落对于树木来讲,可以说是一种过冬的准备。叶子为什么会变黄呢?因为在落叶以前,叶里所含的营养物质都已经分解,输送到枝干内贮藏起来,于是树叶失去了它固有的绿色。秋季以后,土壤温度逐渐降低,树木的根系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也日渐困难,为了减少水分的损失,叶子的凋落,实在是一种保护的适应。树木向高里生长是靠枝干的顶端来进行的,生长的部分也是树木最幼嫩的部分。到了冬季,生长停止,这种生长的顶端就被新形成的幼叶包围保护起来,就是我们称做芽的部分。到第二年春天,芽张开以后,顶端继续活动才长成新叶,加长枝干。  相似文献   

13.
蜂螫的危险性 当春、夏季到来时,各种生物都显得生气勃勃,百花争艳,草木郁郁葱葱。农民的生产劳动,学生的郊游,城市居民的休闲,退休老人的健身,都在山林和郊外中。在山林和百花丛里,最容易接触到的昆虫,就是各种蜂类,例如:胡蜂,马蜂,蜜蜂等。因此,常常发生被蜂蜇的事情。我国每年夏、秋季都会发生多起蜂蜇人致死的事件。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2月底,海外媒体报道,世界上体形最大的蜜蜂于1月在印度尼西亚偏远地区被发现,它体长可达4厘米。而2018年11月,笔者在我国云南省与缅甸交界的地区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最大胡蜂个体——中国大虎头蜂,它们体长达6厘米,翅膀展开最大可达9.35厘米,远远超过了过去翅膀展开7.6厘米的世界最大胡蜂纪录。媒体将这个消息公布后,也同样引起轰动,尤其是过去被认为世界最大胡蜂个体分布地的日本,网友们惊呼:"超级大黄蜂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15.
蟋蟀是大自然的天然歌手,它们的歌声优美动听。为了吸引异性,公蟋蟀们常常不知疲倦地一展歌喉,唱着优美婉转的小夜曲。公蟋蟀的翅膀就是它们的小提琴。每当需要交配时,它们就会通过弯曲翅膀,用右翼鞘盖在左翼鞘上,利用它们的相互摩擦来发声,以期吸引异性,并与之交配。  相似文献   

16.
罗杰斯推崇意义学习,强调教育应侧重于人的认知发展、情感培养以及对整个人的教育.基于"意义学习"理论,农技推广必须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农民的认知和情感的有机结合;不仅重视农民学习了什么,还要有助于农民获得和体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13,(4):6
2012年8月,湖南省老科协服务"三农"经验交流会在郴州市召开。全省14个市州、省直有关单位共90多人参加会议。朱东阳会长在湖南省老科协服务"三农"经验交流会议上讲话。他强调,服务"三农"要有创新,要探索"三农"服务的新形势和新途径。唐之享会长强调,服务"三农",首先要为农民服务好。想农民之所想,务农民之所需。  相似文献   

18.
<正>俄国数学家曾提出:"注意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没有注意力尤如没有阳光的房子。"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会使我们的授课效率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学生的注意力涣散时,即使天天坐在教室里,因为心不在焉,也会一无所获。当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们还要在学习方法上加以反思。所以教师要经常给课堂"变脸",使"上课"的痕迹日趋淡化,使枯燥的课堂教学更鲜活。一、在导入新课中激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要在导入时就能很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们采取了等距对称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我县144户农民住房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预测他们在“七、五”期间需建投房及需购建材情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增长,农村建房较多,农民居住条件有了初步改观,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初春.一场罕见旱灾辅天盖地而来,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历史少见。土地龟裂、河道断流.麦苗枯死、饮水无源,火灾频发……灾难仿佛猝不及防。再回想2008年初那场罕见大雪.这些现象似乎有些不寻常。小璐一方面为农民伯伯今年的收成有些担心.另一方面.她又有些困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年初的干旱呢?谁把雨水偷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