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划S期数第1期(2月号)第2期(3月号)第3期(4月号)第4期(5月号)第5期(6月号)知识点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y=Asin(ωx φ)  相似文献   

2.
高中数学第一册(下)78页阅读材料中,通过正弦交流电的相加得到一个结论: Psinwt Qcoswt=P2 Q2sin(wt (?)),其中cosθ=P/P2 Q2,sinθ=Q/P2 Q2 这个结论,通常称为辅助角公式.它可以把同角正弦、余弦的和化为一个三角式的形式,这就为我们研究三角函数问题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期数第1期(2月号)第2期(3月号)第3期(4月号)第4期(5月号)第5期(6月号)知识点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y=Asin(ωx φ)的图象、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第四章小结与复习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平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第五章小…  相似文献   

4.
<正>三角函数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的重点,而正弦函数y=Asin(ωx+φ)或余弦函数y=Acos(ωx+φ)是三角函数中较为常见的形式。正弦函数的单调性主要可分以下两种情况来讨论:(1)函数y=Asin(ωx+φ)(A>0,ω>0)的单调区间的确定,基本思想是把(ωx+φ)看作一个整体。比如:由2kπ-π2≤ωx+φ≤2kπ+π2(k∈Z)解出x的范围,所得区间即为增区间;由2kπ+π2≤ωx+φ≤2kπ+3π2  相似文献   

5.
纵观近几年高考了角题,不外乎求最小正周期、最值、单调区间及与图象变换有关的综合题等.解这儿类三角题都可利用三角变换将所给一角函数式化归为单角的正弦函数y=Asin(ωx+φ)、余弦函数y=cos(ωx+φ)或正切函数y=Atan(ωx+φ),然后冉类比最基本的正弦函数y=sinx、余弦函数y=cosx、正切函数y=tanx的周期、最值、单调区间及图象变换等有关知识求之.  相似文献   

6.
易错点扫描1.忽视角的取值范围而导致错误,如三角形的内角、向量的夹角等都有范围的限制.2.忽视隐含条件导致错误,如忽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π,忽视正弦、余弦函数的有界性.3.通过三角恒等变换将函数f(x)化简成Asin(ωχ+φ)+b(A>0,ω>0,φ∈  相似文献   

7.
电路中的三要素公式常用于直流电源作用下一阶电路响应的计算。若把三要素的公式稍加改进,可使求解正弦信号作用下一阶电路的响应更为方便。正弦信号作用下一阶电路的响应形式为 f(t)=f_mcos(ωt+φ)+Ke~(?) (1)(1)式由暂态分量Ke~(-1/r)和稳态分量f_mcos(ωt+φ)两部分组成。其中K由电路的初始条件确定,K=f(0)-f_mcosφ。(1)式与三要素计算公式f(t)=f(∞)+[f(0_+)-f(∞)]e~(?)比较便知 f_mcos(ωt+φ)=f(∞) (2) f(0_+)-f(∞)=K (3)  相似文献   

8.
在三角中,有一个三倍角正弦公式: (1/4)sin3θ=sinθ·sin(60°-θ)·sin(60° θ), 在具体的三角运算中,应用很广泛,且能派生出许多有趣结论,使许多三角题获得新颖解法。本文就此类公式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供同行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正弦量Xmcos(ωt φ)与复值函数Xmej(ωt φ)之间的对应关系出发 ,论述了相量法与旋转矢量法的异同。给出了旋转矢量法的一种较为贴切的称谓  相似文献   

10.
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中φ角确定的新思路陶兴模(四川省重庆市铜梁中学632560)根据正弦型函数的图象求解析式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难点在于如何根据图象准确地确定φ角的值.根据坐标平移变换可以解决φ角的确定,本文从另一个角度来研究这个问...  相似文献   

11.
知识梳理   一、正弦交流电的规律   1.表达式:e=Emsinωt,Em=nBSω.   2.四值:瞬时值、有效值、平均值和最大值.   3.正弦交流电有效值与最大值关系:I=Im/√2.   ……  相似文献   

12.
72 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能否统一成一个三角公式 ?答 :能 ,实际上 ,正弦的和角公式包括了正弦的差角公式 ,余弦的和角公式包括了余弦的差角公式 ,正切的和角公式也包括了正切的差角公式 ,这是因为在和角公式中 ,β本来就是一个任意角 ,当然可正可负 .另外 ,在推导余弦的和角公式时 ,我们用到了单位圆中弦P1 P3 与弦P2 P4的长度相等 ;如果改用弦P1 P4与弦P2 P3 的长度相等 ,就可以推出余弦的差角公式 .准确地说 ,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可以互相转化 .73 .要让学生掌握正切的和 (差 )角公式 ,应该抓住哪些环节 ?答 :(1)让学生理解推导正…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探讨,在三角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恒等变形的能力。一、首先要掌握三角恒等式的一般证法 1.尽量把等式中所含的三角函数都化为同一函数。(一般情况下都化为正弦和余弦) 2.三角恒等式中,若含有不同角的三角函数,则宜先考虑角的变换,后考虑函数的变换。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三角中,根据二倍角公式,可以推出角α与1/2α的关系式。令tg1/2α=t,可得sinα=(2t)/(1 t~2),cosα=(1-t~2)/(1 t~2),tgα=(2t)/(1-t~2) 利用这三个恒等式可以把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式转化成关于t的代数关系式,这样,在解决三角的许多问题时都很有用处,因此我们通常把它们叫做“万能代换公式”也叫做“万能公式”。一.在求值中的应用例1 求(tgx secx-1) (ctgx cscx-1)。  相似文献   

15.
一、正弦交流电的规律 1.表达式:e=Emsinωt,Em=nBStω。 2.四值:瞬时值、有效值、平均值和最大值。 3.正弦交流电有效值与最大值关系:I=Im/√2 4.一般交流电有效值只能根据电流热效应求。 5.交流电图像表示法,注意考查变形交流电产生过程(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交流电产生)。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76):92-93
高考对三角函数的考查重点是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以及运算求解能力,侧重考查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和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突出考查形如y=Asin(ωx+φ)的图象与性质,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及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重点考查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此外,学好三角函数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三角恒等式,就证题的基本途径来说,和代数恒等式是完全一致的,但它有自己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值得函授学员注意: 1.在进行三角恒等变形时,应先把三角式中的各三角函数化为同角(化复角为单角),同名函数(一般化为正弦和余弦函数),然后再利用有关公式进行推证。 2.如果三角恒等式中只含有正切、余切的三角函数,一般可利用它们的倒数关系和代数恒等变形法则来证明,不必再化为正弦和余弦函数。  相似文献   

18.
对可允许的权函数ω:[0,1)→(0,∞),加权Bergman空间L^Pα↓,ω上的范数定义作‖f‖P,ω={∫D|f(z)|^Pω(|z|)dm(z)}^1/p。我们证明,对0<p<∞和f∈H(D),‖f‖p,ω-|f(0)| {|∫′(z)^pΨ(|z|)^pω(|z|)dm(z)}^1/p。由此我们给出函数算子Tg:f→∫z↑0↓f(t)g′(t)dt在L^Pα↓,ω上有界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9.
陆庭 《考试周刊》2014,(56):70-71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是《三角恒等变换》第一节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节内容。它是前面三角函数知识的延续,又是推导正弦和(差)角公式、正切和(差)角公式及倍角公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做机械振动的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随时间t做正弦规律变化时,物体的运动就被称之为简谐运动,其基本规律是x=Asin(ωt+φ),其中ω是简谐运动的圆频率,由振动系统本身决定;A为振幅,φ为初相位,这两者由振动系统的初始状态决定.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简谐运动的规律呢?一、利用参考圆研究简谐运动的规律如图1所示,物体以角速度ω做半图1径为A的匀速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