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它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社会的变革,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从器物的变更到制度的创新再到文化变迁的过程。文化的变迁最深刻,影响也最大。  相似文献   

2.
侯彦霞 《考试周刊》2011,(47):193-194
城市实力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硬实力,又包括软实力。所谓硬实力,是指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硬件设施等;所谓软实力,是指文化水平、人文环境、体制机制等。具体说,城市软实力是指建立在城市文化、政府服务、居民素质、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城市社会凝聚力、文化感召力、  相似文献   

3.
翻检词典,"文化"一词的义项有两项基本一致:一是泛指一般知识。二是从广义上说,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历来就是历史的印记,无论哪个时代都会留下自己的文化烙印。如今,"文化"更是与时俱进,成为一个时髦的热词。就连最日常的衣食住行,都时时处处显着文化范儿,透着文化气息。拿刚刚过去的羊年春节来说,就给我们传  相似文献   

4.
一、概念界定1.同喻文化一个时代文化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传递机制。玛格利特.米德运用现代传播学的有关理论,从不同文化传递机制的视角入手,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说。即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  相似文献   

5.
大学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歧义丛生的概念。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阐发和运用大学文化概念。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出发,大学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为大学及其成员认同的大学稳定的存在方式。大学文化的实质性内蕴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大学的文化生态(包括作为符号象征的物质文化、外在力量的制度文化和内在品质的精神文化),表征大学文化对内部师生发挥作用的文化存在;二是指大学的文化力量,表征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发挥影响的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6.
孙福 《华章》2013,(17)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思想、科技、文艺、宗教、教育以及文化交流等社会的意识形态。在我国,第一次将"文"和"化"联用,是西汉末年的刘向。不过,他在《说苑·指武》中所说的"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中的"文化",实际上指的是"文治教化",是与"武功"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 文化所呈现的种种意识形态,是人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文化,伟大的文化推动伟大的事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人们对文化软实力的认识已经从简单到深刻,从少数到普及。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主体,其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支撑。黄沙矿是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下属的一个主力生产矿井,是冀南大地上一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中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原则。"以人为本"体现在企业中时,其中的"人"首先是指企业的每一个作为个体人的员工,其次是指企业的全体员工,最后还包括企业的服务对象;而"以人为本"的"本"则指要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只有从理论上搞清企业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才能搞好企业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成语文化有“成语的文化”和“文化的成语”两种内涵。前者是指“成语化了的文化”即以成语为载体的各类文化;就其外延而言,只有那些被凝练到成语中成为成语意义内容的那些文化元素,才是所谓成语文化。后者是指“成语这种文化”或“作为文化的成语”,它是语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外延是与成语的外延相当的。从价值论的角度说,任何有价值的成语文化研究,必须是合乎研究目标的求真原则、研究任务的求善原则、研究成果的求美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