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德荡然无存,“智者”只能是丛林中的狐狸与狼 说美德是一种智慧,很可能有一些人不同意。他们或许会认为,有美德的人是可爱的,甚至是令人敬佩的,但不一定是智慧的。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普遍认为,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美德可教”的观点。然而事实是苏格拉底通过论证得出的结论是“美德不可教,美德不是知识”。他只是在与人辩论中由“美德不可教”而意外地得出了“美德即知识”的结论,但他意识到这是自相矛盾的,因而希望继续探讨下去。美德是个性心理品质,是中性的,既可能有益,也可能带来害处。因此,作为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更注重智慧,主张道德智慧教育。在日益复杂的当代社会,道德智慧比美德更重要,更紧迫,应注重道德智慧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密云县南菜园小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积极开展“美德行动进校园”等系列教育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美德歌曲进校园、美德故事进课堂、美德少年进家庭、美德活动进社区、美德人物进讲坛、美德教育徼课程、美德事迹共传诵七大行动策略,培育“文武双修、德才兼备”的美丽阳光少年.  相似文献   

4.
什么美德对于个人的品格来说最为重要?古希腊人列出了八种。智慧是最重要的美德,这种美德引导其他美德。智慧带来良好的判断能力。它能使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这些决策无论对于我们自身还是其他人都是有利的。智慧告诉我们如何将其他美德付诸实践——什么时候行动,怎样行动,当不同的美德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5.
什么美德对于坚强的品格来说最为重要? 古希腊人列出了四种.他们认为,智慧是最重要的美德,这种美德引导其他美德.智慧带来良好的判断能力.它能使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这些决策无论对于我们自身还是其他人都是有利的.智慧告诉我们如何将其他美德付诸实践--什么时候行动,怎样行动,当不同的美德发生冲突时如何进行平衡(举个例子来说,当诚实地说出真相将有损于某个人的感情时,不同的美德就发生了冲突).智慧能使我们正确地辨别事物,明白什么是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并给出优先次序.  相似文献   

6.
什么美德对于坚强的品格来说最为重要?古希腊人列出了四种。他们认为,智慧是最重要的美德,这种美德引导其他美德。智慧带来良好的判断能力。它能使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这些决策无论对于我们自身还是其他人都是有利的。智慧告诉我们如何将其他美德付诸实践——什么时候行动,怎样行动,当不同的美德发生冲突时如何进行平衡(举个例子来说,当诚实地说出真相将有损于某个人的感情时,不同的美德就发生了冲突)。智慧能使我们正确地辨别事物,明白什么是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并给出优先次序。希腊人把第二种美德命名为公正。公正意味着尊重所有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正我校全体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展了积极的探讨。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以绿色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根本。根据我校学生情况,我们自制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从"社会公德、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学习习惯、个性心理、学习素养和审美能力"七个方面,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美德。学生个人德育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个人德育积分制。各班级针对本班级学生特色,制定班级班规和德育积分制度,学生获得综合评比流动红旗、卫生评比流动红旗,各种"纪律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  相似文献   

8.
高峰 《教育革新》2010,(6):12-13
“儿童美德工程”项目是由SOHO中国基金会提出并实施的美德教育培训项目。SOH0中国基金会在我市开展的“美德在我心”儿童美德教育项目,是“儿童美德工程”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在天水市部分县、区学校所进行的美德教材编写、使用、推广实施工作和卫生间的建设工作。“美德在我心”儿童美德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9.
程乐明 《河南教育》2013,(12):20-21
在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篇》和《美诺篇》中,苏格拉底、美诺和普罗泰戈拉讨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苏格拉底与普罗泰戈拉的观点看似对立,其实不然。二者从不同侧面揭示了道德教育的真谛:美德不同于其他知识,它的获得强调践履,强调养成习惯;美德教育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不能单靠专门的美德教师,应是多渠道全方位的;美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该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不断变化;美德教育的方法不是灌输式而应该是启发式。  相似文献   

10.
“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经典。这一训示对于当下教育的启示在于:知识是承载美德的基本元素,知识教学必须与学生品德教育相结合,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启迪和增进学生的人生智慧,促进学生德知并进、和谐发展、德性完满。真正具有伟大力量的知识是兼具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知识,真正优质的教学是内外价值兼具的教学。重温“知识即美德”,就是要重视知识所隐含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邱兰君 《广西教育》2013,(26):20-21
苏格拉底一生致力于探索伦理哲学和公众教育,“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的重要命题。“知识即美德”观蕴涵着去私存理、智中存美、德行可教等伦理哲学,不失为别具一格的美育方法,与学生美德的系统培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而,在“知识即美德”视域中探讨学生美德的建构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设计思路将“写”与“宣扬身边的人物美德”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的习作赋予一定的社会意义;同时,用“模仿古人为人物立传”的方式安排习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导写过程一、交流美德故事,体验人物美德及其影响布置学生搜集、阅读古今中外美德故事,选自己喜欢的一篇,认真阅读、背诵。组织学生召开一次“我喜欢的美德故事演讲会”。可以先分小组演讲,小组推荐一个人,大家帮助准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推出选手全班交流。教师也作为“选手”参与其中,侧重交流“古代有美德的人物传记”。讲完之后,向学生介绍古代“传记”的文体及其作…  相似文献   

13.
<正>东西方圣哲在“美德”的认识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唤醒美德”“德性主体”“道德自觉”“反求诸己”等,都说明了美德的主体性、自省性和自由性的特质。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梁丰初中”)的“至美少年自主养德学习小组的构建行动”就是围绕初中生品格习养的“自主性”开展的实践。一、美德的“不可教”与“自教”美德“不可教”实际指向的是美德不能进行空洞说教,需要道德主体通过“无知的觉悟”才能彻底领悟。  相似文献   

14.
“知识即美德”出自苏格拉底,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不过,当下学界对其研究更多地是从现代知识观出发的,从而曲解了命题的本有涵义。从亚氏对“知识即美德”所具有的包容性分析来看,这一命题可从两方面切入:实践之智即美德;默观即美德。  相似文献   

15.
储蓄美德     
林肯——美国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他因为美德而闻名于世。他在当售货员时,为去归还一位夫人的零钱而跑了6英里的黑路;他在当律师时,伊利诺斯州的法官、陪审团和检察官都知道,只要亚伯拉罕·林肯出庭,那他的当事人肯定是站在正义的一方。当时“,诚实的亚伯拉罕·林肯”在美国,在那个时代成为正义与诚实的代名词。因为他每天渴望正义,渴望人格的完美,积累着美德,最终幸运之神降临他身上,由一个小人物成了总统,而且美德造就他成为美国最杰出的总统之一。美德,可以储蓄。良好素质,是在日常中养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存折”,当你做一件好事,就存…  相似文献   

16.
美德伦理学的实践处境是就美德伦理学的实践应用而言的。美德伦理学认为,在行为动机领域,行为者应该出于美德而行动;在行为过程中,行为者要通过实践智慧来选择行为路线;在行为评价时,要依据行为者的品格和动机来判断。美德伦理学的积极因素在于对人类美好情感的呵护以及对社会生活中常识道德的尊重,其消极因素表现为道德精英主义和人性论上的乐观主义预设。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研究》2013,(1):19-21
教育感悟541:美德比金钱更能给人带来长久的幸福。因此,有智慧的富人给孩子传美德而不是传金钱。美国哈里森集团调查发现,美国每年可支配15万美元以上家庭48%的孩子捐过款,45%的孩子做过志愿者,远远超过可支配5万美元以下家庭的28%和26%。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富不过三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美德观与德育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树成 《中国德育》2009,(11):20-24
德育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即美德或德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关于美德的基本预设必然决定着德育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具体德育实践形态即德育范式。何谓美德?历史上有三种基本的观点:“知识即美德”“践行即美德”“和谐即美德”,相应地形成了三种基本的德育理念、取向与实践形态,即知性德育范式、实践德育范式与和谐德育范式。  相似文献   

19.
幼儿美德行为也和早期智力开发一样,有着遗传的潜质、天赋,在适宜的条件下都会发生美德行为?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幼儿自从有了自尊心,也就有了美德教育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动物的美德     
可能在很多同学眼里,认为动物生性粗野,你争我夺,弱肉强食,它们根本没有“美德”可言。而事实恰恰相反,甚至很多动物的美德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